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

bookmark

五月底的南京,已經有幾分悶熱的感覺,而皇宮當中則是開始拿出了儲備好的冰塊,伴着西瓜汁,呈遞給了大楚君臣,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寧渝雖然已經習慣了這種酷熱,可是一邊喝着冰鎮西瓜汁,一邊看着奏摺的感覺也還不錯,當下便隨口吩咐道:“太上皇和太后處的西瓜汁得每日備着新鮮的,還有皇后和陳妃那裡也要備仔細了,剩下的給京裡的王公大臣們分了吧。”

“是,陛下。”

一旁的侍女低聲應了,隨即便有人又給寧渝添上了一杯新的西瓜汁,還有幾人正執着扇子搖着,讓那一絲絲的涼風驅趕走了奉天殿內的酷熱。

內閣次輔崔萬採連同新任樞密院副使寧祖毅,二人捧着摺子進了殿中,寧祖毅恭聲道:“啓稟陛下,西南集團軍傳來了消息,如今兵力已然基本就位,常山王給陛下呈遞了相關的軍情奏報。”

“拿上來吧,給二位卿家送上冰鎮西瓜汁。”

寧渝翻看着手裡的摺子,心情也是好了幾分,西南集團軍目前的進展都還算順利,幾個主力師的兵力也都到位,就等着那雷霆萬鈞的一擊。

對於樞密院內部給到的消息,西南集團軍分成了三路,對川黔展開進攻,其中主攻之路自然是四川,其次是貴州,反倒是攻雲南已經是更往後了,倒也不用着急。

崔萬採此時卻低聲道:“啓稟陛下,西南之戰,對土司的處理是否過於嚴苛了?畢竟眼下還沒有打下西南,若是把他們都逼到清廷那邊去,反倒有些不妙。”

寧渝恩了一聲,可是臉上卻是一副渾然不在乎的樣子,“次輔不用擔心,如何處理土司是朕已經研究過許久的對策,此時實行改土歸流,雖然會將一部分人逼到清廷那邊去,可是對於朕來說,也省去了許多麻煩——借這個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將來的西南纔會成爲安穩之地。”

“陛下,此舉是否有些過去急切了........若是能夠順順利利拿下西南,到時候再去收拾這幫子土司似乎也不遲.......”崔萬採輕輕嘆了口氣。

“次輔,咱們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在西南跟他們捉迷藏,你明白嗎?”

寧渝帶着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實際上他最怕的並不是清軍多了一些幫手,而是擔心那幫子土司在背後跟他玩貓膩,若是能將這些人全都逼到清軍那邊去,那麼就會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那就是復漢軍可以在正面戰場上,直接打趴下清軍跟土司。

若表面上跟土司井水不犯河水,將來“改土歸流”和新政一旦實施之後,土司決計是要造反的,因爲目前的新政裡,根本容不下這幫子土霸王,雙方的對立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可到時候的寧楚,就得一個寨子一個寨子的去清理,而整個西南有幾千個寨子,要打到什麼時候是個頭?根據寧渝上輩子的回憶,鄂爾泰在西南三省進行改圖歸流可是持續了好多年,打了幾千座土寨,這才勉強在西南實現了改土歸流制度,而且還留下了不少殘餘。

因此,既然擺明了要打,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打,至少現在戰場還是寧楚說了算,若是到了將來,怕是都得去鑽山溝溝了。

“傳令常山王,改土歸流不會暫停,讓他好好給朕打!”

.............

當夕陽逐漸從地平線上升起時,一聲雞鳴聲拉開了黎明的序幕,淡淡的金黃色灑在了三水村上。

三水村是泗州府與思恩府交界的一處小村落,只有幾百個村民,靠着村裡的上百畝薄田過活,日子過得相當緊巴巴的,因此很多人都會去泗州或者是思恩謀生計。

老鄭頭每天都會在雞鳴聲響起後,起來去田地裡瞅上幾眼,看看自家的莊稼,有時候也會看看有沒有山雞或者是野兔子之類的——若是能夠抓到一隻,倒也是個不錯的收穫。

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但凡有一天不去看,老鄭頭心裡就會覺得憋得慌。

走在山間小路上,老鄭頭揹着自己的鐵鋤頭,那是他從泗州府換回來的寶貝,在他們村裡,像這種鐵鋤頭都沒有幾把,因此老鄭頭非常珍惜,他每日裡都會磨一磨,然後揹着它去地裡轉悠幾圈,一路上還會收穫同鄉豔羨的目光。

