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

bookmark

田文鏡斂起了笑意,神色有些凝重,張廷玉足足比他小十歲,如今已經是正三品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前途可謂的一片光明,未來大有可期,絕不能在此地折戟。

如今朝廷當中,滿臣和漢臣之間的分歧也是越來越大,特別是近來被重用的漢臣先後失利,也導致康熙對於漢臣越發的不信任,因此在這一朝漢臣是沒有太多的指望,可是等到了下一朝,漢臣就要開始考慮發力,而張廷玉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將會十分關鍵。

因此在目前漢臣當中,田文鏡也都是能幫扶一把就幫扶一把,對於張廷玉這樣的重臣,自然起了交好之心,故而出言提醒。

張廷玉也自知口誤,連聲拜謝,隨後苦笑道:“也不知最近是怎麼了,行事常常恍惚,卻容易犯下這些錯誤,還請仰光兄多多提點。”

田文鏡扶着鬍鬚,低聲道:“衡臣,你對於這場戰事怎麼看?我聽人說,那嶽東美上的摺子裡,明面上是要在安慶打一場決戰,其實本意還是想着穩住東南,緩緩圖之。”

“那摺子我已經都看過了,以守安慶爲要,限制復漢軍東進江南,等到皇上的大軍到來裡應外合,以十二萬大軍對陣不到五萬的復漢軍,想來也有些把握,也算是當下的一步妙招。”

田文鏡沉思片刻,隨後輕聲道:“此戰無論勝或敗,對無法改變當前的局勢,朝廷想要一戰平定楚逆,恐怕只是妄想。這局棋的棋眼,還是在京城啊。”

張廷玉感覺田文鏡似乎話裡有話,當下奇道:“仰光兄所言何意,還請不吝指教。”

田文鏡微微笑了笑,也不說話,只是揭開茶蓋,用手指沾了沾水,在桌面上寫了一個“嫡”字,等張廷玉看過後,便伸手抹去了。

張廷玉心神一動,對於當下的局面,他心裡也是知道的,康熙一朝外亂多,內憂也不少,從兩廢太子到八爺黨倒臺,奪嫡之爭愈演愈烈,特別是如今康熙年邁,若是在戰場上出了點岔子,這到時候誰來繼位,又會成爲一件大麻煩。

對於這一切,張廷玉並非不夠敏感,實在是因爲這一段時間陷入局中,反倒不能自省,如今得了田文鏡這個局外人的提點,心裡便有了幾分想法,只是也不開口,二人便陷入了長久的沉默當中。

見張廷玉不欲表態,田文鏡不由得在心裡苦笑一聲,他大概也清楚對方的想法,那就是他如今年紀輕輕便已經得到高位,此時爭反倒不如不爭,只要安安穩穩等着新皇登基,無論怎麼樣也有他的一份好,反而貿然參與到奪嫡這檔子事情來,風險更大,收益卻沒那麼高。

其實田文鏡心裡也有自己的無奈之處,眼看着自己已經快花甲之齡,才只是一個從五品的侍讀學士,若是沒有什麼機遇,恐怕這輩子也就止步於此了。

若是換個人能夠以侍讀學士的官位致仕倒也覺得安慰,只是田文鏡這個人心裡有大志,不甘心到頭來只是一介小小的從五品官,因此便立下了決心,想着參與進奪嫡之爭,來一把驚天大局,以實現徹底翻身的目的。

田文鏡在翰林院待的那幾年並沒有完全白費,至少他是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早早便選好了人選,正是冷門冷竈的雍親王。

在拜入雍親王門下之下後,田文鏡一介小小的侍從學士,自然比不得那些總督巡撫,受到雍親王看重,可是偏偏有一點,田文鏡工於心計,辦事能力又強,因此也被雍親王給記下了,還專門給安排進了親征大軍之中,其目的自然也不純粹。

因此田文鏡便故意跟張廷玉交好,雖然二人官職雖然相差甚遠,可是興趣倒也相投,平日裡也都喜歡弈棋消磨時光,因此也不太顧忌這些,二人也算是相談甚歡。

只是見張廷玉恢復了一貫的謹慎模樣,田文鏡也只好繼續開口試探:“衡臣,當下局面你也清楚,這仗怕是要一直打下去了,若是出現天崩......這後繼之君乃關鍵之人......不得不慎啊!”

張廷玉微微皺眉,他本心不太願意參與奪嫡之事,但是也不可隨意得罪人,否則將來若有變故,倒黴的可就他自己了。只是當下表態卻有些過早,便故作姿態道:“仰光兄既出此言,想來心裡已有謀劃,卻不知是否方便透露一二?”

田文鏡也不是那等瞻前顧後之人,直接用手指頭沾了水,在桌面上寫了個“四”,也算是將自己的意思赤裸裸表達出來了,只是這麼一來,卻是再無反悔餘地。

張廷玉看了一眼,隨即主動伸手將字抹掉,笑道:“世人不知你田仰光,實在是可惜。只是當下之事當下辦,仰光兄所言,我自當謹記之。”

田文鏡聽到張廷玉如此表態,心裡便明白,這一行的目的便就此達成了,只要張廷玉知道了這個意思,那麼就足夠了,至於張廷玉是否下注雍親王,那就不是他田文鏡能知道的,他的作用也不是去拉攏張廷玉,畢竟二人身份相差實在太遠。

有了這麼一番試探,二人的氣氛變略顯得有些尷尬,隨即田文鏡便主動告辭離去,張廷玉只是起身相送,隨即便迴轉內宅,心裡在默默盤算着。

雍親王想要拉攏他這並不出奇,十四阿哥也是想着拉攏他,只是張廷玉看眼下這模樣,怕是雍親王上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別看十四阿哥似乎頗受聖眷,可當下不同往日,大清正面臨着重大的危機,特別是財政方面需要一個得力能幹的皇子,才能挑起這番重任。

眼下京城皇子當中,也唯有雍親王多年任事,對戶部也頗爲了解,行事雷厲風行,正是眼下收拾這幅爛攤子的好人選,因此張廷玉儘管沒有說話,可心裡卻也是默許雍親王可託大位,不過這番心思卻不能跟田文鏡來透露,原因很簡單,對方分量還不夠。

他張廷玉尚不滿五十便是正三品大員,更是如今朝堂上漢臣的代表人物,可不是這麼漸漸單單就能拉攏過去的,正所謂奇貨可居,還需得看他老四出個什麼價才行。

張廷玉默默思索着,或許這一仗打完以後,回到京城才能顯出真意來,只是望着窗外的雪,又是輕輕嘆了一口氣。

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