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

bookmark

李衛微微沉默了一番,他決定給陳世倌透一些底出來,至少不能再讓他來糊弄事。

“這一次來山東,李衛並不是空着兩條胳膊來的,皇上已經下過旨意,只要能夠在山東拖住楚逆,山東大族的一切要求,我都可以想辦法滿足,哪怕是把山東的徵稅權讓出去,都沒有任何問題。”

陳世倌眼神一縮,這明顯就是死中求活的棋,當下便嘆氣道:“眼下局勢大家都看在了眼裡,恐怕即便是朝廷讓出再大的利益,那些大族們都要繼續觀望一番。”

原因很簡單,痛打落水狗的事情大家都喜歡做,可是真正硬頂着目前風頭正盛的復漢軍幹,只怕絕大部分人都會被輕輕一指頭按死,因此哪怕是清廷給出再大的誘惑,也沒辦法真正吸引到衆人,畢竟都還是挺怕死的。

李衛神情有些微惱,冷哼道:“至少朝廷目前給出了誠意來了,可是等到寧楚來山東以後,不妨看看他們能給出什麼條件來,只怕所有大族都得掂量掂量了。”

陳世倌默然,他當然知道寧楚在南邊做的事情,可以說要不是田畝稅收制度的影響,只怕復漢軍一跨過黃河,大家都會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了。

可問題是,寧楚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能力不用再給他們面子了,而山東士紳們卻不得不主動撿起來,生怕真跟復漢軍撕破臉——畢竟前者只要錢,後者可是要命的。

見陳世倌久久不語,李衛心下一沉,別看他表面上多麼自信,可實際上並沒有半點把握,若是陳世倌真不買賬,李衛也只能一邊涼快去,畢竟眼下駐紮在山東的十萬綠營和團練,那可都是隻聽他陳世倌本人的命令。

想到了這裡,李衛甚至有些後悔,他不應該這麼貿然地接見山東的官員,這固然會給他們營造出一種雷厲風行的感覺,可是也透露出朝廷目前的虛弱,像這樣的錯誤真不應該出現在他李衛的身上。

二人當下各自想着心事,竟然齊齊沉默了下來,而正在燃燒的燈燭卻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夜晚裡顯得那麼響亮。

見二人沒有說話,布政使佟吉圖卻冷不丁地插了一句嘴,“二位大人,倘若一味等着士紳援助,只怕不僅失了朝廷體面,更失了底氣,如若朝廷能做出一副大張旗鼓的模樣來歷城,或許效果就不同了。”

對啊!山東士紳小看朝廷,爲什麼?還不是對朝廷沒信心!

倘若朝廷真的做出一副舉重兵入山東的跡象,哪怕只是一個動作,都會讓目前的士紳們稍微動搖一會,因爲當他們看到朝廷有信心在山東跟復漢軍打下去的時候,士紳們纔會給朝廷身上下重注。

畢竟你一個隨時拔腿跑路的人,憑什麼讓那些幾百年世家跟你去瞎胡鬧?

李衛當下如夢初醒,舉手笑道:“佟大人的一席話令李衛慚愧無比,倘若真有這麼一出,或許情況就會有所改善了。”

陳世倌臉上也帶着笑,既然李衛已經有了主意,那就不妨看看再說,若真的差一把火,他也不介意多添點柴火。

.............

禁衛師北上的速度比很多人想象的都更快一些,畢竟從南京到淮安的距離並不算遙遠,這也是爲什麼山東諸府在聽說南京誓師之後,便已經有人嚇得棄官而逃的原因。

在歷史上,長江黃河都是天然的良好防線,只是相對於長江而言,黃河並沒有那麼險——原因就在於黃河冬季有結冰期,只要封凍了,即便是騎兵都可以正常通過,再加上黃河沿途突破口甚多,因此相對於長江而言,並不是特別被兵家所重視。

而對於目前的寧楚來說,從淮安突破淮河防線,然後一路推進到山東,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等到了寧渝抵達淮安的時候,復漢軍便開始進行渡淮準備。

“啓稟陛下,我第一集團軍八個師已經抵達清江浦一帶,屆時將會由第一師率先渡淮抵達西壩,在穩固陣地之後,軍屬工程部隊緊急搭建浮橋,到時候供全軍渡淮,等到渡淮之後將會兵分兩路,一路沿着宿遷方向,北進徐州,另一路則是進攻沭陽以及海州,並進入山東。”

在山陽臨時設立的總指揮部當中,第一集團軍參謀長鄭洪恩正在進行着相關的介紹,他指着山東繼續介紹道:“等到兩路大軍分別從兗州府和沂州府進入山東之後,屆時可以從青州府和泰安府繼續前進,並且包圍濟南。”

