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

bookmark

允祥萬萬沒有想到,這一番出使,竟然會變得這麼兇險,南京依然成爲其喪命之地,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殺他的人還不是寧楚,而是白蓮教和朱一貴的人。

“陛下,臣冤枉,此事當中另有隱情啊!”生死關頭,允祥也再不願意兜着了,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不妙,這裡面的東西似乎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只是如今撕破臉了,黃殿乾脆一條路走到黑,怒視着正在磕頭的允祥。

“王爺,此番襲擊使團一事人證物證俱在,且你先前也開口承認,難道眼下就要反悔不成?”

“這......”允祥被堵得啞口無言,畢竟剛剛還是他親口承認,現在轉頭就矢口否認,確實有些無恥了,只是不否認也不行啊,畢竟瞅着皇帝這模樣,是真的要殺他啊!

小命面前,允祥也不敢再充大頭了,連忙跪在地上高聲道:“陛下,小王.....小王絕無此意,這番事情的前後首尾,都是張伯行一人主張,與小王無關啊!”

允祥的這一番話說出來,卻是引起衆人一片鄙夷的目光,這人前面都已經承認了,如今卻矢口否認,實在是有些不要臉了。

只是一旁的張伯行此時卻嘆息一聲,花白的髮辮看上去更顯蒼老,跪在地上也不辯駁,“除賊原本就是老夫之責,此番自然都是老夫的手筆。”

儘管張伯行所言攬下了這一切,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裡面的貓膩,卻是讓衆人更加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那就是這一切的首尾都由允祥所安排。

真相大白的戲碼走完之後,接下來便是懲處真兇的戲份了。

在寧渝的正義凜然下,允祥被直接交給了薛觀和黃殿,只是望着這個燙手的山芋,二人的意見並不一致。

殺掉允祥,已經不僅僅只是出氣或者報仇雪恨那麼簡單,而是代表着要不要沿着寧楚制定的路子走,它是跟後續的談判連在了一起的。

像薛觀這種原本就抱着坐山觀虎鬥心態的,就不願意殺允祥,因爲殺了允祥就會最直面清軍的壓力,反倒是黃殿,已經打定主意要抱緊寧楚的大腿,自然不會擔心遠在天邊的清廷,而是以殺允祥來博取寧渝的信任。

二人原本在談判期間結成的短暫同盟,在這一刻卻是變得蕩然無存。革新元年五月初五,允祥在南京被斬首,其屍身由張伯行護送回北京,而作爲直接執行者的薛觀與黃殿,則是依然在南京跟寧渝討價還價,時間益久卻沒個結果。

只是就在這個時候,程銘在寧渝的密令下,悍然向着泉州發起了猛攻,朱一貴軍隊原本就士氣不振,如今再加上這番突襲,卻是根本無法堅守泉州,被複漢軍打了個落花流水,大量的軍隊直接投降了復漢軍,而朱一貴則是帶着人逃往了臺灣。

“陛下此舉,究竟是何用意?我王上何曾有過半點冒犯之舉?如今雙方尚在和談之際,貴方卻一而再再而三痛擊我軍,豈不是在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黃殿這番話說的很有道理,抨擊寧渝的言辭也很有力,可是對於立志於天下逐鹿的寧渝而言,戰場上是從來不會講究所謂的仁義道德,他的目標就是徹底收復東南,自然不會容忍朱一貴在旁邊窺伺。

“朱一貴在臺灣,朕不會管他,甚至可以幫他,但是朕不能容忍,他在福建在泉州,你明白嗎?”

寧渝的聲音裡略帶幾分冷酷,打了就是打了,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只要擋在他面前的人,就是他的敵人,沒有任何放過的理由。至於世俗譭譽,並不是他會關心的問題,將來也不會在乎半分。

“陛下.......可是我軍是真的懷着誠意而來,還望陛下明鑑。”

黃殿懇切地望着寧渝,言語裡不由得軟化了幾分,這一幕讓旁邊的大楚君臣看了,不由得露出幾分微笑。

“貴使,朕之前也曾說過,朕的目標是整個南方,只要你們不來南方,那麼咱們就不會是敵人,你們明白嗎?”

寧渝的臉上帶着一絲微笑,卻彷彿世間最爲恐怖的事物,讓黃殿看了,心裡不由得打了寒戰。現如今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敢於說自己多麼瞭解面前這個男人,更不會明白在這個人心裡,勾勒出一副多麼偉大的藍圖。

“陛下所言,外臣卻是有些不解....還請陛下明示!”

黃殿有些不解,心裡的憤怒卻是淡化了幾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實力不如人,除了忍氣吞聲,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朕以爲,這天下之廣闊何止華夏一地,若是大家都只想在華夏之地發展,也就沒有了溝通的餘地,這樣朕就算想退一步,也無濟於事了。”

寧渝長長嘆口氣,他所表現出來的模樣,確實真的像是在感慨這一切,其悲天憫人的態度,確實讓在坐衆人感覺到幾分真誠。

只有崔萬採望着自家的主君,心裡卻在感慨,如今這皇帝確實越來越像一個皇帝了,他真的比之前要更加可怕了。

寧渝環視一眼衆人,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他可不是那等短視的皇帝,這天下之爭絕非侷限於一時一地,唯有放眼世界,才能改變眼下這一切。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朱一貴也好,還是白蓮教也好,都能夠出一份力,也能夠起到一份應該有的作用,因此,寧渝不惜放棄眼下的利益,也要促成眼下的局面。

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章 奴才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