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

“奴才領旨!”

鄂爾泰一臉肅然地接過了聖旨,臉上的表情卻沒有絲毫的變化,似乎根本沒有因爲自己的建言被否定而失落。

從“改土歸流”到“聯土抗楚”,可以說楊名時乃至於鄂爾泰的謀劃,被清廷已經全盤否定,甚至可以說都不是被否定,而是徹徹底底被反過來了。

“督憲,您老人家也彆着急,皇上的意思並不是怪罪您,實在是時機不當......再說無論是改土歸流還是聯土抗楚,那都是爲朝廷辦事,皇上會明白您的苦心!”

書房中,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輕輕嘆了口氣,他是鄂爾泰在總督府找到的幕僚,名叫李專,在滇省也頗有名氣,早年間還當過教諭,後來一直在黔西、遵義等地隱居,一直到鄂爾泰就任總督之後,纔開始出來做事。

在當初鄂爾泰去尋找李專時,曾經有過一場考教,大概意思就是他能夠爲鄂爾泰做些什麼,李專則之言能爲其闢土地,充府庫,於是便得到了鄂爾泰的賞識。

聽到李專話語的勸慰之意,鄂爾泰點點頭,苦笑道:“我當初來黔省之際,得蒙楊大人的一番苦心招待,本想一改西南局面,只可惜楚逆苦苦相逼,實在無法繼續楊大人的前事,只得改弦易轍,如此還需要李先生的賜教。”

“賜教不敢當,朝廷既然已經給出明路,大人不妨循路直前。只是西南之事,錯綜複雜,若是聯合土司,對抗楚逆,就要看朝廷到底有多大的本錢了.....”

李專幽幽嘆口氣,他不是不想給鄂爾泰出些主意,可是眼下清廷之逆勢早已成了必然,豈能是一兩個主意能夠改變的?

至於聯合土司對抗楚逆之事,更是沒有那麼容易,畢竟眼下土司們心裡也清楚,清楚相爭之局,自然是持中立姿態,行坐收漁利之事,豈會輕易下場去幫助清廷得罪寧楚?

鄂爾泰自然也能想明白這裡面的彎彎道道,低聲道:“即便土司難以被收買,可也要提防土司爲楚逆所用,否則想要守住西南簡直就是妄想罷了。不過好在的是,日前我已經同川陝總督嶽鍾琪有過書信往來,屆時他會遣張廣泗南下,協助我等。”

“以目前我滇黔二省的四萬兵力,加上嶽總督的八萬人,好歹也有十二萬大軍,倒也不是沒有一搏之機......”

李專撫須思考了一會,才低聲道:“督憲,嶽鍾琪在四川要防備楚逆的主力大軍,怕是也難以調動更多的兵力南下,這土司之力倒也不是完全不能考慮,只是還需要督憲與老夫一些方便。”

“李先生客氣了,若是能夠說服土司與我等一同抗擊楚逆,我自然無所不允。只是李先生在滇黔二省多年,可知如今這土司當中,哪些人能爲我所用?”

鄂爾泰點了點頭,這邊是他請李專當幕僚的原因,若是沒有一個熟悉當地勢力的人爲之所用,怕也是難以觸動大局。

“督憲大人,若說當年的土司勢力,其中雲南有三大土司府,貴州有四大土司家族,可是可是這麼多年下來,這些家族中大部分都已經煙消雲散,如今的土司勢力雖然更小,但是也更混亂了幾分。”

雲南三大土司府,即木氏、蒙化、元江,在實力上冠絕整個雲南土司,其中木氏已經在去年改土歸流了。而貴州四大土司家族,指的是水東宋氏、水西安氏、思州田氏和播州楊氏,明萬曆時造反的楊應龍便出身於播州楊氏,後來的播州楊氏隨楊應龍一起毀滅。

李專對眼下滇黔二省的土司勢力瞭如指掌,輕聲道:“督憲大人,如今土司勢力當中,以烏蒙土司祿萬鍾、鎮雄土司隴慶侯勢力較大,老夫願意替大人前往招撫。”

鄂爾泰當下大喜,笑道:“有李先生爲本督行招撫事,本督也就放心了,只是此番卻是辛苦了李先生。”

當下,鄂爾泰便派遣李專,以雲貴總督府的名義,前往烏蒙以及鎮雄二地,招撫祿萬鍾與隴慶侯二人,並且許諾若二人願意接受招撫,皆可得授參將之銜。

在安排了李專前往招撫之際,鄂爾泰也在昆明厲兵秣馬,整頓綠營,準備在滇黔二省跟寧楚好好打上一場。

......

