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

bookmark

清廷如今的狀態便亂而不散,鬥而不破,無論老四和老十四在背後怎麼踹黑腳,可是面子上卻依然很平和,康熙心裡雖然一清二楚,可是也不會直接將這幅假象給戳破,若真是那樣,可就真正陷入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中了。

且不提清廷如何,復漢軍內部因爲這一次決戰,也出現了一些分歧。分歧的雙方自然是關於下一步的決斷,那就是嶽鍾琪到底打不打?

wWW⊕Tтkд n⊕C○

當初寧渝很明白的告訴了所有人,打安慶只是手段,目的是吸引康熙大軍南下實現決戰,這一點大家都很贊同。可是問題來了,眼下的康熙似乎嗅到了什麼,有些瞻前顧後,在桐城觀望停止不前,並沒有南下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要不要繼續攻打安慶,也就成爲了大傢伙心裡比較關心的問題,雙方也爲此事出現了一定的分歧。

程之恩、董策等人認爲可以不打,若是強攻安慶,損失將會頗大,大軍完全可以繞道北上,控制戰略要點,然後實現跟康熙的實質性決戰。而程銘、錢英等人則認爲眼下的局勢已經很明朗,若是大軍北上,康熙恐怕也不會直接接戰。

不得不說,無論是康熙皇帝還是嶽鍾琪,都是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老傢伙,他們的見識與老辣,並非現如今年輕的復漢軍團體能夠比擬的,不過對於寧渝而言,這一點也並非不能克服。

“他要守安慶,守桐城,就讓他守嘛,咱們不一定非要跟他們在這裡死磕。”寧渝意興闌珊地拿着一本書,從寬大的座位上站了起來,隨後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軀體,走到了寬大的輿圖面前。

衆人聞言都有一些不不解,只是也站了起來,湊近了身子=等待着寧渝的指示,這一幕倒是越來越少見了,主要是寧渝將參謀處給組建並且運轉起來後,很多決策完全可以通過衆人之力來做出。

寧渝直接指向了輿圖上的一個點,冷笑道:“康熙老兒的打算,不就是想跟我耗麼,耗到我自己退兵,到時候他也好藉此機會班師回朝,給全天下一個交代。”

“可是我軍除了打和退以外,並非無路可走,那就是藉助長江水利,一路攻向江寧!”寧渝的手指已然點向了江寧。

這一幕卻是讓在場衆人恍然大悟,除了驚歎這一步棋的精妙之外,便是感嘆寧渝的膽子大,這一舉所冒的風險絕非尋常,若是康熙趁機南下,則復漢軍後路就有被截斷的危險,到時候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程銘盯着輿圖看了好一會,終於嘆口氣道:“大都督倒是好大的氣魄,只是這一計實在是過於弄險,如果嶽鍾琪和康熙探得我軍虛實,恐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衆人沉默不語,儘管寧渝說的這一計策十分驚豔,前景也十分誘人,可是風險之大,卻足以讓大腦清醒下來,不敢再往這方面多想半分。

這一計策若是成了,何止十倍百倍的收益,在座的諸位恐怕都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

寧渝卻是嘿嘿一笑,“誰說這一計策就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只是想要拋出香餌釣金鰲,這個香餌就得更加可口才行,否則這金鰲如何能上當?諸君請聽我細細暢談。”

這一夜,衆人便在營帳中爭論了整整一宿,蠟燭也是換了又換,只是快到天微微亮的時候,衆人這纔將這一份計劃給完善了一番,正覺睏意襲來時,卻是陳采薇派人在營帳外已經架起了大鍋,煮了好些碗香湯,一解衆人睏乏。

成親之後的陳采薇,似乎心情也好了許多,也不知是因爲嫁給了寧渝,還是因爲自家老父性命無憂,平日也多了些笑容,對於寧渝的情愫也在逐漸滋生着,她開始笨拙地像一個真正的婦人,去做這些份內的事情。

寧渝出了營帳之後,捧着陳采薇親自端過來的湯,心裡一時間有些不能自已,再多的陰謀詭計,再多的勾心鬥角,似乎都不能遮掩這個少女內心的東西,這讓寧渝有一些茫然。

從感情的角度而言,寧渝僅僅只是對崔姒付諸了情誼,可是也僅僅只有些許,他無法將自己從大業當中抽離出來,也不能全神貫注地去品味這段婚姻和感情。對於陳采薇,原本的想法就不夠單純,自然也不會有多少愛意。這一份茫然,也僅僅只是維持了那麼一瞬間。

康熙六十年臘月二十五,在距離除夕夜還有五天的時間裡,復漢軍並沒有停止自己的步伐,反而再一次加快了前進的速度,爲了更好的保障即將到來的這一次大戰,武昌方面也再一次調撥了上百艘的民船,來給復漢軍運送物資。

武昌城外的漢口碼頭上,此時已經被劃爲了軍事禁區,大量剛剛出產的漢陽造火槍、火炮,還有火藥彈丸等物正被運往此處存放,上面包裹着一層厚厚的雨衣,從而防止出現返潮和被淋溼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糧米、醋布、大醬、桐油等物資也正在此處集結。

若是尋常人見了這一幕,縱使是分辨清楚這些物資放於何處都很困難,至於將這些物資統籌運往安慶,更是難上加難,寧忠景手下的數十名師爺已經累得躺下就能睡着了,只是軍務在身,卻不容人緩上一刻。

寧忠景的性子原本就比較細緻,在自從負責了整個復漢軍的後勤事務之後,更是忙得廢寢忘食,時常不顧自身辛苦,給前線的復漢大軍統籌整個物資的輸送,讓寧渝也是頗爲省下心。

眼看着馬上就要打大仗了,寧忠景也明白自己的擔子重,也不敢有半點輕忽,對押送的官吏和將士更是叮囑了又叮囑。

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十九章 火炮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一百章 年關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