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

鬆平綱吉在拜見寧渝之後,很快就修書一封,將寧渝的相關想法寫在了裡面,派人送回日本江戶。原本他是想自己回江戶,親自跟徵夷大將軍德川吉宗稟告,只是他感覺如今的時機不對,暫時留在南京可能會更方便一些。

與此同時,鬆平綱吉心裡想到了外交部尚書杜秋言的那一番話,明白朱毓彥在寧楚君臣心裡的地位可能會不一般,便也派人去尋朱毓彥,希望讓朱毓彥在將來拜見寧渝時多說一些好話,以促成朝貢貿易。

當然,對於寧渝的那一番話,鬆平綱吉並沒有等閒視之,實際上他對於薩摩藩把持琉球國與清廷進行朝貢貿易之事,早就是心知肚明,也是相當不滿,原因很簡單,因爲薩摩藩送過琉球國的朝貢貿易,幾乎佔據了最主要的對外貿易額度,而這一點是有損幕府利益的。

因此鬆平綱吉在書信當中,也將這一方面寫了進去,他希望能夠在這件事情上,能夠從根源上削弱薩摩藩的影響力,至少要讓幕府佔據主導地位。

在鬆平綱吉離去之後,寧渝也召開了御前內閣會議,其內容自然是關於日使來華之事,在這件事情上,寧渝希望朝廷的官員能夠擺脫過去的侷限,不要老是犯妄自尊大的毛病,更不能爲了面子而丟掉裡子。

“日本遣使朝貢於我朝,諸卿如何看待?”

寧渝現在越來越喜歡將問題先刨出來,等到諸位大臣都發過言之後,再行定奪或者駁斥,其目的自然是希望臣子們能夠越來越領會聖意,這樣做事情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在這一點上,寧渝表現得十分自負,就因爲他從後世而來,如果被這幫子老派思想的臣子牽着鼻子走,那簡直枉爲穿越者了。

“陛下,如今我大楚新立,四方來朝,正是鼎盛之兆......只是琉球一事,卻需得下旨令日人撤離,恢復琉球朝貢正朔。”

寧忠景一板一眼道,他這番話大體上說得倒也沒錯,只是在琉球一事上,卻看得有些淺了。

寧渝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隨即轉向了其他人,“其他愛卿有什麼想說的,大可暢所欲言?”

“陛下,琉球一事不可輕忽,若只是日本地方藩臣所爲還則罷了,可是裡面若有日本朝廷插手,那麼還請陛下謹慎以對。”說話的是次輔崔萬採,也算是說到關鍵上了。

寧渝繼續掃視了諸臣,見到沒有其他人開口,臉上有些失望,正準備說話的時候,卻發現一直沉默寡言的工商部尚書寧忠海慢吞吞站了出來。

“啓稟陛下,如今海外貿易大舉推進之際,與日貿易不可沿用舊制,亦不可以朝貢貿易替代之,還請陛下明鑑。”

總算有個人能夠體察朕的想法了!

寧渝的臉上帶着幾分笑意,說起來現在朝廷的大臣們思想都還沒有打開,反倒是這位以前一直販私鹽爲業的王叔,在貿易這方面上還真的有自己的一套。

當然,寧忠海說的這一番話,卻是讓大臣們感覺到有些不太理解,這朝貢就朝貢,怎麼又扯到貿易上面去了?

“鄖陽王,你以爲朝貢貿易不可行?說說你的理由。”

寧忠海輕輕嘆口氣,“臣是個大粗人,沒讀過什麼書,過去每日裡做些販私鹽的營生,也算是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什麼生意都能做,可唯獨賠本的生意不能做,眼下的朝貢貿易,就是大大的賠本生意!”

一番話說完,卻是使得羣臣譁然,就連寧忠景都狠狠瞪了一眼自家這個弟弟,現在不是過去了,好歹也是個王爺,怎麼說話這般不着調......簡直是不成體統.....

與衆人相比,寧渝反倒更加習慣這種說話方式,放聲大笑道:“王叔這是話糙理不糙啊!正是這個道理,咱們以後可不能再幹賠本的買賣了!”