廣西泗城府,昔名古峒,與滇黔苗倮聚落錯壤,歷代都是偏遠荒僻之地,此地山傍箐,懸崖邃澗,險峻萃者尚居八九,即平坦亦有旋轉曲折,不能馳騁車騎,往來道路多繞山之腰脛,堪稱粵西之屏障之地。

在泗城府當中,官府根本無力深入到民間當中,因此全府上下真正能夠發號施令的,只有岑氏土司一家,而現如今的泗州府土知州,便是岑氏子弟岑映宸。

岑氏在桂西堪稱大名鼎鼎,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其始祖岑怒木罕在元天順元年時,便被授予了泗城路軍民總管,後來更是子孫世襲掌印泗州城,一直到今日的幾百年時間裡,整個桂西幾乎都可以說是岑氏的天下。

岑映宸作爲岑家子弟,其實力自然不可小覷,擁狼兵四千餘人,俱是精銳之卒,因此當初在兩廣之戰時,岑映宸便被當時的兩廣總督孔毓珣所傳召,要他帶兵馬前往廣東對抗復漢軍。

然而岑家原本就屬於地方土司,自然不願意爲清廷賣命,因此在復漢軍攻下兩廣之後,岑映宸十分知趣地選擇了投靠寧楚,而當時的寧楚爲了穩定地方,也就讓岑映宸繼續當他的土知州。

可是隨着西南戰事的逐步來臨,復漢軍組建的西南集團軍當中,有已經有幾個師駐紮在廣西,隨時都會奉命攻入貴州境內,因此此時的泗城府,其地位也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些,不僅關係到進攻貴州的通道,也關係到了復漢軍的後路。

泗州府府衙內,此時正觥籌交錯之間,人人談笑風聲,正是復漢軍派了使者前來,與岑家商談。

作爲使者前來的,乃西南集團軍參謀處副處長鄧子亦,他原本在樞密院任職,而後被調到了西南集團軍,第一件事便是徹底解決岑家的問題,重點就是將岑家的四千狼兵,真正調到集團軍下屬,成爲可用的兵力。

泗州土知州岑映宸坐在上首,而鄧子亦則是坐在右邊第一席位,至於其他的岑家人,像岑映宸的幾個弟弟,岑映翰、岑映壁以及岑映霖岑等人則是分列兩旁,一時間好不熱鬧。

“岑大人,今日本官前來的用意,想來你也都清楚,咱們都是軍伍中人,就不用兜圈子了......”鄧子亦臉上帶着笑,可是說話時卻絲毫不客氣。

坐在主位上的岑映宸,卻只是喝了一杯酒,並沒有說話,反倒是他的從弟岑映翰在一旁輕聲道:“大軍所至,下官等自然清楚,兩萬石糧草已經準備妥當,就等大軍北上,到時候絕不耽擱分毫。”

“哦?”

鄧子亦臉上卻是絲毫不動氣,他只是輕聲道:“難不成泗州府土知州是岑映翰岑大人?可是本官知道的名字,卻是岑映宸岑大人才對。”

聽到鄧子亦這一番毫不客氣的文化,岑映翰的臉上瞬間變得一片漲紅,他低聲道:“這話的意思,也是我大哥的意思,鄧大人就不要多慮了,你回去稟告程大帥,我岑家人雖然只是鄉野之民,可是這點事情還是能做得的。”

一番話說出來後,鄧子亦的臉色卻是變得有些鐵青,他冷笑道:“你岑家可不是鄉野小民,誰不知道這泗城府是你岑家的天下?好幾百年的土司世家,果然威風!”

“哼,識趣就.......”

“住嘴!”

還沒等岑映翰的話說完,坐在主位上的土知州岑映宸冷冷開口打斷了自家弟弟,而後便一臉淡然地望着鄧子亦。

“鄧大人莫怪,我家從弟性子跋扈慣了,這性子一時難改.......呵呵,大軍從泗州過,我泗州軍民自當無不配合,這樣吧,除了原先的兩萬石糧草之外,下官再贈銀三千兩,以示慰軍之意。”

“岑大人的好意,本官卻是心領了。至於這糧草和銀兩,還是不勞煩岑大人了.......今日也談不出什麼來,下官這便告辭!”

