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

黑興根。

作爲小市鎮,黑興根這些年發展還算順風順水,不過當地居民也猛然發現,自己同原本黑興根王室的關聯漸行漸遠,老國王康斯坦丁遠渡重洋,小王儲也整天不在領地,就是回來也是大多時間直接居住在城堡裡,而霍亨索倫堡距離黑興根市鎮那是相當於郊區的郊區,根本就不在一個地方。

但是因爲普魯士接管了秩序,所以本地市民也漸漸習慣了這種生活,現在則應該稱之爲爲德國。德國成立當天,黑興根的民衆們自發舉行了儀式,慶祝德意志民族這歷史的一刻。

而今,恩斯特這個四處遊蕩之人終於又回來了,而且難得的來到市鎮上,學院區修葺的龐大建築羣,和黑興根市鎮小而擁擠的街道顯得格格不入,這種建築放在斯圖加特或許還不會這麼突兀。

不過因爲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原因,這裡的建築大多是按照德國高等院校規模修建的,而且規模上更爲龐大,相比之下,附近的其他學校相比差些意思。

恩斯特看着自己一手創建的黑興根軍事學院頗爲感慨地說道:“黑興根軍事學院在黑興根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這裡以後就改成專供東非學子學習德國先進知識和技術的大學吧!”

東非本土目前沒有籌建自己大學的想法,一個是師資力量不夠,一個是學生生源不夠,所以東非高等教育還是寄存在歐洲好一些。畢竟這個時代能充當大學教師的人才,放在哪裡都是搶手貨,自然不願意到東非這種和流放沒有區別的地方發展。

至於生源問題,東非最早一批小學生,還有半年時間畢業,東非的中學教育建設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湯姆:“殿下的意思是這裡未來改成德國普通大學?”

恩斯特點點頭道:“嗯,不僅要將黑興根軍事學院選址改成大學,其他學校也要整合後改成德國的大學,你說起什麼名字好呢?”

黑興根軍事學院旁邊還有三所黑興根王室創建的三所中學,它們同黑興根軍事學院共同構成了黑興根市鎮旁邊的龐大學區,面積上同黑興根市鎮規模簡直差不多大。

湯姆猜測道:“殿下,你是打算把這裡變成王國的留學生基地吧!”

恩斯特:“是的。黑興根雖然幽靜了一點,但是距離斯圖加特也不算遠,在這裡辦學還是不錯的,可以讓人放下心來安靜學習,同時不至於太與世隔絕。”

說實話,大學當然放在城市裡更好招收生源,但是黑興根地區生源來自東非,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那就主要是能否吸引教師的問題了。

成年人和青年不同,青年更向往大城市,而成年人則有人喜歡城市喧鬧境,有人則喜歡鄉村的僻靜。

而黑興根環境不差,黑興根軍事學院留下的校區設施也極其完善,甚至可以說有些超標,交通上也沒有太大問題,斯圖加特是德國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城市,德國統一後肯定會對這裡的鐵路進一步修繕和加強,而從斯圖加特轉黑興根只需要大半天時間,黑興根是必然會接入鐵路系統的,霍亨索倫堡能成爲軍事要塞的重要原因還是因爲扼制黑森林着通往內卡河谷地的交通要道。

南北方向的要道。

湯姆:“殿下,你是打算給王國培養人才,既然這樣,不如成立一家師範學院,而且在我看來,黑興根的名聲主要靠的是黑興根銀行,但是德意志地區的民衆並不瞭解黑興根這個小地方,不如掛上斯圖加特的名號,斯圖加特畢竟是德國境內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城市。”

德國民衆,乃至歐洲民衆大都知道黑興根銀行的大名,但是他們還真不太知道黑興根原本只是一個地名,有的人甚至錯認爲黑興根是一個人名,畢竟歐洲企業以人名冠名的比較多。

恩斯特:“呵呵,伱的意思是斯圖加特師範大學?”

如果用斯圖加特師範大學冠名確實很有氣勢,斯圖加特在德國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這樣確實可以誤導不少前來應聘的教師,本來以爲工作地點在大城市,結果到達地點之後發現只是一個距離斯圖加特有點近的鄉村地區。

有點類似前世蘭州大學,一聽名字好像就在蘭州市區,實際上最大的校區距離市區距離四十多公里,巧了,黑興根距離斯圖加特也是四十多公里路程。

湯姆:“殿下,德國人稍微有些知識的都知道斯圖加特,而黑興根哪怕曾經作爲獨立國家,也不過是諸多德意志邦國裡排名靠後的不知名的小國,我們要吸引教師那就必須使用點小手段。”

恩斯特:“那就乾脆搞兩個吧!一個斯圖加特師範大學,一個斯圖加特理工大學。”

說完恩斯特自己都不厚道的笑了,要是未來斯圖加特市民知道自己城市被拿來冠名黑興根的學校,心裡不知是何等臥槽。

主僕兩人對話透露出這次恩斯特回來的目的,那就是黑興根軍事學院將要被遷往東非了,作爲在德國境內的野雞軍校,回到東非那就是官方認證的最高軍事院校。

之前黑興根軍事學院建立在德國的原因是那時東非殖民地也纔剛剛起步,還承擔不起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建設,現在東非王國肯定是有這個能力的,自然要將黑興根軍事學院這個東非軍事人才的搖籃搬回東非。

而黑興根軍事學院搬走後,原校址也就空下來了,恩斯特自然要利用上,才建沒幾年,建築都還是新的,而且設施比柏林大學都不差,這麼好的地方自然不能荒廢。

東非未來肯定是要派遣留學生到德國和奧地利學習的,剛好可以將黑興根的幾個學校整合起來,成爲東非的人才培養基地。

這裡可以招募德國本土的教師前來任教,讓他們去東非可能不情不願,而黑興根就不一樣了,這裡條件也不差,回家也近,生活成本也低。

大學建在黑興根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方便東非方面對留學生進行管理,太過分散可能真就憑白爲德國培養人才了。

這些留學生未來都是要回到東非去建設東非的,如果把他們送往德國各個學校學習,那東非就無法及時監管他們的動向,總不可能一個個學校去抓人,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東非落後是現實,而高端人才普遍喜歡流向發達地區。

而在黑興根建立大學,他們就很難接觸不到德國的大城市,這裡還是黑興根王室以前的基本盤,至於東非所需要的學科,只要聘請相關教師就解決了。

請假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56章 平衡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200章 電氣化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418章 學徒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98章 太特市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871章 “萊茵”市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93章 “理想國”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36章 道路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45章 孤兒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45章 空軍第255章 五五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69章 距離感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39章 利薩海戰第204章 “流放”?“潤”!第789章 態度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220章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7章 大臣路線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802章 爭論第577章 收尾第821章 裁軍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23章 “療養”第316章 萊茵盾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11章 輸血第513章 抉擇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444章 到家第695章 納塔爾請假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967章 奧拓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