寧渝望着面前的輿圖點了點頭,實際上這些更加具體的戰術部分,有了總參謀部以及各集團局參謀處的完善後,他並不會去多費口舌,只需要嚴格執行便可以了,畢竟集體的智慧是不容小覷的。

“這一仗的關鍵,並不是直接攻下山東,而是能夠儘量將山東的清軍都吸引過來,從而給登陸的中央集團軍減少壓力,等到他們攻下天津以後,山東以及河南的清兵都會不戰自潰。”

站在輿圖前的寧忠義同樣點了點頭,他抿着嘴脣眼睛死死盯着濟南的方向,“眼下清軍並沒有堅守淮水的想法.......根據軍情處來的消息,清軍在山東的統帥並不是原來的山東巡撫陳世倌,而是雍正派來的心腹李衛。”

“李衛?是原來的那個直隸巡撫?”

寧渝笑了笑,此人的來歷早就被軍情處摸得清清楚楚,而對於此人的評價,卻猶在田文鏡之上,認爲此人雖無文才,卻纔能卓異,能於亂局中打開一片天地。

寧忠義微微點了點頭,他也是看過了李衛的資料,對其事蹟也有一定的耳聞,低聲道:“正是此人,不過如今此人前來,於大局並無益處,我軍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不去管他。”

寧渝臉上帶着微笑,點了點頭,卻是將馬鞭負在手中,朝着帳外行去,衆人知道皇帝不準備繼續再看,當下連忙跟在了後面,微微低着頭。

“李衛如何不用管,山東的大局還得看那些士紳們的想法,特別是孔家人,孔毓珣如今雖然歸附了我朝,可是孔家態度卻一直曖昧不清,特別是我大楚梳理田畝制度以來,更是隱隱有幾分抗拒.......朕不會一直給他們機會。”

說到這裡,寧渝的話語裡帶着幾分斬釘截鐵的語氣,“傳令下去,告訴孔家人,等到我大軍拿下了徐州,他們若是再不降朕,也就不必降了,可以準備準備跟着八旗一塊滾出關內!”

Www• тTkan• ¢O

“是,陛下。”

寧忠義點了點頭,所謂的衍聖一族在他們這些當兵的眼裡,原本就算不得什麼,更何況,北邊的沒了,這南邊的可是配合得夠爽快!

七月下旬,復漢軍第一師在火炮的掩護下,開始選擇了渡河進攻,上百艘小船載着復漢軍第一師第一團的士兵們,開始選擇了朝淮水進攻,一下子便擊潰了留守在西壩的兩千清軍,成功拿下了橋頭陣地。

在拿下了西壩之後,復漢軍的小船開始在淮水上搭建浮橋,一個營一個營的復漢軍朝着黃河以被行進,他們的臉上帶着振奮之色,在小小的浮橋上快速前進。

“快快快!天黑之前,我團作爲全軍的先頭部隊,一定要抵達興龍鎮,誰也別給我拖後腿!他孃的,老子的團從來不要廢物!”

第一團團長韓再國臉上留着胡茬,他的腰上插着一把轉輪式手銃,身上還揹着一杆漢陽造火槍,看上去更像一個粗魯的軍漢,而不像一個真正的軍官。

然而事實上,韓再國就是從講武堂出身的軍官,原本也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士子,可是等到他真正融入了軍隊之後,便徹底放飛了自我,一旦打起仗來,從來都不顧及個人的形象,甚至顯得有些莽撞。

復漢軍第一師第一團號稱天下第一團,人人心裡都有傲氣,對於他們來說,天底下就沒有能夠讓他們正眼看的對手,別說其他的兄弟部隊,就連禁衛師在他們看來,也只是一幫子被天子和樞密院寵壞的嬌娃娃。

用第一團士兵的話來說,禁衛師那是給皇上看家守門的,真正要論起大戰來,還得咱第一師第一團的弟兄!

韓在國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成爲第一團的團長,並且還能獲得這幫子士兵的認可,充分說明了他的才華,因此每一仗當中,他們第一團都是當之無愧的先鋒。

從西壩到興龍鎮,中間至少有個七十多里路,而等到第一團的士卒們趕到興龍鎮,只怕要跑到半夜——若是放在其他部隊身上,那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可是放在第一團身上,那屬於家常便飯。

就在第一團士卒們瘋狂趕路的時候,西壩的潰兵也在瘋狂地逃亡,而這一逃亡甚至還帶動了其他各地的清兵,所有人都知道復漢軍已經打了過來,人人都以一副狼狽而絕望的姿態,選擇了繼續往北逃竄。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