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

bookmark

“何人值得你石薛這麼看重?我可是知道你,現在這軍情處的才俊也算不少,可是你卻一個都瞧不上眼,你呀,眼光也太高啦!”

寧渝望着眼前的這個人,不由得有些哭笑,要知道現如今加入軍情處的人,一個個放在外面那也是頂尖的人才,可是在他石薛眼裡,卻不過爾爾。

石薛依然是一副中規中矩的模樣,若是別人質疑,他恐怕一句話也不會多說,可眼下畢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也只能老老實實回答道:“他們不是不夠好,如果說以軍人的身份來評判,他們每個人都將會成爲優秀的士兵,成爲優秀的將軍,只是作爲密諜,他們身上的個性和天賦都已經沒有了。”

寧渝聽到石薛這麼一番話,頓時陷入了沉思當中,從一開始創建影子的時候,他似乎就已經陷入了這樣的誤區,他選用的人手都是原來從雛鷹營裡提拔的,後來結合了一些後世的記憶,從而創辦出一個不倫不類的情報機構。

所幸的是,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麼真正規範而強大的情報組織,哪怕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粘杆處,其實在情報收集和分析方面,都並沒有那麼厲害,正因爲如此,才讓影子在不斷的實踐當中得以成長,僥倖之下也算是成功生存下來了。

等到寧渝意識到自己在軍情情報上的不足後,便從影子裡將軍情處剝離出來後,又習慣性地將影子的一套拿來運用,可以說在目前這個階段,軍情處就是第二個影子而已。

然而如此一來,軍情處所能夠發揮的實際效果相當有限,在之後的一系列戰役當中,表現十分一般,這也促進了寧渝改組軍情處的決心。

“說吧,你想要誰,我會去安排。”寧渝也就不再拖泥帶水,直接開門見山。

“杜君來。”

石薛很果斷給出了一個名字,只是這個名字讓寧渝有些陌生,此人不過是原來影子裡的一個書辦,卻沒有什麼本事,否則以寧渝的記憶,不可能不會記不住。

寧渝有些好奇,便直言道:“我還以爲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一介書辦而已,給你倒也無妨。只是我很好奇,爲何選擇此人?”

石薛解釋道:“在影子的時候,我便發現了此人,他不會武藝,爲人也不甚機敏,但唯獨有一點,卻讓我感覺此人絕非一般。”

“這一點便是他對於情報的記憶力特別強,凡是影子歸檔的一應情報,他都能夠熟記於心,並在合適的時候將情報串起來,從而找到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

“我軍在針對清廷的軍事情報方面,每日都有關於天文地理人文水利等各個方面的情報彙總,包括軍隊的動向,還有將領方面的情報,這些文字彙聚在一起是非常龐大的,而想要從這些情報當中找到關於清軍的動向,還有意圖,就需要這樣的一個人。”

寧渝微微有些震驚,他自然明白石薛所說的,戰場上的情報往往是十分粗略而龐大的,粗略便在於各種相關不相關的東西都會夾雜在一起,導致絕對數量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光靠人力去一點點分析,不僅費力而且費時,還會延誤戰機。可如果有了這麼一個人,那麼整個情況就會變得不同,能夠顯著提高軍情處的情報分析能力。

“石薛,人我可以給你,但是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儘快把軍情處上下調理好,我會給你這樣的權力,可是你也要明白,它也將意味着,你需要承擔的責任。”

所謂的責任,自然就是對軍情方面的一切情報負責,前一任的寧千秋便是因爲這個責任而去職的,因此石薛作爲後繼者,心裡感受到的並不是開心,更多的還是壓力。

。。。。。。。。。。。。。。。。。。。。。。。。。。

康熙六十年十二月十六,復漢軍徹底佔據了黃石磯,並且兵臨安慶城下,而此時的安慶城內,已然是一片大亂,不少民衆想着出城,卻被看守城門的士兵給攔截了回去。

“若有人再敢妄言出城,格殺無論!”一名穿着黑色號褂的清兵千總,拄着腰刀,咬着腮幫子惡狠狠道,而在城門口處,已經懸掛了好幾顆人頭,血淋淋的,看上去十分恐怖。

圍聚在城門口的百姓們,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齊齊往後退了幾步,只是他們的眼神裡,卻透露出幾分絕望感,誰不知道?若是圍城戰開始,這城外的大炮可不會長眼睛,到時候落下來幾個炮子,砸死砸傷也只能怨自己命不好。

若是圍城時間久了,那百姓更是第一個就要被逼到牆頭上去守城,到時候說是九死一生,那還算是祖宗保佑了,戰亂對於百姓而言,永遠都是最大的災禍。

嶽鍾琪此時也接到了康熙的命令,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據城死守,大軍如今已經在南下的途中,到時候彼此內外合擊便是,若是城丟了,那他嶽鍾琪自己抹脖子去就行了。

不過這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跟復漢軍的和談是徹底泡湯了,這讓嶽鍾琪心裡也鬆了一口氣,他實在是認爲在這個節骨眼上,和談絕非良策。

無論怎麼樣,打一打總是要的,打好了,其他的也就好談了。

對於寧渝,嶽鍾琪也是久聞其名,未見其人,他今日來到這城牆之上,只看到安慶城外十里的大營處,復漢軍士兵正在忙碌着,跟義陽三關所見到的復漢軍有些不同,具體哪裡的不同,倒讓嶽鍾琪有些沒看明白。

一直到黃昏時,嶽鍾琪纔看了個明白,只見復漢軍的營寨扎的層層疊疊,卻又不會顯得凌亂,更有近百門火炮列在陣前,密密麻麻看着直教人眼睛發暈,更有許多士兵正在嚴格執行夜間的巡視,戒備之森嚴前所未見。

嶽山望着城牆下面的復漢軍士兵,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他不同於那些沒見識的兵將,好歹也是從西北軍前一直打回來的,也曾徵過準噶爾,可是眼下的這一幕,在告訴他,復漢軍不好惹,這是一支比義陽三關前的復漢軍還要強大的多的部隊。

“大人,這一仗,怕是難打了。不過奴才說什麼,也得護着您出去活下去。”嶽山的話讓嶽鍾琪心裡一沉,他心裡明白,嶽山已經不看好清廷能打贏這一仗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十章 尋礦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