說起來朝貢貿易,其原來的用意是好的,可是到了後面就變了味道。最早朝貢貿易本身屬於朝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雛形是西周時期的‘五服’制度,根據各地距離國都的遠近來規定朝貢的貢品,然後進行回賜的這麼一個過程。

朝貢制度與華夷之辨幾乎是一體兩面,在鄙視其他諸邦的同時,也渴慕這種萬國來朝的榮耀,因此凡是國力鼎盛時期的中央王朝,都需要這麼一個四方來服的榮譽,自秦漢而至隋唐,再到明清,都是這個樣子。

可問題是,朝貢貿易並不算是真正的貿易體系,它裡面還夾雜着一些宣揚國威的味道,像小國來朝貢,朝廷往往會十倍報之,即厚往薄來。這樣一來,大國面子有了,小國裡子有了,大家都很開心。

這種朝貢貿易的模式在明朝發展到了巔峰,其朝貢國的數量、朝貢規模還是組織程度,都遠超前朝,像鄭和下西洋就是一次典型的例子,沿途諸國都拿着三瓜倆棗去朝貢大明天子,然後帶回去一船船的財物,大獲豐收。

在這種朝貢貿易當中,大明朝爲了講究一個仁義,朱元璋還專門寫了一本《皇明祖訓》,裡面有“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並列出十五“不徵之國。”

可以說這件事出發點是好的,可惜這種制度註定不能長存,因爲只講面子不講裡子是很難一直活下去的。

然而,對於那些朝貢的小國來說,像這麼好的冤大頭可是越來越少了,因此一個比一個來得勤,就好比前面那個琉球國,在大明朝朝貢時經常帶着一文不值的海產過來,然後拉回去一船船的金銀財寶,着實羨煞了日本人。

因此,在日本被逐出朝貢貿易制度之後,還在想方設法重新進去,甚至不惜動用武力佔領琉球,然後套着琉球的這層皮來進行朝貢貿易,其根本原因就是這種畸形的朝貢貿易是能賺大錢的。

對於過去的皇帝們來說,面子比天大,不就是錢嗎?給就完了,大家都來喊天可汗就夠了。

可是寧渝的思路很清新,天可汗絕不是依靠金銀財寶買出來的,而是靠手裡的傢伙打出來的,因此他是絕對不會幹這種只要面子不要裡子的事,甚至將來爲了裡子,他也不惜現在這層所謂的面子。

只要進行工業革命,到時候平推東亞並不是一件難事,現在也沒必要對他們客氣。

當然,在進行這一步之前,寧渝得先扭轉身邊大臣們的思想,老好人當不得,當了是要吃虧的,像寧忠海這樣喜歡幹無本買賣的,纔是越多越好。

“對日通商一事可以做,但是不能以朝貢貿易的方式做,得多賺錢,賺的錢越多越好,這件事工商部需要進行主導,外交部從旁協助即可。”

寧渝很快就定下了基調,要做生意就好好做,只要賺錢就行,別的什麼就免談了。

羣臣面面相覷,在他們的眼裡,像寧渝這麼直白談錢的,還真是不多見......不應該是君子羞於談利嗎?如今可倒好,皇帝帶頭開始談錢了。

“是,陛下。”

.........

南京,漕幫總舵。

一名青衣漢子臉上淌着汗水,他快步走進了院子,臉上帶着幾分焦慮之色,一路上見到向他打招呼的人,也理都不理,只顧着自己一個勁往前走。

一直到了最裡面的那進院子後,青衣漢子才被攔截了下來,幾名身着黑衣的年輕漢子,手裡拿着棍棒橫成了陣勢,卻是一句話都不說。

“在下王降,乃潘爺大弟子,如今有要事要面見潘爺。”

青衣漢子臉上雖然焦急萬分,可是也不敢擅自闖進去,要知道這裡面的大人物可不少,他一個小輩人物可不敢造次。

“原來是王兄弟,讓開道路,請!”爲首的一名黑衣漢子臉上聽到王降這個名字,便直接抱拳行禮。

“多謝幾位兄弟!”

王降也不敢再耽誤,快步向裡面那進院子走去,只是還沒靠近正堂時,就聽到裡面已經傳出了一些吵鬧聲,只是離得較遠,卻是聽得不太清楚。

這讓王降心頭越發沉悶,眼下幫裡恐怕已經大事不妙了!

