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密謀

滿丕聽了憲德這一番話,心裡便有了底,故意試探道:“憲德兄可知湖廣商會的底細?”

憲德心神一動,故作茫然:“大人,下官畢竟剛來這湖北不久,對這裡面的人情世故,卻還不太清楚,還請大人賜教。”

見憲德還在裝模作樣,滿丕狠狠地咬了咬牙,考慮到那三百萬兩白銀,只好輕聲道:“這湖廣商會可了不得,背後是這湖廣一帶的豪門大族,像寧、程、鄭、王、許等幾大家都參與進來了,據說目前總股本已經有白銀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湖廣富庶果然不輸江南啊。”憲德聽到這個數字,心中一片火熱。

時人常言: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即使對於總督或者巡撫而言,這三百萬兩白銀,依然是一筆難以想象的財富,難怪這滿丕一直盯着不鬆口。

滿丕摸了下鬍鬚,滿意的喝了一口茶,也不言語,現在誘餌已經拋下去了,不怕這魚兒不貪嘴。

憲德猶疑道:“啓稟大人,在下官尋訪途中,也曾聽聞過這幾大家的威名,尤其是這寧家,據說家族實力雄厚,百萬家資總是有的,前不久好像還在販私鹽,跟淮北鹽幫的做過了一場,結果大獲全勝!”

滿丕只是知道個大概,對裡面的內情倒不是很瞭解,道:“還請憲德兄詳細說一說吧。”

憲德笑道:“這事也不甚稀奇,勳陽縣左近都在流傳這個消息,據說年前的時候,寧家有一批私鹽被桃花山的悍匪給劫了,還把人給殺了,結果寧家沒兩天便派了一些家丁,將整個桃花山連根拔起,好像....領頭的還是寧家的少爺,也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

滿丕察覺到了其中的關鍵,道:“哦......可據我所知,這桃花山羣匪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去年勳陽知府蔡國禎還曾上書,言稱桃花山羣匪不下千人,已成大患,急需總督衙門派兵會剿.....這如今寧家隨隨便便派些家丁就解決了?”

說到這裡,滿丕又陰惻惻點了一句,“是這蔡國禎實在過於無能,還是這寧忠源帶兵有方?連這府內的家丁都成了虎狼之師呢。”

“寧忠源我是見過的,確實是一條好漢子,只是他縱使帶兵有方,這能戰的家丁又能有多少人?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呀。”

滿丕又低聲道:“可那些兵若不是家丁呢?”

這話一出,憲德便明白了這位總督大人的意思,心裡有了底,便低聲道:“若果真如此,那所謂的家丁,應該都是由漢陽營士兵所扮,哼哼,這寧忠源好大的膽子!”

在如今的大清律例當中,帶兵將官在沒有總督衙門手令的情況下,是絕不能動用一兵一卒的,否則往重了說是可以按照謀反罪論處。

滿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狠狠拍了下桌子,憤聲道:“先前便有人說寧家在孝感縣堪稱是土霸王,名下良田至少三萬畝,這其中大半都是上好的水田,整個孝感縣更是被經營的固若金湯。如今想想,卻是狼子野心!”

憲德心中嘀咕着,像寧家這樣的家族在全天下就算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論起狼子野心還真排不上號!真要說起家產,這湖廣哪家有總督大人的田地多?

不過心裡想歸想,憲德在面子上也就順着滿丕的意思,道:“那張先登過往便是寧家的靠山之一,如今張先登倒了,便又給老夫送禮,就此一端,便能看出寧家絕非良善!”

滿丕滿意道:“若果真如此,那寧家想來是謀劃已久,倒是一副詭計多端。那就不用再遲疑了,憲德兄,這邊佈置好以後,便可將寧家一網成擒。”

憲德沉聲道:“大人,萬萬不可魯莽行事,想那寧家在湖廣之地經營多年,若是稍有不慎,便難以全勝,若是未能全勝,下官又如何跟朝廷交代?還請總督大人給下官一個月的時間,等到佈置完畢之後,再行動手方纔妥當。”

滿丕依然有些猶豫,道:“若是走漏消息,豈非後患無窮?”

憲德心中有幾分不屑,貪小利而忘大義,做大事而惜身,這滿丕還真是個草包玩意。若是隨隨便便動手,這寧家的反噬又該如何收場?

當下,憲德便苦心勸道:“大人,寧家如今已是甕中之鱉,不必過於心急,待到下官佈下天羅地網,這寧家自然手到擒來。”

二人這一通七嘴八舌,便想着把寧家往絕路上推,說到最後,卻暴露了真心思。

憲德笑道:“寧家有三萬畝田地,有幾十家商鋪和七八處礦山,這都是明面上的東西,我曾聽人說還有一座鹽礦,若是論起銀子來,怕是不下二百萬兩白銀之多,再加上背後的湖廣商會,裡面還有三百萬兩白銀,這......不知大人打算如何處理?”

滿丕聽了以後一臉義正辭嚴,“所獲一應財物自然都應當充爲國庫,以報朝廷,以報聖上。”

憲德心中大怒,好你個老小子,一心想着獨吞,還指望老夫爲你火中取栗,當即也收起了笑容,冷冷道:“大人所言極是,下官自當跟隨大人。”

想他憲德作爲旗下大爺,家世也不比你滿丕差到哪去,在京城裡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這一來就要吃你憲德的下馬威?雖說你是總督,可是巡撫也不是你總督門前的狗奴才,豈能如此折辱?

滿丕也意識到了不妥,當前也不着急,笑呵呵道:“憲德兄,這湖廣如今也是咱自家的地界了,將來的日子長着呢,那些商鋪和礦山事物繁瑣,路途遙遠,老夫年歲已高,到時候就有勞憲德兄了。”

憲德一聽,撈到這些商鋪和礦山也不錯,當下也不再反對,二人當即便大開酒宴,舉杯相慶,還請了城裡有名的戲園班子,好不熱鬧。

只是這麼一番言辭,偌大的寧家便成爲了總督與巡撫盯上的肥肉,此時的寧家人萬萬沒有想到,局勢竟然一下子就到了不可逆轉的程度。

縱使再怎麼顯赫的家世,在朝廷面前,卻始終都有幾分無力。

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一百章 年關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十九章 火炮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八十章 勸降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六十三章 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