當老鄭頭到了田裡的時候,卻彷彿聽到了一陣嘈雜的聲音,那聲音由遠而近,卻是讓人聽得越發真切,彷彿是許多人在走路一般——老鄭頭不由得擡起了頭,卻看到了讓他終生難忘的一面。

無數名穿着火紅色的軍衣的士卒們,肩上扛着長長的火槍,腳上穿着整齊的皮靴,正在沿着官道大踏步走來,那隊伍呈現整齊隊列,正在從他的面前走過,卻是根本沒有瞅老鄭頭一眼。

越來越多的士兵們從官道上邁過,而在他們的身後,則是一匹匹挽馬正拖着一門門的火炮,正在朝着前方而去,那是泗州府的前進方向。

瞧見如此壯觀的行軍隊伍,卻是讓老鄭頭從嗓子裡硬生生擠出了一絲嚎叫聲,隨後便跪在了地上瑟瑟發抖,他發誓自己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大兵,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威武而神氣的軍隊,就彷彿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可無論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老鄭頭都不敢再多看一眼,他曾經去泗州城裡,也見過土司老爺的兵,卻沒有這般的精氣神。

新任第三師師長乃原來的禁衛師第二旅旅長郭定安,在新會之戰後,他因爲榮立大功升爲了第三師師長,也算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升了一級。

郭定安騎在馬上,手裡持着千里鏡望着前方崎嶇的山路,沒有絲毫的表情,實際上他在此之前,就已經拿到了軍情處的相關地形資料,對於這裡的地理情況有一定的預估——正常情況下,大軍完全是可以通過的,哪怕還有火炮的情況下。

對於即將可能遇到的敵人,郭定安心裡也有一定的準備,四千左右的土狼兵,再加上兩三千人的民夫,他們正運送着大量的糧草正一路行進,距離此地大概三十里左右。

實際上對於郭定安而言,對面的四千土狼兵,還真沒有特別當回事,說到底時代不同了,在過去驍勇善戰的土狼兵,打打綠營八旗或許還行,但是頂着復漢軍的火力打,基本上是不現實的,光是那些火炮就足夠他們吃一頓了。

隨着時間的逐漸流失,雙方的距離也就越來越近,對於已經久戰的復漢軍士兵而言,他們也開始檢查自己的火槍、彈藥以及刺刀,這些東西既能給敵人帶去死亡,也是保障他們自己生命的東西。

“轟隆——”

隨着復漢軍的火炮發出了一聲怒吼聲,復漢軍進軍西南的第一仗正式打響,而這一聲炮響主要起到一個校射的作用,真正的大規模火炮覆蓋即將展開。

土狼兵統帥岑映壁手裡舉着千里鏡,望着對面排着整齊隊列的復漢軍,臉色變得鐵青,對方見到自己選擇直接開炮,也就意味着連一絲溝通的可能性都沒有了,雙方已經是不死不休。

“哼,下令,全軍突擊,不要跟他們打槍,直接上去肉搏!”

岑映壁當然知道自家土狼兵的長處和短處,若是遠遠跟復漢軍對着放槍,光靠自己的那些土銃根本不濟事,更不用說復漢軍還有那麼多的火炮了。

土狼兵真正的厲害之處,還是在於小規模的肉搏戰,利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完全可以造成大量的殺傷,因此只要能近身肉搏,那麼他岑映壁就有信心能夠打個出色的戰果來。

當然,怎麼衝過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對於這一點,岑映壁還沒有真正感受到復漢軍火炮的威力。

“殺啊!”

作爲岑家的家丁,岑三一直都是衝在了前面,他能感受到自己身體裡,充滿了無限的能量,他急切地渴望將砍下敵人的腦袋,急切地希望能夠沖垮對面的陣型——那將意味着難以想象的榮華富貴,也是他一直都渴求的一件事。

“殺賊!賞銀十兩!”

