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

bookmark

嶽鍾琪捏着一張薄薄的紙條,上面似乎還沾着血跡,紙條上僅僅寫了幾個簡單的字,“寧四萬大軍已出城,往東而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九江以東便是安慶,過了安慶,便是銅陵、蕪湖,順着長江一路東進,接下來便是江寧。其中銅陵、蕪湖易攻難守,不是兵家決戰之地。

聽到這個消息時,嶽鍾琪內心無半點微瀾,對方出兵原本就在意料之中,只是在十二月份便迫不及待,倒是讓嶽鍾琪有些可惜,若是再晚上半個月,他就能將目前的這些士兵練出一點來,出城迎戰或許不堪大用,可是守城卻綽綽有餘了。

正當嶽鍾琪出神時,從門外走進來一條漢子,他挽着辮子,跪在了地上,低聲道:“回稟大人,奴才已經將城內情況摸清楚了。”

“詳細說來。”嶽鍾琪不動聲色,將紙條攥在手心裡,望着來人。

那漢子名叫嶽海,跟嶽山一般,都是岳家的家生子,爲人機靈,知曉變通,因此嶽鍾琪便常常派他去打探消息,以充作耳目。

嶽海恭敬道:“如今安慶城內來往商旅衆多,人口混雜,原本不是那麼容易查的,不過小的根據復漢軍的興起時間來推算,發現近一年內,在安慶城出現的新勢力並不是很多,便將範圍縮小的許多,如今查得一酒樓和一貨棧,有些古怪。”

“如何古怪?”嶽鍾琪不厭其煩,他便是這般細密的性子,但凡有問題都勢必要仔仔細細問個清楚。

“那酒樓的老闆姓王,倒看不出什麼貓膩來,只是他酒樓裡的一位夥計,近些日子常常給張參將送酒,且一進屋便至少半刻纔出來。”

嶽鍾琪眼神一凝,鎮守安慶北城門參將張遠奇,此人性情迂闊,作戰勇猛,因此便被嶽鍾琪委以重任,只是嶽鍾琪也不曾聽聞此人好飲酒,如今看來卻是有了紕漏。

以嶽鍾琪對復漢軍的瞭解,對方並非任何時候都是堂堂正正進行攻城。若是有了機會安插細作,復漢軍也絕不會放棄,嶽鍾琪也聽聞過影子和軍情處的大名,說起來卻非同一般,因此他心裡也不敢小覷。

想到這裡,嶽鍾琪又問道:“那貨棧呢?”

嶽海眉頭微微一皺,有些苦惱,“這貨棧卻是尋不得任何蛛絲馬跡,只是小的後來也派人跟着張參將,發現他有一次沒有順着原路返家,而是專門繞遠了一些,去了城東的一處的貨棧,卻讓小的起了疑心,後來幾日也派人在貨棧旁邊監視,卻是沒有任何的收穫。”

貨棧,酒樓,夥計,張參將。

嶽鍾琪也嗅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個時候的他,禁不起一絲一毫的動亂,若是等到復漢軍兵臨城下,來一出裡應外合,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嶽海,先不要打草驚蛇,拿我的手令調集侍衛,先將酒樓和貨棧控制起來,裡面任何人都不得放走,若有違抗者,殺無赦!”

嶽鍾琪從懷裡掏出了自己的令信,扔給了嶽海,便說出一番殺氣騰騰的話來。

嶽海應下,也不去問其他的,便帶着令信出了門,這也是岳家的家規森嚴,領了命便去做事,切不可問東問西多嘴多舌,若是犯了家規,輕則一頓板子,重則便逐出家門。

等到嶽海退下之後,嶽鍾琪又叫了侍衛,去將安慶知府楊惠峰以及副將王永和等人喚來,自己便在書房裡喝着茶,開始深思起來。

不一會,安慶知府楊惠峰和副將王永和便急匆匆趕了過來,要知道此時整個安徽除了巡撫大人魏廷珍以外,便是這個提督最大了,若是惹得他老人家不高興,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好你個楊惠峰,如今楚逆已經到了你的眼皮子底下,還一點都不知情,朝廷讓你當這個知府,是讓你來做官的,不是讓你來做學問的!”

等到二人到後,嶽鍾琪絲毫不客氣,將楊惠峰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一來是藉着這個由頭髮發心裡的火氣,二來也是在斥責楊惠峰的做派。

楊惠峰老臉一紅,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從當了這個安慶知府以來,雖然從來都不敢收受賄賂營私枉法,可是他也不做事,每日裡依然抱着個書本,還時不時與城內的文人士子來個以文會友,倒也頗具風雅。

只是若尋常時風雅也就罷了,可是到了這個要命的關頭,楊惠峰依然是秉性不改,卻讓嶽鍾琪惱火不已。

王永和一看自家大人臉色難看,心裡便咯噔了一聲,想來有什麼壞消息到了。不過他也不敢問,只是低着頭,等着嶽鍾琪的訓誡。

嶽鍾琪一看這二人作態,卻是連罵的心思都沒了,他嘆口氣道:“如今城裡已經混進了楚逆的探子,目前也不知探子究竟有多少人,只知道對方如今在城內有一處酒樓和一處貨棧,我已經派人去查封抓人了。只是這其中還牽扯到一個關節,卻是有些棘手。”

楊惠峰聽了這一席話,卻是差點給聽糊塗了,他的腦子有些笨,因此也沒有什麼建言,只是站在遠處張嘴結舌,讓嶽鍾琪看了心裡更生厭惡。

王永和反倒機靈一些,他試探道:“莫不是楚逆的探子跟我軍某些人搭上了關係?”

“沒錯,根據消息得知,張元奇似乎牽扯了進去,而且關係還不淺,他如今帶着三千人守着北城門,若是出現什麼情況,讓他帶着人跑了,那你我,都將釀成大罪過!”

嶽鍾琪臉色鐵青,望着楊惠峰咬牙切齒道,只是這一副模樣,卻把楊惠峰給嚇得後退了兩步。

“下官知罪,下官這便派人去細細追索,絕不放過一個楚逆,給大人一個交代。”

楊惠峰直接跪在了地上,用袖子抹着腦門上的冷汗,他相信若是再不給嶽鍾琪一個說法,恐怕下一個腦袋搬家的,便是他自己了。

嶽鍾琪冷哼了一聲,“不用你去追索,只是這一番城內動亂,恐怕會有楚逆趁機滋事,你切記一點,一定要待人控制住整個安慶城,此時決不可大亂!”

“至於張遠奇,我會派人將他帶入提督衙門,好生審問。而他留下來的那三千兵馬,卻需要王將軍跑一趟,切記,此事一定要低調處理,只要安撫好軍心,便是大功一件。”

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六章 雛鷹營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