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

bookmark

數千名清軍在武昌城外五里紮寨,由於他們本身都是遠道而來,根本沒有攜帶相關的攻城武器,因此只能安排一些人四下準備着攻城的擂車和雲梯,只是倉促之間也沒有更好的準備,卻是讓人有些着急。

傅爾丹持着千里鏡盯着遠方的武昌城,心下卻是涼了半截,原先以爲的武昌空城,此時城頭上卻熙熙攘攘擠滿了守軍,他們穿着復漢軍的大紅衣,手裡持着燧發槍,城頭上還一溜擺着十幾門大炮。

看這樣子,城裡似乎也不像是沒有人,這讓傅爾丹有些頭疼,便派人將黃如鬆請了過來,想要探尋一下究竟。

過了好半晌,黃如鬆才滿頭大汗跑了過來,原本還以爲這傅爾丹有什麼好處要給他,卻沒想到一來就看到了武昌城現如今的情況,頓時便傻了眼。

“這這這......這是什麼情況?前幾天我還專門派人去武昌城內確認過了,楚逆大軍的確都被調走了啊!就連城防營和王府護衛營,不也是前些日子被寧賊帶到咸寧去了嗎?”

“你問我,我怎麼知道,在咸寧縣那一戰,楚逆已經基本被我殺了個七七八八,最後跑出去的楚逆不過五百人,如今又哪裡冒出來這麼多人?”

傅爾丹臉色有些鐵青,他甚至懷疑這個黃如鬆是不是在忽悠自己,試探道:“莫不是城內的百姓冒充?”

“是是是.....大將軍英明,想必楚逆見我大軍至此,臨時抓些百姓前來濫竽充數.....”黃如鬆臉上都滲出了冷汗,他現在真有些後悔跟傅爾丹傳統,只是後悔卻也沒有辦法,只能選擇一條道走到黑。

傅爾丹還想再說什麼,只是還沒開口,便聽到武昌城上的守軍在齊齊吶喊,只是相隔較遠,卻聽不清楚在說些什麼。

“派人過去,仔細聽聽,那幫楚逆狗賊在說些什麼!”

“嗻!”

一名侍衛騎着馬便向前方馳去,約莫過了好一會,纔回轉過來,下馬跪在傅爾丹面前,有些吞吞吐吐。

“大人,這楚逆言辭污穢難聽,奴才不敢複述......唯恐污了大人的耳朵。”

“說!我倒要聽聽,楚逆是怎麼編排於我的?”

“楚逆說:傅爾丹你且聽好,想要找死儘管來,爾等已成甕中鱉,前有武昌兒郎軍,後有九江復漢民,千萬別學雍吉納,賠了大軍又喪命....”

“逆賊!逆賊!”傅爾丹還沒聽完,整個人就感覺到氣血翻涌直衝腦門,臉色瞬間變得漲紅,便直接拔出刀來,恨不能立馬就攻下城池,砍下寧忠源的頭。

那侍衛見傅爾丹大怒,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額頭瞬間便青紅一片。

“大人切莫動怒,這正是楚逆的誅心之策,若是大人因此而失去理智,那麼更容易中楚逆設下的圈套啊!”

黃如鬆也連聲道:“大人,小的以爲,這正是楚逆心虛的表現,就是希望用這種方式來激怒大人,然後......然後......”說到這裡,便有些支支吾吾,一腦門子的汗。

“哼!然後坐等我去送死?黃如鬆,你想說的便是這個意思?”傅爾丹此時反而冷靜了下來,他的臉色有些不陰不冷,審視着面如土色的黃如鬆慢慢說道。

黃如鬆嚇得連忙跪下磕頭不止,慌忙道:“大人,小人絕無此意啊!實在是因爲這楚逆過於狡猾,難分虛實......小人也是爲大人考慮!還請大人明鑑啊!”

“好一個難分虛實,既然如今虛實難分,那不如派個人去打探下虛實如何?你說呢?黃如鬆。”

傅爾丹眯着眼睛望着正跪在地上的黃如鬆,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大人,小人駑鈍,難當大任......”黃如鬆一邊求着饒,一邊偷眼望着傅爾丹的神色,瞬間一個激靈——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傅爾丹的用意,那就是讓他進城去試探復漢軍的反應。

想到這裡,黃如鬆一下子癱軟在了地上,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傅爾丹竟然用心如此狠毒,若不是他黃如鬆在關鍵時候從城內發起突襲,裡應外合拿下咸寧,傅爾丹無論如何也打不到武昌城下,如今卻倒好,傅爾丹反手就將自己賣掉,這怎能讓黃如鬆不心寒?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更何況自家的這一家老小已經都在傅爾丹的手裡,若真的惹怒了這個活閻王,恐怕都得下到黃泉去一敘天倫之樂了。

“大人,小的明白.....小的這就去武昌城,勸降寧賊,收買拉攏楚逆各部,以實現分化其衆,若是不成,也可趁此機會探聽虛實,以供大人決斷。”

傅爾丹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正所謂富貴險中求,黃如鬆,你果然明白這個道理。此入武昌勸降,無論是否成功,等你從城內出來,便是大功一件。”

黃如鬆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道:“啓稟大人,小人還想求大人一件事,若是小人此行回不來,我那家產田地便全部交給大人處置了,只是我那一家老小,還望大人賞口飯吃。”

黃如鬆想的很是明白,若是自己回不來,自己那一大家子人想要保住家業根本不可能,即使傅爾丹對那些錢財土地不感興趣,也不能保證他下面的人不感興趣,回頭沒了照拂,家破人亡也只在眼前,索性還不如將所有家產全部交給傅爾丹,興許還能有一條生路。

“唔,你放心,此行即便不順利,想必楚逆也不敢貿然殺你,畢竟我大軍就在城外,多多少少他們也要考慮幾分。”傅爾丹笑道,他發現這個黃如鬆的確是個妙人,心思活絡得緊,便多少有了幾分惜才的想法。

黃如鬆見一切都安排妥當,便深吸了一口氣,滿臉複雜地望了一眼遠方,隨即持着一杆代表使者的旗子,便頭也不回地走向了武昌城,接着被吊籃吊進了城裡。

傅爾丹心裡未嘗沒有幻想過復漢軍會真的投降,因此在黃如鬆入城後,便眼巴巴地望着武昌城的牆頭,看看會不會有什麼動靜。

只是這左等右等的,也不見反應,大約過了一刻,纔有一名復漢軍士兵將一顆人頭掛在了城牆上,傅爾丹用千里鏡仔細一看,頓時整個人怒髮衝冠,因爲那顆人頭正是黃如鬆。

“攻城!給我攻城!”

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八十章 勸降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六十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