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

“德雷達瓦市也想搞邊貿,你們看這行的的通麼?”

“其實德雷達瓦市的想法不一定不能實現,可必須考慮到現實因素,像紅海沿岸本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所以我覺得他們的這個計劃很不靠譜,我們自己的船隻都有時候會在紅海沿岸賣貨,更何況紅海現在依靠蘇伊士運河,連接歐亞兩大市場,根本就不可能缺商品。”

“這可不一定,海運便利,但是未必能滿足全部需求,就比如北方省的熱帶經濟作物,我們首先肯定要往歐洲賣,因爲其他地區沒有這個消費能力,亦或者他們的報價我們並不滿意,所以市場需求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靈活變動的,德雷達瓦市在邊境,未必沒有這樣的市場存在,只不過不值得我們投入精力,而是要發揮市場和邊境民衆的能力,來開發市場。”

東非最重視的市場無非兩個,一個是歐洲,一個是遠東,歐洲市場主要是供應原材料,畢竟東非工業品肯定無法和德奧兩國競爭,而遠東地區則是東非的工業品主要銷售區域。

中東雖然距離東非最近,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桑給巴爾商人打理,銷售渠道在桑給巴爾商人手中,他們從東非進貨,最後能不能賺就看其各自手段。

而且現在中東,國家並不如前世那般豐富,奧斯曼帝國大而不倒,所以該區域的話事人還在,不像前世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

奧斯曼帝國的很大一部分工業品來自於歐洲,東非工業品想擠進去並不容易,阿拉伯人又比較精明,不要看現在沒落,在漫長的中古代阿拉伯地區纔是世界商貿繁華的區域,尤其是依託古代絲綢之路,壟斷東西方貿易,在大航海時代後才被歐洲人打破壟斷地位。

東非走的主要是阿曼人路線,阿曼人和桑給巴爾同宗同源,且阿曼又是阿拉伯獨立國家,過去印度洋沿岸傳統海洋強國,海洋國家商業都不算差,尤其是阿曼這種十分依賴海外貿易的國家。

工業品銷售,且爲東非政府掌握的主要是遠東地區,東非工業品雖然質量差,但是價格低,而且質量差也要看怎麼分,和歐洲比肯定差,但是對歐美之外的國家還是有一點優勢的,尤其是在1873年經濟危機之後,東非引入了不少歐洲設備和技術。

而東非出口最多的,那肯定是原材料,以糧食,熱帶經濟作物,礦產爲主要內容。

而原材料出口目的國,肯定是工業越發達,需求量越旺盛,而顯然這樣的地區就是德意志地區爲主的中東歐國家。

有一定工業,才能大量消耗原材料,而很多工業發展的原材料,歐洲又不可能完全具備,尤其是德奧俄三個身居歐洲內陸的國家。

不過做原材料供應國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尤其是對當前東非而言,事少,能賺錢,還能鞏固同相關國家的關係。

畢竟原材料生產和工業不一樣,不需要過於高深的的複雜技術,管理上也相對方便,這方面即便是封建國家也能做好,農村的靈活性比城市要高的多,因爲農業本身就帶有自給自足的特點,要是工業那就極度依賴市場。

工人失業了,那面臨的風險就高太多,至於農民當然也有失業風險,但一般都是遇到災荒,糧食絕收,亦或者土地被兼併,成爲僱工性質的佃農,像這個時代自耕農就過的很不錯,尤其是歐洲的自耕農。

東非暫時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爲東非是集體農業模式,農業集中生產,但又和傳統的莊園,資本主義大農場,亦或者是集體農莊不一樣,兼具各方特點。換句話說,左的不夠左,右的不夠右,形成了混合農業經濟制度,不過恩斯特現在卻也不好改動了,在西方非常講究選邊站隊,非黑即白的哲學思維,可問題是不管前世資本主義國家,亦或者民主國家,計劃和市場都不可能被徹底淘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非是份額的問題。

東非作爲一個原材料供應大國,農業模式算是比較穩定,每年農業產出穩中有進,沒有什麼波瀾壯闊,更多的水到渠成。

相對應的,東非農業產出總體上是過剩的,如果按照正常國家,那東非現在應該大規模減產,來做到收支平衡,但東非不是正常國家,而國際市場又沒有那麼多需求,所以東非只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用國內市場來把過剩農業產能消化掉。

包括各種大型工程,全國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能收縮,產能收縮並不是真的收縮,而是對農業資源進一步優化,合理分配。

東非開闢的耕地很多,但是每年撤銷並重新恢復,退耕還林,還草的耕地也不在少數,尤其是東部地區。

北方省就是這個情況,主要是以退耕還草爲主,大量牧場被取消,同時積極推進經濟作物種植,以謀求更高的經濟價值。

“德雷達瓦市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涉及到一個全國性的問題,目前東非開放的港口城市接近十座,有些甚至沒有完工,而德雷達瓦市和這些沿海地區大爲不同。

它代表的是東非的邊境貿易問題,邊境貿易一直存在,但是明面上放開的,我們一個也沒有,北方圖爾卡納省邊境貿易的主要目的是給阿比西尼亞帝國輸血,防止他們在和意大利的競爭中處在下風,同樣,南方我們對奧蘭治人的軍火貿易也是這個道理。”

“德雷達瓦市同時是軍事重鎮,所以就更值得我們在這裡討論,它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更應該是軍事問題,當然,從移民實邊角度考慮,肯定要發展當地經濟,不然只靠政府財政支持,那隻能解燃眉之急,這裡一點尼羅河行省的傑濟拉市就做的很好。

當然,傑濟拉市情況也很特殊,整個尼羅河行省也就傑濟拉市條件最爲優越,適合開發,且處在邊境位置,而德雷達瓦市的條件相比傑濟拉市就差許多。”

“說到底,還是德雷達瓦市開不開放的問題,我認爲應該開放,現在東非已經不是之前,我們在非洲應該屬於第一強國,安全問題已經不是很顯著,北方勢力最強的無非就是意大利人和英國人,而英國前些年已經控制埃及,但是和我們接壤的主要是蘇丹和曼德海峽的英屬索馬里蘭,威脅根本和開普敦不是一個級別。

意大利就更不用多說了,軍事威脅幾乎沒有,而且需要我們的支持,纔在埃塞俄比亞高原上站穩腳跟。”

這倒不是東非官員羞辱意大利,而是出於德意志人對意大利人的傳統心理優勢,意大利本身也不是什麼強國,尤其是那不勒斯王國復辟之後,在東非眼裡也就比葡萄牙王國稍微強一點。

第206章 “收破爛”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57章 “0”號文件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44章 貿易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1章 海底電纜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章 戰場間隙第600章 嘗試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24章 水井第801章 恭賀第1182章 中間商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19章 農忙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10章 海岸線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20章 購艦第1238章 教唆第124章 水井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70章 蒙巴薩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801章 恭賀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48章 訂婚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182章 抉擇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224章 收網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166章 體驗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99章 建交熱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65章 高原省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51章 在法國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17章 過剩第243章 70式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189章 邀請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82章 抉擇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195章 拜訪第1216章 企業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