等到王降走進正堂之後,便看到三名老者坐在上首,其中一人正是自己的師傅潘清,也是創立漕幫的三名老祖之一,其餘兩人分別是翁巖與錢堅,也坐在上首,各自生着悶氣。

“師傅,二位師伯,從京裡傳來了一封信!”王降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畢恭畢敬地遞了上去。

潘清有些嗔怪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大弟子,如今漕幫內面臨生死危機,他們這三個老祖已經爲此事爭執過一番了,然而他這個大弟子卻一點察言觀色的能力都沒有。

不過教導弟子畢竟是以後的事情,潘清接過王降遞過來的書信,一邊拆開書信一邊隨口問道:“京中?哪個京中?”

一旁的翁巖與錢堅二人,此時也將注意力集中了過來,盯着面前的王降。

王降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指了指天上,低聲道:“北邊傳來的.......”

“嘶.......”

三人吸了口冷氣,特別是潘清手裡拿着信就跟拿着烙鐵一般,卻是感覺無比燙手,他不由狠狠瞪了一眼自己這個弟子,真把軍情處和影子當成了傻瓜不成,若是被他們發現了,自己這些人下半輩子就完了!

私通北邊可是一條大罪,就算他們是漕幫的老祖,在復漢軍面前也不過只是稍大一點的螞蟻罷了。

想到這裡,潘清拆開信封的手卻慢了下來,他望了一眼翁巖、錢堅二人,有些猶豫。

翁巖年齡稍長,他嘆口氣道:“漕幫眼下已經成這樣了,不如先拆開看看吧。”

潘清聽到翁巖這麼說,便也就拆開了信封,攤開信仔仔細細看了起來,只是越看到後面臉色越是有幾分凝重,隨後他便將信紙遞給了翁巖,等翁巖看完後,又遞給了錢堅。

等到三人都看過之後,整個屋子裡的氣氛卻是凝重無比,讓王降都有些喘不過氣的感覺,他用屁股想都能猜到,這封信裡的內容恐怕不一般。

“王降,老實交代,這封信除了你以外,還有誰接觸過?”潘清的臉色有些陰沉,這種事情一旦被人發覺,那就大事不妙了。

王降有些緊張,低聲道:“此事是我北方的一個表親遞過來的,沒有旁人知道,只說裡面內容關係漕幫生死存亡,一定要交給幾位祖師,萬不可給他人看見,因此弟子連信都不敢拆開,直接送了過來。”

聽到王降這麼說,潘清等三人便不約而同鬆了口氣,隨便就將王降給打發了出去,在院子外面候着,這讓王降心裡更加緊張了幾分,也不敢違逆師傅的意思,只得老老實實出了院子。

等到屋子裡只剩下潘清等三人之後,翁巖臉上透出幾分複雜的味道,便率先開了口。

“二弟,三弟,對於這封信,你們是怎麼想的?”

三人創立漕幫一來,一直都是翁巖爲首,而錢堅與潘清爲左右手,不是親兄弟卻更勝似親兄弟,因此像這些大事,都是一同商量定下來的。

潘清見翁巖詢問,臉上露出幾分苦笑,“如今天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清已經是苟延殘喘之狀,連小小的白蓮教都收拾不了,勢頭怕是已經盡了,咱們要是跟他們攪和在一起,怕是沒有好果子吃......”

見潘清這麼說,錢堅的臉上反倒有幾分狠色,“可是大哥三弟,你們可別忘了,如今寧楚在南京立都,禁止南北通航,我漕幫弟子如今已然沒了活命之機了......若是能夠在江南造出一些聲勢來,或許將來北上也有一條生計.....”

說白了,奪人財路往往跟殺父奪妻之仇是同一個等級的,儘管這不是寧楚的本意,可是眼下漕幫弟子全體失業已經成了定局,像錢堅這般想法,在漕幫內是有很大的一批支持者。

潘清卻委實不願意在這個時候上大清的船,隨即便低聲道:“我漕幫弟子生計自然重要,我已經在尋託關係,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朝廷裡的大臣爲我等小民說說話,謀求一份生路。”

“哼!三弟你未免想的太好了些,我漕幫如今有什麼可去尋託關係的,眼下就連銀子都沒多少,如何去找大人物說話?再說了,像我等賤民,如何會被老爺們放在心上?”

錢堅這番話也算是頗爲實在了,因爲過去在清廷手底下,所謂的漕幫幾乎是等同於社會閒散人士,都是被官府所忽略的羣體。

二人爭執不下,隨後就望向了老大翁巖,請求他來定奪。

可是此時的翁巖,卻低低嘆了口氣,只是盯着桌面上的那封信,並沒有說一句話。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