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教育

東非在覈物理等前端科研領域能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東非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力,雖然說頂級大佬東非比較匱乏,暫時還無力和歐美相比,但是東非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大學生以及年輕科學工作者,就拿東非核物理研究院來說,都是百分之百的年輕人,最大年齡不超過四十五歲。

僅1905年,東非就有三十七萬在校大學生,而彼時英國全國在校大學生數量只有七千多人,歐洲國家裡德國大學生數量最多也才四,五萬人左右,美國大學生數量也比較多,在十五萬以上。

而且美國大學數量雖然多,可美國大學裡有很多商業學校,這也反應了美國重商的社會氛圍,大多數家庭都希望複製那些美國大亨的創業傳奇。

在當下,美國確實有很多草根崛起的富豪,所以美國社會的“有識之士”們自然順應民意建設商學院來收取學費,同時律師,醫生等高收入羣體在美國也十分吃香,這樣在美國大學教育中,很大一部分羣體都屬於非理工科範疇。

而東非在教育上的投入,自然也讓東非獲得了相當高的回報,尤其是在一五計劃期間,東非本土人才承擔了絕對主力,這在七,八十年是無法想象的。

東非目前每年培養的中高端人才總數比歐洲國家總和還要多,所以東非才能在科研領域實現大爆發。

可以預見,當二五計劃完成時,搭配條件更加優越的工業基礎,東非產業和社會將再次加速發展。

……

通過九十年代的高校擴建,東非高等教育規模大幅度提升,而教育部的權重也在增加。

教育部長穆裡奇向恩斯特彙報到:“到一五計劃完成時,我國高校數量有兩百一十七所,雖然比不上美國的一千多所,但是我國高校規模大,集中式發展,所以大學生數量也多。”

東非大學以公辦爲主,這樣一來東非的大學規模再小也不可能像美國那樣敷衍。

在美國,教育完全可以當做商業看待,而私人投資的結果自然會導致一些人採取投機取巧的方式來籌建所謂“大學”,有的大學可能連專屬場地都沒有,爲了節約成本,乾脆租借民房來辦學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美國式大學和東非的大學差異相當大。

“當下,我國大學採取的是嚴進嚴出的模式,中學或者社會人員通過高考從而獲得進入大學的資格,這些人本來就是東非的精英,而在大學內部這些精英匯聚在一起,進一步篩選,從而進入社會後,絕大部分依舊優秀。”

“隨着二五計劃的開展,我國工業對人才的渴望也越來越高,很多崗位被創造出來,並且需要更加專業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

“高等教育同樣是我國科研領域的主力軍,全國的科學實驗室和研究機構都需要人才補充。”

“同時在政府部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巨大,尤其是計劃經濟下,要求政府工作人員能力適配,從而能更好的執行工業發展規劃,加強農村和城市管理水平。”

總結起來,就是東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當然,現在東非在教育領域的投資也不需要太急切。

東非在教育領域的投資,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出在世界第一位,就拿東非人口來說,東非人口比美國多,但也多的有限,而東非高等教育人口確是美國的一倍多,而反映在小學和中學教育羣體就更誇張了,東非畢竟不像美國那樣富裕,這也直觀反映出了東非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恩斯特說道:“我們在九十年代對高等教育進行了一次大提升,而現在我國高端人才培養雖然無法全力滿足社會需求,但是也沒有必要再進行九十年代那樣規模的擴招,教育資源在我國本來就佔據了政府開支的大頭,現在我們更主要的是消化九十年代教育投資的回報。”

“當然,等二五計劃完成後,我們再根據經濟情況進行調整,畢竟隨着時代發展,人才儲備越多的國家優勢越大。”

恩斯特對當下東非教育規模是比較滿意的,雖然東非高校數量遠不能和後世國家相比,但也要看是什麼時代,在工業化尚未完成的東非,也消化不了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所以適當放緩教育擴張對當下東非而言是好事。

而且東非高等教育規模已經處在世界第一,也沒有動力在高等教育上在投注更多的資源。

東非對教育的投資並非高校,還包括中小學系統,而在高峰期,東非對教育的投資甚至超過了軍費,就算現在也是東非政府開支中的主要項目之一。

所以,從國力還是財政壓力上,東非當下教育資源基本可以滿足社會總體需要了,至於各個部門和企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客氣的說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

恩斯特接着說道:“對於教育方面,現在我們也應該適時轉變一下態度,過去東非教育注重數量而非質量,現在國家經濟有些發展了,工業進步尤其迅速,在這種情況下,對原有教育資源進行優化就不可避免。”

“包括提升校園硬件設施,提高教師素質,革新課本知識等等,過去我們工業困難,所以很多校園基礎條件差,這個時候都應該做出調整。”

東非作爲一個歷史短暫的殖民國家,從來都不算是一個窮國,只能說工業不強,整體上比歐亞大陸上的很多國家,包括南美國家要富裕一些,當然,早期東非人口少也是主要原因。

而現在東非人口規模其實也比較適中,雖然人口經歷了大規模增長,超過了絕大部分歐,美國家,可東非人口增長的同時,工業也在增長,這種情況下,東非人口增加並沒有對東非社會造成衝擊,反而助推了東非的工業化建設。

如果是傳統農業國家,那東非這種人口極速增長自然會帶來更多負面效果,畢竟土地資源是有限的,當土地不足以承擔超量人口時就會引發社會問題。

但是土地承載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工業化就是提高土地承載量的主要辦法,東非工業化就消化了本國農業的富裕人口。

而且作爲殖民立國,東非政府掌握大量資產,所以就算東非真的貧窮,東非政府也不窮,這也是東非能在教育領域超前投資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手裡有錢造成的,而傳統農業國的社會財富雖然也多,但是完全集中少數人手裡,政府就算有富餘的收入,也會通過各種形式最終流入社會上層手中。

當然,根據規律,未來東非肯定也會這樣,不過這不是恩斯特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東非歷史短暫,各種社會問題也遠遠沒有達到爆發階段,就算東非像蘇聯中後期那樣不思進取,只要不打仗,也可以延續很多年。

總而言之,在各種因素的統一協調下,當前東非政府的財政情況非常良好,這也使得東非政府能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和工業,而工業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東非社會的進步。

第300章 掠奪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81章 捷徑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431章 居所第680章 緩衝區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30章 漢薩省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559章 誣陷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402章 妥協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83章 到達第1128章 開端第701章 城市化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749章 南下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423章 軍工推銷還在審覈……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75章 大逃亡第197章 建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973章 籌備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595章 鼓動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395章 耍無賴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61章 分贓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441章 回國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469章 鯨灣港第9章 接觸戰第617章 行動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498章 和談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60章 安排第926章 機耕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61章 分贓第694章 訛詐第364章 燃燒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64章 貴人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