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

bookmark

聽到胤祥如此表態,胤禛的神色一動,他手中翻騰的棋子停了下來,隨後低聲道:“十三,如今那個位子有多燙手,你難道還不清楚?”

胤祥急忙道:“正因爲如此,四哥更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若是大局有變,四哥也能出來匡扶社稷,守護我大清啊!”

胤禛沉默許久,纔開口道:“若真的有這麼一日,我自然會爲皇阿瑪分憂,做大事者豈能只顧自家禍福.....”

“十三弟,若真的有這麼一日,還需多多仰仗你啊!”

“四哥,你我兄弟二人,無需多言。”

.......

二人相談甚歡,便吩咐奴婢撤去了棋盤,上來幾道好菜,搭配着紹興的陳年花雕,便開始對飲。

“四哥執掌京師的火器營以來,也不是毫無所獲,至少已經尋到了幾個真正有本事的西人。”胤禛臉上微微有些自得。

“如今宮裡倒有一些西人,如郎世寧等也算是頗爲博學多識,只是這善於槍炮者似乎還沒聽說過。”胤祥在腦海裡細細搜索了一圈,卻沒有絲毫所得,不由得多了幾分納悶。

胤禛笑了笑,“此人原先是李衛給我推薦的,名叫巴列維,據說是佛朗機人,原先就是他們那個國家的一名軍官,據說對着槍炮也頗爲熟悉,因此知道了此人後,我便以重金延請到火器營裡,專心研製火器,以製造出更勝於楚逆的槍炮。”

“若真是如此,皇阿瑪想必也會龍顏大悅,到時候四哥也可大展身手。”胤祥的臉上也露出笑,對於這位四哥他向來是極爲佩服的。

正在二人歡笑之餘,從門外走進來一名內侍,他的神色略微有幾分凝重,望着胤祥多少有些遲疑。

胤禛揮揮手,“說吧,十三弟不妨事。”

內侍這纔開口道:“南面傳來了消息,傅爾丹進攻受挫,皇上十分震怒。”到這個時候,傅爾丹全軍覆沒的消息,還沒有來得及傳到北方來。

“爲何受挫?”胤禛眉頭緊皺,根據之前探子的消息,傅爾丹已經攻下了咸寧,當時他還好生誇讚了傅爾丹一通,可轉眼間就遇到這麼個情況。

“據說楚逆在武昌城牆上放置了十幾門火炮,威力頗大,而傅將軍沒有攜帶火炮,以至於幾次攻城都損失慘重,可是楚逆卻沒有太大的傷亡.....”

胤禛臉色有些難看,喃喃道:“又是火炮.....嗨!”說完便轉頭對胤祥嚴肅道:“十三弟,我還要再去火器營瞧瞧,看看這新式火炮如今是個什麼光景了。”

胤祥點頭應諾,低聲道:“那咱們一起去瞧瞧吧!”

。。。。。。。。。。。。。。。。。。。。。。。。。。。。。。。。。。。。

清廷要拼命了,復漢軍更要拼命。

在徹底解除了傅爾丹的威脅後,寧渝也沒有絲毫停歇,他明白雖然眼下的肘腋之患已經被解除了,可不代表如今的武昌可以高枕無憂。

康熙的十萬大軍可還像一把劍一樣,懸在了武昌的頭頂,只要攻破了義陽三關,那麼對於武昌而言,後面基本就無險可守了。到時候若仍然孤守武昌,恐怕遲早落個被攻滅的結果。

對此寧渝的打算就是繼續堅持原先的對策,返回到九江的軍內,然後率軍攻破安慶,從而開始威脅清軍的後路,只要拿下安慶,康熙心裡恐怕就慌了。

寧渝在收拾好戰場之後,安頓好了武昌城內的諸多事宜,便又率領四百多名親衛準備返回九江軍內,這一仗打傅爾丹雖然乾淨利落,可是復漢軍的傷亡也達到了三百人左右,像寧渝的親衛就足足損失了七十多人。

眼下的戰爭模式就是這樣,光靠槍炮很難徹底解決清軍,到最後難免還是需要肉搏來解決,當然這也跟眼下復漢軍的裝備有很大關係,在目前復漢軍列裝的火炮裡,開花彈的數量依然不太多,更多的還是實心彈,在殺傷效率上自然會畢竟低。

原因也很簡單,相對於實心彈而言,開花彈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可能比清軍強一丟丟,但是強不到哪去,其次製成開花彈的成本和時間,也都畢竟高,處於這些原因,因此復漢軍沒有裝備太多的開花彈。

寧渝也抽空去漢陽槍炮廠視察了一番,目前整個漢陽槍炮廠與之前已經大爲不同,大量的設備和人員都已經搬入,也開始了正常的生產流程,而且還新增了一大批工匠和勞工,這些工匠有很多都是從湖南和江西蒐羅過來的,在第一時間被送到了這裡,因此也大大加快了槍炮的生產製造。

特別是在雷駝子和其他一些大工匠的鑽研下,將整個槍炮的生產流程進行了大大的優化,製造出來的槍管也更加耐用,因此新生產的一批燧發槍,在故障上已經下降了許多。在火炮上面則是延長了它的壽命,也減少了一些炸膛事故的發生。

在針對槍炮研發方向之餘,寧渝也開始將板甲的批量生產列上了章程,根據他的經驗,目前但凡披甲的士卒,在肉搏當中的生存率都大大提高,而且板甲本身的生產並不複雜,特別是目前的復漢軍已經發展了一批水力鍛錘的情況下,製造板甲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根據復漢軍總參謀部的意見,只要能夠將目前復漢軍的披甲率做到七成,那麼以目前復漢軍的戰力,完全可以匹敵七到八倍的清軍,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比例,因此在軍內也受到了許多人的大力支持。

雷駝子在聽完寧渝的設想後,雖然眉頭有些緊皺,可他還是咧着嘴答應了,這不答應也不成啊,畢竟源源不斷的鐵礦被輸送了進來,還有大批量的人力勞工,這讓雷駝子也不好意思說個不字。

在處理完這一切之後,寧渝臨行前再一次拜別了父親寧忠源,只是這一次父子二人的臉上都是一片輕鬆,倒沒有那麼的緊張,這也是寧渝的屢戰屢勝,讓寧忠源也開始相信將星一說,心裡自然會更加開懷。

兩天後,寧渝再一次率領親衛順江而下,直赴九江,只是這一次的速度要快上許多,大概兩天的功夫就能到了,而他的大軍也已經啓程正在路上。

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八十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