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

bookmark

宋可進是一個真正的狠人,這個出身甘肅靖遠的漢子,儘管出身將門,從小就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爲了活下去,他甚至不惜去城裡給人家當小工度日,爲此宋可進忍受了無數人的譏諷和異樣眼光。

從那時候開始,宋可進就一直在告訴自己一句話,一定要學會忍耐,一定要堅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他纔有出人頭地的希望!

沒錯,宋可進等到了希望,他成功的繼承祖上衣鉢選擇了從戎,從一開始就成爲了京城內外巡捕,成爲了他的立身之階。

後來,宋可進等到了機會,他勤勤懇懇忠於職守,升爲了京營參將,而後跟隨年羹堯北征,率領精銳之師激戰六晝夜,斬叛匪首級六百餘,後來更是屢立功勳,被升爲了直隸提督,就連雍正都對他器重萬分。

如今,在面臨艱難抉擇時,宋可進再一次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選擇了向復漢軍投降,而且他一旦決定投降,就直接下令斬殺營中所有八旗兵,既能防止出現意外,也是對新朝的投名狀。

宋可進派人將頭顱送到了復漢軍軍營當中,當下就得到了錢英的認可,因爲作爲一名綠營降將,這是最好的證明方式!

而隨着宋可進的投降,不僅代表着天津方向已經徹底失陷於復漢軍之手,也代表着清軍沒有了別的退路,只有退往京城。

因此,在得到了這個消息的時候,雍正再一次吐血了,他的臉色灰白,眼睛裡透着赤紅,甚至整個人都有些抽搐,而這一幕也嚇壞了所有的大臣們,衆人連忙叫來了御醫,過了好久才讓雍正恢復了平靜。

從憤恨、惱怒再到無奈和絕望,雍正的內心經過了反反覆覆的曲折波動,他實在是感覺自己有些太累了,甚至累到讓他感覺自己被人一點點埋進土裡,直到再也看不到一絲光亮,而其他所有人,似乎都不能理解他的感受。

“藥......”

雍正嘴裡囁喏着,他還沒辦法說出更完整的句子來,其他人聽到以後,卻根本不能理解是說什麼意思,又不敢隨意給皇帝喂藥,只得跪在地上。

若是原先的總管太監蘇培盛在這裡,他已經能夠明白雍正的想法,也就是他隨身攜帶的丹藥,可是蘇培盛在出徵前就被雍正打發去了盛京,如今換上來的小太監,根本不明白雍正的意思。

雍正見無人明白,只得費力地呼喚了一聲,勉強吐出了幾個字節,這下卻是有人聽明白了,原來雍正說的是‘靈寶丹’,那是比‘既濟丹’藥效更強的丹藥。

徐元夢眉頭一皺,他當然知道那個靈寶丹是什麼玩意,實際上就是李衛搞出來的,自從李衛被人從山東趕出來之後,回到京城後後嚴格來說是要下獄論罪的,畢竟朝廷是讓你去當山東總督,結果你被山東巡撫給趕出來了?還連帶着山東一起投降了復漢軍?

放在以往的時候,這事絕對是一件大事,當事者不光要被處死,九族估計都得論罪。

可問題是,這件事情最終在雍正的庇護下不了了之了,僅僅只是將李衛重新貶官爲戶部郎中,算是一腳踢回了原來的位置,讓李衛逃過了這麼一劫。

之所以李衛僅僅只是貶官,原因就是他給雍正皇帝秘密奏報,聲稱遇到了一個高人,喚作賈士芳,在民間有神仙之稱,特別能煉丹藥,然後就在雍正默許之下,送到了宮中來。

而這個所謂民間高人賈士芳,其實就是一個騙子,原來是京城裡的一個道士,因爲行爲不端而被開除出道籍,後來便流落到了其他地方,以騙取錢財爲生,而李衛本來就經常接觸三教九流的人物,經過一番交流後便認爲此人頗有本事,便將他獻給了雍正,以此博取下次復起的機會。