鄧子亦臉上浮現一絲冷意,也就不再多談,徑自拂袖而去,卻是讓在座的岑家人一個個臉色都變得鐵青。

“哼,不知好歹的東西!”

岑映翰冷笑了一聲,“大哥,既然他們復漢軍不要咱們的糧草和銀子,咱們索性就不給了!若是再逼得急了,咱們索性去投鄂爾泰!”

當岑映翰的一番話說完後,其他的岑家人也都紛紛鼓譟起來,他們在泗州府當了幾百年的土霸王,何曾忍氣吞聲過?

“胡說,我岑家傳承六百年,豈能如此決斷?你們還是別說些氣話了,如今天下局勢不一樣了,既然他復漢軍要看到誠意,咱們就給他一些誠意好了!”

岑映宸冷冷道:“三弟,過兩天你帶上咱們的四千土狼兵,押送四萬石糧草,還有三千——不,五千兩白銀,送到思恩府去。”

思恩府就是復漢軍在廣西的臨時駐地,二者距離並不算遙遠。

“什麼?四萬石糧草和五千兩銀子?大哥,哪有這個道理?”

岑映翰有些想不通了,在他原來看來,給兩萬石糧草跟三千兩銀子已經夠可以了,眼下卻翻了一番,這些錢用來乾點什麼別的不好?

岑映宸嘆口氣,“復漢軍不好對付——這次他們來了幾萬人,能夠把清廷打成這個樣子,說明他們確實不簡單,只要他們不來爲難我岑家,多出點銀子就出點銀子,回頭終歸能從下面收上來。”

“嘿嘿,大哥倒是手段老辣,這糧草和銀子是一方面,咱們岑家的四千土狼兵是另一方面,若是他們不肯罷休,咱們的四千土狼兵,也不是吃素的!”

岑映壁臉上帶着幾分冷笑的味道,他倒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在整個廣西,泗州岑家的土狼兵都堪稱一等一的精兵。

早在明朝之時,土狼兵已經名聲大噪,在浙江抗倭前線,還有遼東戰場上都不乏土狼兵的身影,這些由壯族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不僅十分悍勇,而且其制度也非常精簡,十分擅長分進合擊之策。

在戰場上時,廣西狼兵通常是以七人爲一伍,各伍獨立作戰,每伍中有四人專事擊刺,有三人專事割首,以便請功領賞,而每次衝鋒時,一人向前,同伍的左右人都大呼夾擊,予以支持,而一伍衝鋒時,則左右各伍都予以支持,全隊密切配合。

在接敵的時候,狼兵也十分有策略,經常以執槍者居前,執弩者守衛於兩側,形成尖刀式隊形,且兵種也非常豐富,分爲了馬上槍兵、步下弓兵、步下槍兵、腰牌兵、鳥銃兵、火兵、旗手兵、弩手、散兵、散手等等兵種。

除此之外,狼兵由於採用的是寓軍於民的組織,因此同營人一般都是同族之人,以宗族法紀代替軍紀,因此每戰人人奮勇向前,士氣高昂,戰力非常強悍。

即便現在鄂爾泰手裡有四萬綠營,但是在這四千土狼兵面前,不一定能討得好去,因此對於岑映宸而言,有了這四千土狼兵,他纔有底氣敢於作壁上觀。

然而,在鄧子亦回返思恩州之後,他便立馬去見了西南集團軍的副帥程銘,將岑家人的態度表明了出來。

“此輩猖獗如斯,若是他日我軍在前線與清軍相鬥之際,他們在後面暗動手腳,怕是於我大軍大爲不利,以卑職來看,還不如趁早剿滅。”

鄧子亦倒不是因爲自己受辱,才這般說話,實際上他已經感受了那種危險的氣氛,若是放縱這些土司,怕是將來會引起大患。

程銘聽完鄧子亦的一番話後,輕聲道:“陛下已經下達了旨意,此次徵西南之戰,一來是平定西南的清軍勢力,二來是徹底解決掉西南的土司,實現改土歸流,絕不可與之妥協!”

“既然岑家以爲他們能跟我復漢軍掰掰腕子,那也就不用客氣,傳令第三師,立馬進軍泗州,給本帥將岑家連根拔起!”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十章 出鞘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一百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