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

1912年3月8日。

萊茵帝國大湖省,卡普拉託市,克萊依村。

克萊依村的下午正是村民們比較悠閒的時候,這時村子裡的廣播突然響起。

作爲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如今東非不少村子都配備了廣播,這樣有利於消息的傳遞,而克萊依村的廣播還是今年年初才裝上的。

廣播的喇叭掛在村子靠中心位置的一根電線杆上,這樣一來,喇叭的聲音可以儘可能通知到每家每戶。

“喂喂喂!全體村民,五點之前到農機所集合,大家都通知到位,咱們村的農機已經到位了。”克萊依村村長博卡粗獷的聲音,通過兩個擴音喇叭在整個村子裡環繞。

再重複了三遍後,博卡找到開關將話筒關閉,心中讚歎道:“不愧是國家推廣的好東西,用起來就是方便,自從有了這套廣播系統,都不需要挨家挨戶通知了。”

這時聯想到村委會那一部村裡唯一的電話,博卡自言自語道:“估計這玩意和電話的原理差不多吧!”

當然,博卡沒有過多糾結,他拿着擴音器開始向着農機所方向走去,畢竟剛剛說了要開會,自己這個帶頭人肯定不能遲到。

克萊依農機所其實就在村委會旁邊,所以走了沒幾步博卡就到了,剛踏進院子,就看到四輛嶄新的農機車輛停在裡面。

“村長你來了?”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突然竄出來對博卡說道。

“約瑟,這次派下來的農機有什麼用?看起來和我們村的那幾臺拖拉機有些不一樣!”

名爲約瑟的年輕人說道:“博卡叔叔,這次帶來的是插秧機,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插秧的,到時候用這東西往下到田裡,就不需要彎着腰插秧了。”

看着這種名爲插秧機的東西,博卡只感覺時代發展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他感慨道:“現在連插秧都有專門的機械,以後種地豈不是連人都不需要。”

約瑟笑着說道:“博卡叔叔說的太誇張了,農機不是萬能的,它不照樣需要我們來打理,就拿這插秧機來說,確實能省下不少功夫,可是它往水田裡一走,上來後光是清理就要廢半天功夫,要是出故障了,那更難伺候。”

博卡:“嗯,說的有道理,這也是你們農機所存在的原因,最後還是要靠人來操作機器。”

不過,博卡還是好奇的說道:“這次農機分配怎麼這麼多?一次就送了四臺過來!”

約瑟笑着說道:“我倒是去鎮上的時候,聽鎮上農機所的人說過,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現在農機產量上來了,所以國家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速度自然加快,而另一個則是小道消息,也不知道準不準確,那就是今年國家投了很大手筆,在農村建設上。”

約瑟聽到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在東非瘋狂從其他國家貸款的同時,自然要把錢在國內花出去,變成實打實的產業,而東非政府就藉着這個機會,試圖大幅度提高東非農業機械化進度。

在約瑟和博卡聊天的時候,村民大多也已經來到農機所,看着新到的四臺農機,大家心裡頓時明白了村長把大家叫過來的原因。

“村長,這次又有新機器到了?這是幹什麼的?”

博卡:“約瑟剛剛和我說這是插秧機,專門插秧用的。”

而博卡的話也引起了村民的新奇,大家紛紛向約瑟請教這幾個機器是怎麼工作運轉的。

雖然很多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總歸有些文化和見識,所以不至於無法理解約瑟說的一些專業術語。

這個時候,博卡說道:“這次來的農機不少,估計以後還會增加,所以村裡也需要更多專業的操作員,駕駛員,所以叫你們過來,主要是問問誰想參加今年六月份鎮上組織的學習。”

克萊依村村民報名的人挺多,畢竟技多不壓身,而且能開上這些農機,那在村裡也很威風。

最後,博卡挑了十個人,都是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年輕小夥子作爲人選。

如今東非雖然城市化不斷提高,但是農村人口依舊十分可觀,有很多年輕人,而博卡選擇這些年輕人的理由也很簡單。

“現在年輕人文化水平高,學習也快,等到他們學習好了,回到村裡,在把手藝傳給大家,這樣未來咱們村,人人都能開上拖拉機,大汽車。”

博卡對此是深信不疑的,畢竟光是這幾年東非農村的發展,他就越來越看不懂了,不過他相信國家所說的農業機械化最終能夠實現。

畢竟克萊依村只是東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村落,所以比克萊依村更加發達的村子不在少數。

但是博卡有理由相信,如今克萊依村的發展狀況,放在歐洲也不差,博卡小時候是隨着父母從匈牙利移民東非的,所以在他記憶中的歐洲,或者說匈牙利農村還停留上個世紀。

當然,現在匈牙利和歐洲農業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對比克萊依村誰優誰劣還真不好評判。

雖然東非在農業機械化上走在世界前沿,但是歐美國家積累的底蘊也不容忽視,就算蒸汽拖拉機比較落後,他們靠着較高的普及率,也能和東非農業一較高下。

當然,東非農業機械化全國來看,肯定是高於歐洲整體的,只不過一般來說,東非不屑於拿中東歐國家和東非做比較,如巴爾幹半島諸國,各個獨立時間都沒有多久,而且一直都在發展軍事實力,別說農業機械化,就是發展傳統農業都費勁。

當然,中東歐的主要國家,還是俄國,俄國機械化水平都不需要多說,對於現在東非而言完全沒有參考意義。

東非的農村其實和歐美沒有太大區別,歐美的土地基本上集中在貴族,地主或者農場主手裡,而東非只不過是集中在政府手裡。

而這也是東非政府能順利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原因之一,目前東非是通過國家力量,來實現歐美大農場的效果,畢竟沒有經濟實力根本不可能輕易購買大型農業機械。

而克萊依村就是這種典型,當然,克萊依村也不是沒有付出,實際上克萊依村農機所,相當於集體企業,東非政府只是給予補貼和降價,從而減輕農村地區購買農機的成本,而不是直接白送。

這也很好理解,假設一臺農機價值一萬萊茵盾,而東非村民的年收入不到五百萊茵盾,那他想購買這臺農機,不吃不喝也要將近二十年時間,但是假設一百個村民集資購買,那就輕鬆多了,只需要每人省出三個月的收入,就可以購置一臺。

而有了這臺農機,又能節省他們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那他們購買下一臺農機就更容易,而且隨着時間推移,東非農機生產成本也會進一步下降,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第560章 記者會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63章 年底第255章 五五開第327章 南下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41章 學習第99章 岸防炮第293章 入關!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238章 教唆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24章 水井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570章 投降!第168章 餐具第968章 分歧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865章 高原省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903章 萊茵宮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80章 緩衝區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98章 香蕉園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53章 送酒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36章 軍售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607章 迂迴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60章 革新第938章 換血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06章 後悔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615章 交流電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515章 狗咬狗第844章 魯道夫第676章 摩托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330章 跑路第976章 開始第749章 南下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09章 起步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