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鐵路

第二日,休息了一夜後,在安卡村的食堂內簡單吃了一頓飯,衆人繼續趕路,隨着馬車開動,安卡村漸漸淡出了衆人視野。

慢慢的農田和種植園也戛然而止,又變成了荒涼的稀樹草原景象,曠野上筆直鋪墊的砂石道路在四周荒野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突兀,這種感覺就和農田裡建設的地鐵站一樣,讓人感覺孤零零的。

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一個長條狀的物體突兀的出現在公路南側,遠遠看起來像是一條河流躺在地平線上向東西延伸,但是他隆起在地面上,而且十分規整,應該是一種人工修築的什麼東西。

隨着馬車不斷向前行駛,衆人越發感覺那物體的不簡單,它漸漸的向着公路這邊靠攏,越來越近,而且看情況彷彿沒有盡頭。

等那建築終於和公路並行後,衆人才看清楚它的全貌,兩條用碎石塊鋪在地面上的道砟,並行在一起大概有十幾米寬,石塊上並放着一條條修整過的厚實木條,木條上好像是紅色鏽跡的粗大鐵條。

衆人議論起來:“那是什麼東西?”

雅利安向他們科普起來:“那是鐵路。”

“鐵路?”

“是的,一種交通軌道交通,和公路一樣,可以運輸人和貨物,不過上面行駛的不是馬車,而是噴着蒸汽的機車,機車後面拉着貨箱,你們只要知道這是一種道路就行了。”

“雅利安先生!對面那個名爲鐵路的東西,上面鐵條就是它名稱的來源吧?不過真有車子可以在上面跑麼!”

雅利安:“是的,不過那不叫鐵條,而是鐵軌,軌道這種東西你們應該不陌生,一些礦山裡很常見,不過以前都是木製的軌道,而且是用來走礦車拉礦物的,後來英國人率先將這種軌道改良,然後作用於陸地上,也就形成了鐵路,其實遠東也有類似原理的東西,不過那種是凹面的,車轍在裡面行駛(秦馳道),而鐵路是凸面的,輪子經過特殊設計,卡在兩條鐵軌中間行駛。”

“那鐵軌下的鋪設的木頭和碎石是幹什麼的?不能直接鋪到路面上麼?”

“那木頭叫做枕木,至於那些鋪墊在最下方的石塊叫做道砟,他們的作用是爲了承受鐵軌的壓力,因爲蒸汽機車是相當重的,壓在鐵軌上,如果下面沒有東西鋪墊,鐵軌就會像刀子切豆腐一樣切入泥土裡。”

“原來是這樣,這樣我們就可以懂了!”

雅利安接着說道:“不僅如此,道砟還能緩衝減震、穩固道牀的作用,又能達到減少噪音,快速排水的效果。”

“那這種道路需要用多少生鐵?”

雅利安:“不清楚,不過少不了,這種鐵路動輒以公里計算,歐洲和美洲許多鐵路都是按照千里計算。”

雅利安的話,引來衆人一致咋舌,實在無法想象這種叫做鐵路的東西要耗費掉多少鐵。

到1870年,世界鐵路總長度就超過了21萬公里,其中美國和德國是鐵路修建的新興勢力,英法兩國穩定發揮,比較落後的奧匈帝國和沙俄鐵路也有很大發展。

東非第一鐵路這六十公里放在世界範圍根本就不算什麼,甚至比許多殖民地都要滯後,而且第一鐵路修建完成後,到目前都沒有通車,自從建好後閒置了有一段時間了。

所以也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雅利安先生!那爲什麼沒有看到上面有你所說的蒸汽機車行駛?”

“這個問題我先問問維力克斯先生。”然後雅利安就轉頭和維力克斯用德語交流上了。

過了一會。

“好了,現在我已經知道大概情況了,東非王國的鐵路因爲標準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同,所以在技術上有所欠缺,這就造成我們眼前的這條鐵路,東非稱爲第一鐵路,第一鐵路建成後一直在等機車研製出來,不過剛纔亞歷克斯先生告訴我,機車成品已經在奧地利完成了最後測試,下個月就會正式從奧地利運到東非進行試運行。”

最終黑興根維也納能源動力公司還是說服了恩斯特維持原計劃,畢竟大家辛苦了這麼久,就快出成果了,怎麼能隨便改注意。

奧地利是哪個地方!大家不知道,不過按照雅利安的說法,這條鐵路現在就是中看不中用。

“雅利安先生,這個鐵路的作用聽起來和公路沒有什麼區別,爲什麼伱們要費力不討好的建設鐵路,有這個閒錢多修幾條公路我看也挺好。”

雅利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鐵路和公路是區別相當大的,我這樣和你們說,我們現在做的馬車靠的是馬來提供動力,而馬要消耗糧食,還要吃喝拉撒和睡覺,體力也會隨着路程被消耗掉,拉的也不多,但是鐵路就沒有這麼多問題,鐵路上運行的機車靠的是蒸汽機提供動力,蒸汽機力量有多大,你們應該都見識過了,而蒸汽機只需要人不斷往鍋爐裡填煤就能源源不斷的發力。”

大家都是乘坐輪船來東非的,所以見識過蒸汽輪船那個大煙囪的。

“雅利安先生,當初輪船上那個大煙囪!”

雅利安:“是的,就是那個東西,和燒開水會有汽衝擊壺蓋一樣,這些水蒸氣在密閉空間內就會形成高壓,反覆推動活塞運動,活塞帶動齒輪和曲軸,最後使車輪運轉起來,如果你們見過紡織廠內那些用於生存的蒸汽機,大概就可以更直觀的理解它的運行原理了。”

紡織廠確實是最容易接觸到蒸汽機的地方尤其是在遠東,實際上遠東第一條鐵路是1865年,英國資本家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修建的一條鐵路。英國人“以一種奇怪的小汽車,在鐵路上跑,速度非常快”,想借此博得清政府的認同。可是,這條鐵路不但沒有獲得讚賞,反而引起了清朝統治者的恐慌。於是,慈禧太后下令讓步軍統帥以“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爲由,把它拆除。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就這樣夭折了。

這條鐵路存在時間極短,所以很多人並沒有見過,反而是紡織廠在遠東有不少,畢竟帶給人的衝擊力沒有鐵路震撼。

第一次見到工廠裡靠蒸汽機運轉的機器,大多數人都會讚歎一句:“技巧精良。”要是第一次見到蒸汽機車,則會引發恐懼,英國作家狄更斯就對鐵路的情感非常複雜,他既歎服於鐵路的巨大威力,又對這種不可控制的力量感到恐懼。在《董貝父子》中狄更斯通過記述“斯達格花園”的變化描述了鐵路的強大破壞力:“到處可以看到地震的痕跡。”用“地震”作比,形象地展現出鐵路修建帶來的破壞感,也暗示着劫後難以恢復原狀的持久性傷害。作者還通過使用“搖搖欲墜”“亂七八糟”“混雜”“破敗不堪”等消極字眼讓讀者感受到修建鐵路帶來的破碎感和混亂感,給人以巨大的視覺和心理衝擊。

第701章 城市化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25章 造船業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821章 裁軍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16章 行蹤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222章 體面第837章 颱風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938章 換血第475章 出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98章 和談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228章 留學生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40章 新品第1145章 機遇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17章 炊事車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769章 籌碼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766章 集結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20章 購艦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99章 結款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454章 軍演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629章 教育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52章 夏威夷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492章 靜坐戰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38章 開墾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98章 貝拉市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61章 威脅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89章 繁榮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