岑家的子弟帶着土狼兵衝在了最前面,他們一個個拿着長矛和長刀,還有一部分手裡拿着弓箭,嘴裡發出的嘶吼聲讓他們感覺到血脈砰張,更是驅散了他們內心的恐懼感,只覺得很快就能跨越過那短短的一里半的路。

沒錯,一里半也是復漢軍火炮威力最大的範圍,超過這個範圍不是打不到,而是精準度會大大降低,很難真正命中到土狼兵們。

土狼兵們的嘶吼聲並沒有影響到復漢軍士兵,特別是對於炮手們來說,他們早先已經見慣了這種場面,根本就不會有半點慌張,因爲這些衝在前面的人,往往就是炮火第一批解決掉的人。

在陣型後面,一流水的火炮擺得整整齊齊,復漢軍的炮手們用火把點燃了引線,只聽見一陣陣轟鳴聲響起之後,一排排的彈子被髮射到空中,隨後以一種美妙的弧度,落在了土狼兵們衝鋒的道路上。

“轟隆——轟隆——”

一顆顆開花彈落在了岑家的土狼兵陣列中,劇烈的爆炸所帶起的氣浪,瞬間撕裂了他們的身體,也將那些五顏六色的旗幟給撕成了碎片,而那些個帶着岑字的旗幟,無力地倒伏在了地上,彷彿預示了土狼兵們的下場。

岑三望着面前的一幕,只覺得渾身上下都泛着寒氣,遍地都是土狼兵們的肢體,以一種詭異的姿勢呈現着,而他雖然沒有受傷,可是身體上都是血淋淋的,極爲可怖。

可是還沒等他緩過神來,後面的人繼續向前發起了衝鋒,不得不說,土狼兵在士氣方面確確實要超過清軍許多,他們一個個悍不畏死,冀圖用手裡的長刀砍出一條活路來。

“士氣可嘉,只是太愚蠢了些.......”

郭定安雙手舉着千里鏡,望着對面土狼兵們的衝鋒,給出了一個十分精準的評價。

在如今的復漢軍面前,種最簡陋的衝鋒戰術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太粗糙也太簡單,先不說遠程的火炮和子彈,就算近身之後,還有復漢軍臼炮打出的開花彈,以及擲彈營的手榴彈攔截,完全可以粉碎這種人海戰術,而且就算真正躲過開花彈加上手榴彈的幸運兒,在復漢軍面前,還有刺刀反制衝鋒這個最後手段,因此並不害怕這種戰術。

可是在如今的岑映壁眼裡,卻激動的不能自已,他已經看到自己最前方的土狼兵們,已經衝進了三百步的距離內,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能令人驚喜的距離,只需要再加一把勁,就能夠撞進復漢軍的陣營裡,肆意屠殺。

隨着土狼兵的距離越近,復漢軍的火炮也打得越近,大量的開花彈就這麼砸進去了,在土狼兵當中製造一片片血霧,而對於此時的岑映壁而言,他已經把所有的籌碼都放在了上面,滿心想的就是跟復漢軍展開肉搏戰。

三百步,

二百步,

一百步,

儘管土狼兵已經死傷了數百人之巨,可是依然有幾百人衝進了一百步的範圍內,而此時的復漢軍卻沒有絲毫的驚慌,所有士兵舉起了自己手中的燧發槍,望着正撲過來的土狼兵們。

“砰——”

隨着一陣清脆的排槍聲傳來,衝在最前面的土狼兵們再次倒下了一批,可是他們的苦難並沒有結束,第二排和第三排的排槍也在不斷髮出轟鳴聲,在土狼兵人羣裡製造出一片片的血浪。

當仗打到了這個份上,即便土狼兵的士氣十分高昂,可是也隱隱有些奔潰的趨勢,畢竟這擺明了就是去送死,整整四千人的土狼兵,在這麼短短的時間裡已經倒下去了近千人,這是一個極爲可怕的數字。

站在陣列中的郭定安,正冷冷地看着這些送死的土狼兵,心裡也不由得有些感嘆,這些人的士氣着實比過去遇到的清軍強出很多,可能也就是京營八旗的士氣能夠與之相比了。

要知道,像京營八旗的士氣可不算多見,因此在這麼高的傷亡的情況下,還能堅持衝下來也確實不容易。

然而對於復漢軍來說,他們的結果都是註定的,那就是全軍覆沒。

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六十章 父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九十章 傷亡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