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

bookmark

“桐城已經基本成爲我軍囊中之物,大傢伙想,現在可以想一想,康熙什麼時候來桐城了。”

寧渝的臉色微微有些輕鬆,事實證明,他的謀劃正在以難以想象的節奏進行着,從荻港一路轉進開始,再到奪下廬江,奇襲北硤關,兵臨桐城,這一步步都十分艱難,最關鍵的就是不能讓清軍提前探知到消息,否則寧渝這一招實在是過於行險,可是最終也成功了。

就連練潭鎮的堅守,也成爲了不可缺少的一環,如今眼看着拜菩薩已經拜了九十九拜,就差最後一哆嗦了,那麼在這個時候,康熙大軍的到來,將爲這一次的決戰畫上一個句號。

此時營帳外的火炮正在怒吼着,發射一顆顆彈子,巨大的轟鳴聲響徹了天際,上千復漢軍士兵駕着雲梯和攻城木硾向着桐城而去,城上的清軍忙不迭開着槍,槍聲與火炮的聲音響成了一片,讓帳內的衆人感覺到一股振奮的力量。

“練潭河將整個安慶府斜斜劃成了兩半,清軍如今處了攻下練潭鎮,便只能往後退來取桐城,否則我軍只要圍上半個月,整個清軍大營的糧草都將會斷絕,到時候我軍自然不戰而勝。”

程銘在輿圖上勾畫着,這一幕也是復漢軍對這次戰役的最終設想,硬拼七八萬大軍是不現實的,除了給自己帶來慘重無比的傷亡以外,再無其他意義。可是清軍不一樣,他們已經沒有了選擇,若是打不開通道,都將會一一餓死在安慶。

輿圖上的安慶府,河流湖泊水系衆多,各處的地形地勢已經深深鐫刻進了衆人的腦子中,他們已經想象不到此時的清軍還有什麼樣的退路。至於穿過長江,抵達對岸的池州府也並不可行,因爲沒有了後勤的清軍,根本無力支撐橫渡長江的舉動。

更何況在此時的清軍後方,還有一萬多的復漢軍正在虎視眈眈,若真的康熙不管不顧,一味朝着南逃跑,最終也只是死路一條,因爲安徽部分的長江水面,已經徹底被複漢軍給封鎖住了,片板不得下船。

董策呵呵一笑,他手中拿過兩面黑色小旗子,插在了桐城,道:“康熙並非不智之人,若是此時一味逃跑,也只是慢性死亡罷了。如今我軍不過三萬人,他一定會迴轉救援,以期決戰勝利。”接着又拿出一面紅色棋子,插在了黑旗之後。

大戰到了如今這個階段,已經沒有什麼太多的騰挪空間,雙方都已經算是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如果復漢軍在這一戰裡打不贏,那麼桐城之圍自然也就不再是什麼威脅,反而自己的兩個守備師徹底陷入了清軍的圍困中。

正因爲如今已經是純粹的角力階段,寧渝也沒有搞什麼花招,更沒有再玩什麼分兵多路,只是一股勁拿下桐城,然後在清軍的攻勢下,堅守住桐城,到時候康熙自然也就無計可施了。

與此同時,康熙要化解當前危局,眼下最佳的選擇就是不再打練潭鎮,捨棄掉處於圍困中的安慶城,返身與復漢軍決戰,這樣一來便也沒了退路。若是打不贏,那麼自然就不用多說,整個安徽的十餘萬清軍也將會徹底毀於一旦。到時候整個南方,自然成爲了復漢軍的天下。

寧渝想到自己這一路來的籌謀,不由得有些百感交集,這也是復漢軍實力不濟之故,以數萬兵馬抵禦大清數十萬人的圍攻,實在是頗爲不易,若復漢軍現在有十萬人在手,寧渝也不至於這麼大費周章,一路平推過去就好了。

可是這也確實無可奈何,整個復漢軍驟起太快,兵員、裝備以及物資都十分短缺,能有今天已經是難能可貴,可是目前取得的利益,卻還是要給足。

“眼下關鍵一戰,我要求大家必須取得完勝,咱們不能只贏得一個慘勝,否則戰果將會便宜了他人。這白花花的江南,咱們能讓給別人嗎?”寧渝言語間充滿了蠱惑。

衆人心裡轉念一想,倒也確實是這麼回事,若眼下清廷和復漢軍兩敗俱傷,到頭來便宜的還是朱一貴和白蓮教,這可不符合復漢軍的想法。

畢竟大傢伙拼死拼活爲了啥?還不就是榮華富貴與國同戚,這要是好不容易栽了樹,到頭來果子被別人給搶走了,那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當務之急,必須拿下桐城!”董策也想到了這一幕,臉上不由得有些發黑,說着便大步邁出,準備督戰。

衆將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寧渝,卻發現寧渝只是攤手微笑,當下躬身行禮,隨後退了出去,開始準備着指揮士兵們拼命。

待到衆將離去後,李紱卻是哈哈大笑,指着寧渝搖搖頭,“主公這調動軍心的法子,也着實淺陋了些,以康熙來逼,以江南來誘,倒不愁將軍們不上鉤。”

寧渝呵呵一笑,將手伸進了炭火盆裡,感慨道:“當下關鍵之時倒也不得不如此,誰讓我現在拿不出更多的錢財呢?這畫餅之法倒也不算糊弄人了,至少這一仗咱們的贏面比清軍大多了。”

“若是康熙缺銀子,他恐怕也會畫餅罷......”李紱臉上略略有些複雜,對於康熙此人,他談不上多少忠心耿耿,可畢竟多年臣子,卻不自覺對康熙高看了許多。

寧渝冷笑道:“康熙畫的餅可多了去了,眼下再畫餅怕是沒人會吃了,他現在缺銀子缺得發慌纔對,不過既然沒銀子,康熙恐怕會想起那一招了。”

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十八章 收徒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