而賈士芳自從進宮之後,也算是幹了不少事情,他不知道從哪裡從來了一套‘按摩之術’‘秘咒之法’以及‘煉丹之術’,將雍正服侍得十分愉悅,連頭疼都減輕了幾分,因此對其深信不疑,常常隨身攜帶賈士芳煉出來的‘靈寶丹’。

經過了雍正的提示之後,隨侍的太監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他從百寶箱裡拿出了一個小匣子,裡面就裝着‘靈寶丹’,給雍正皇帝服用了幾顆下去。

說來也怪,當靈寶丹服用之後,雍正皇帝整個人直接打了一個哆嗦,接着說話也正常了,腦子也正常了,整個人除了精神比較萎靡之外,其他的都恢復了正常,唯獨臉上的神色卻透着幾分不正常的紅。

“宋可進此輩,着實陰險狡詐,此番叛亂想來密謀許久,只可惜天津諸地八旗兵丁未能識得此輩用心,如今慘遭了毒手.......朕心實痛惜不已。”

雍正是真的很痛心,可是他痛心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不能將所有的漢臣給換下來,在他心裡,已經將所有的漢臣頭上打了個叉,只是卻沒有足夠有能力的滿蒙臣子替代而已,以致於眼下也不得不咬着牙繼續用。

徐元夢這個時候也沒有了攻擊漢臣的意思,在他看來眼下發生的這一切,實在太正常不過,漢人有句話叫做識時務者爲俊傑,當年大清入關時意氣風發,處處都是明廷的降臣,而今日大清日落西山,大傢伙自然也就重新另投他人了。

指望綠營人人都對大清忠心不二,那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很顯然,雍正也明白這個道理,他並沒有繼續牽連到所有的漢臣身上,因爲這樣除了將其他的漢臣都給逼反以外,沒有任何意義,而眼下的大清或者說八旗,還離不開漢臣和剩餘的綠營。

“蔣廷錫,擬旨給張廷玉,讓他立刻跟俄使談判。朕命莊親王允祿、大學士張廷玉作爲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俄國使臣議定出兵條款,只要俄國願意相助大清,前番所議一應條款,業已照允。仍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俄國之歡心......”

“嗻,皇上。”

蔣廷錫臉色沉重,他明白一旦通過這條聖旨,只怕以俄人的性子,非要狠狠咬下來一塊肉不可,可是局勢如此,又能怎麼辦呢?

雍正臉色蒼白無比,卻又堅定無比,隨後望向了一臉驚詫莫名的徐元夢,低聲道:“如今我大清雖然尚未決戰,可是隻剩下三成的勝勢,若是將這三成都給賭進去,只怕將來就是亡國亡族的下場,朕不欲如此決絕........”

“還請皇上明示。”徐元夢跪在了地上,局勢發展的實在太快,他感覺自己的腦子都有些亂了。

雍正皇帝微微長嘆一口氣,“天津既失,京城危在旦夕,朕需要回京穩固大局,與那寧楚之爭,只能先放放了.......徐元夢,朕要你去聯繫寧渝,不爲其他,就只爲一點,倘若能夠議和,我大清願意放棄一切關內領土,就連京師朕都會原模原樣留給他,只爲雙方罷兵言和,且需要錦州的復漢軍徹底,朕就即可率八旗出關,可與他稱臣.......”

徐元夢澀聲道:“皇上,奴才只怕......只怕那楚逆不肯善罷甘休......”

雍正嗓子有些沙啞,他微微嘆氣,“無論成與不成,你都要拖住寧楚的腳步,哪怕一天或者是半天也好,朕要帶着大軍返回京師佈防,還要組織八旗上下出關,眼下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都要寶貴,明白嗎?”

“奴才明白.......”徐元夢深深吐出了一口氣,眼下的八旗,真要到生死關頭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