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

崔姒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在她原本看來,寧渝才能出衆,但絕非良配。

從寧渝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心懷大志的人,而心懷大志之輩,都堅忍無比,死死抓住目標不會鬆手。

而如今的寧家處境,她心裡也是明白的,在這個節骨眼上想來提親,目的自然不會多麼單純,這也是她內心排斥的一點。

只是如今寧渝的表現卻改變了崔姒的認知,心裡有着幾分後悔,卻又有幾分不服氣。

等到她走到院子裡時,寧渝早已經離去了,望着遠方的身影,不知爲何,心裡出現了一絲異樣。

崔萬採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院子裡,望着寧渝離開的方向,身影有幾分蕭索的味道。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只是還未唸完,便輕輕嘆息了一聲,回了屋裡。

——————————————————————————————————————————————————

康熙五十九年七月中旬,總督府門前車水馬龍,全都是各地家族派來的送禮賓客,送禮的車隊都將整個總督府給堵住了,成山的銀兩絲綢往府裡運去。

滿丕正不自勝的望着眼前堆成一堆的禮單,一本本翻閱着,而下手坐着一名矮胖的文士,手中拿着一柄摺扇故作風雅,正是滿丕剛剛延請的杜秀夫。

杜秀夫早年考中了舉人,但是卻沒考上進士,後來被搭配到邊地做了一個小小的縣丞,每日裡擔驚受怕不說,還要瞧上官的臉色行事。

後來杜秀夫棄官回到了老家武昌府,經過他人的關係門路,才得以進入總督府。不過合該杜秀夫時來運轉,一身的斂財本事被滿丕看中了,便留作爲門客。

如今滿丕自以爲勢大,盯上了湖廣商會和匯通錢莊,特別是匯通錢莊裡的三百萬兩白銀,更是像吸引餓狼的肥肉一般,想要一股腦活吞下去。

因此滿丕趕走了苦勸不止的鄭顯時,找來了杜秀夫,就是想要吞下這塊肥肉。可杜秀夫卻有些惴惴不安,他對於寧、鄭、程等家族的勢力還是有所瞭解的,稍有不慎,便會引起反噬!

想到這裡,杜秀夫便小心翼翼的試探道:“大人,我看寧家也都頗爲恭順,這次更是送來白銀二十萬兩,想來誠意也是比較高的。”

滿丕卻輕哼道:“你可知曉?這寧家是有多麼囂張跋扈!先是不顧上官威嚴,在校閱場上強行開炮,導致一位參將身亡!而後更是私派兵丁,去勳陽剿滅了桃花山衆匪!這與造反何異?如今拿二十萬兩白銀就想收買本官,哼,本官世受國恩,豈能受這種禮!”

一番話說的冠冕堂皇,若是不瞭解滿丕的人聽了,還以爲是一個多麼清正廉潔的好官。

杜秀夫自然知道這位滿丕大人的根腳,心裡雖然也有幾分鄙夷,不過面上卻不敢表現出來,相反作爲滿丕的幕僚,還得爲這位大人出謀劃策,一時間便愁眉苦臉的思索了起來。

“有了!大人,我曾聽人說起過,這寧忠源當時參加校閱時,他麾下的漢陽營曾一次拉出了六門子母炮,質量精良無比,可據我所知,當時寧家事前一個月還在到處找人買炮呢!這裡面肯定有不對的地方!”

一邊說着,杜秀夫的眼神越亮,“這綠營將官是絕不可私自造炮買炮的,若真這麼幹了,那便有不軌之心,若是大人拿這件事做文章,那其他人也不敢隨意伸手,否則一個勾結亂黨之罪,便能結結實實扣在他們頭上!”

滿丕聽得眼前一亮,心道這漢人果然陰狠毒辣,不過卻能遂了自己的意願,大喜之下,連聲道:“先生果然大才,若是此事有成,本官一定保舉先生做上那一任縣令,將來若是好好做,這知府也不是不可能啊!”

這話正好說到杜秀夫的心坎裡去了,這能做上一任縣令可是他必勝所願,抑制住內心的激動道:“等到此事一了,大人自然能夠得到聖上的青睞,將來這滿族大學士也能做得,小人先恭賀大人。”

滿丕也是滿意的一笑,道:“既然已經定下了,就好好的先去準備一二,本官也要去四方牽連,才能將此事落個板上釘釘。”說完,便端起了茶杯,輕輕吹了一口氣。

杜秀夫也是知趣之人,知道這是總督大人要送客了,便連忙起身告退,行禮後便出了總督府。

臨行前,杜秀夫還親手塞給了門子五兩白銀,這門子瞧了一眼,臉上頓時就不好看了,只是看杜秀夫一臉窮酸,實在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銀子,便一臉晦氣的將銀子往門房一丟。

見到門子如此臉色,杜秀夫敢怒不敢言,只好一臉悻悻的離開了,心裡默默唸叨,若是有朝一日落在本大爺手上,定然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滿丕回到府中,左思右想之下,決心將此事跟巡撫憲德透個風,這肉終歸是爛在了鍋裡,想要真正吃得爽口,還需要一個人親自端過來才行,若是自己親自下場,這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點。

因此,滿丕便派遣了府上的親兵,去憲德府上遞了片子,這總督衙門和湖北巡撫衙門都在武昌辦公,因此倒也相距不遠。

也就等了半個時辰,巡撫憲德穿了一身便衣走了進來,一臉的謙卑之色。

滿丕在對待這位下官也不好過於拿喬,便親自起身迎接,笑道:“憲德兄,這一番別來無恙啊?”雖然話語客氣,可這總督的威風也要抖起來才行。

憲德也是滿臉春風,笑道:“大人客氣,下官雖然來到武昌沒多久,可對這荊楚之地頗有耳聞,前些日子也到處去轉了轉,頗有所得啊。”

滿丕故作驚訝,道:“不知憲德兄有哪些收穫呢?老夫在這湖廣行省也待了數年,想來跟憲德兄有所印證。”

憲德道:“這湖廣果然是人傑地靈,財源豐厚,前段日子,下官還去過那湖廣商會,倒是一副好氣派!使得下官頗爲震驚,原來這魚米之鄉,頗有幾分江南味道。”

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