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後續影響

第978章 後續影響

本次東非開國大典賺足了各國外交人員的眼球,不過也僅此而已,等今天的情況傳遍東非,估計熱度也就消散了。

這種熱度頂多在歐洲小範圍傳播,而且是通過本次參加閱兵觀禮的外交人員向其他國家高層傳播,這是無法避免的。

但這也符合東非的利益,民間情緒同樣能影響政府決策,就比如葡萄牙,如果沒有葡萄牙民衆的積極反對,那南非戰爭的影響早就結束了,如今葡萄牙政府說不定都和東非建立外交關係了都說不定。

各國外交人員通過本次閱兵對東非陸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光從閱兵情況來看,東非陸軍在組織能力,紀律性,武器裝備都符合世界強軍的特徵。

所以坐擁東非國防軍的東非,在整個非洲大陸沒有敵手,域外國家也不可能有跨海和東非打地面戰爭的想法。

至於東非海軍的數據其實一直都讓人很安心,但東非海軍走的是精兵路線,同樣不能小覷,至少維護東非近海的實力還是有的。

在開國大典結束後,很多有心的外交官已經開始向國內描述本次東非閱兵所透露的軍事情報。

德國大使布爾斯在信件中寫道:“通過本輪閱兵和南非戰爭時的過期數據,可以推斷東非全國常備軍力至少常年維持在二十萬左右,其國土面積龐大,所以陸軍規模肯定在美國之上,而本次閱兵人數就達到八九千人規模,這樣的動員能力對東非而言,顯然是十分容易做到的。”

八九千人不算太多,但也足以達到德國陸軍的四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在布爾斯看來,東非常備陸軍至少在二三十萬規模纔算合理。

他蘸了蘸鋼筆水接着寫道:“但東非國防壓力顯然也要小於歐洲諸國,所以軍隊數量不可能達到歐洲各個陸軍強國標準,這一點從東非的武器裝備方面可以得到一些反映,其槍炮裝備數量絲毫不遜色帝國陸軍,而東非並不是太富裕的國家,所以其軍隊配置在精不在多。”

對於布爾斯所說,東非不太富裕的論點,沒有太大問題,作爲一個整體,東非目前還是一個農業國家,收入水平自然無法和歐美的工業化國家相比。

但東非政府顯然也和歐美國家政府不一樣,東非政府手握大量資源和產業,所以要論政府的富裕程度,東非政府恐怕還在各國政府之上,這也意味着東非政府的資源整合能力要強於傳統國家。

而資源整合是有利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尤其是在推動軍事工業發展領域具有很大的益處,所以東非雖然軍隊規模和德法,但軍隊實際支出絲毫不遜色各國。

“東非軍人狀態飽滿,以本次閱兵和東非民衆日常生活狀態來看,東非軍隊在餐飲方面絕對不會差,加上東非義務教育體系十分完善,所以可以推斷東非兵員素質甚至可能達到甚至超出我國水平。”

布爾斯的這種想法很可能來源於東非的義務教育時間更長,所以理論上東非的兵員素質比德國要高。

這肯定沒有問題,但東非義務教育體系雖然規模更大,受教育時間更長,但東非義務教育的質量是很差的,至少在同一級別教育,東非是不如德國的,不過東非仗着人海戰術,也能抵消一部分教育質量上的差距。

對東非而言,教育質量的下限低沒有太大問題,但在東非需要的人才方面必須是富集的。

“……以我之見,未來東非作爲我國重要的經濟,商業,文化,政治交流國家,其軍事,尤其是陸軍層面的合作應該加強,如果能成爲我國臂膀,未來爭奪世界之權力是大爲有利的。”

至此,布爾斯的信件也就結束了,他喝了一口茶,對僕從說道:“把信件發往國內吧!”

實事求是的說,東非本次閱兵所展示的軍事實力,和南非戰爭時期沒有太大變化,但能引發布爾斯的重視也並不奇怪。

畢竟在軍事發展雖然會隨着時間推移而發生大的變動,但在週期內的穩定也是常事。

自從普法戰爭到今天,尤其是在陸軍裝備領域,除了私藏的東非以外,其他各國其實沒有太大變化,無非是對槍,炮等傳統武器做出細微的調整,真正的軍事裝備競賽反而集中在海軍方面。

當然,這是對處在第一梯隊的國家而言,像很多落後國家和地區,確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比如西非腹地還在使用冷兵器甚至原始兵器的非洲土著。

而布爾斯的着重點,則在於近十年來東非國防軍的變化情況,畢竟距離南非戰爭已經過去十年,十年時間完全足夠一個國家軍隊腐化了。

而本次閱兵儀式就是考察東非軍隊是否還維持戰鬥力的重要參考,至少從表面上來說,東非陸軍依舊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紀律性,這對於想拉攏東非的德國而言就足夠了。

畢竟誰都害怕未來自己的隊友拖後腿,就比如奧匈帝國軍隊,德國一直都知道奧匈帝國軍隊問題多,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奧匈帝國在另一個時空裡,軍隊會如此拉胯,甚至連塞爾維亞一個小國都無法輕易應對。

前世德國找隊友的能力確實堪憂,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不會對隊友和敵人進行考察,就比如前世德國判斷英國軍事衰落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布爾戰爭中英國的糟糕表現。

現在因爲東非的原因,原本應該在這個時間段的布爾戰爭沒有了,英國人也不會出更大的洋相,也不知道會對德國政府產生什麼判斷力上的影響。

所以說,在南非戰爭之中吃了大虧的英國人應該“感謝”東非,東非在怎麼弱,也是人口千萬的大國,如果是被布爾人那種才幾十萬人的國家,甚至英軍人數與其相當,反而打不出好戰績,纔是真丟人。

如果南非戰爭對英國威望的削減是五的話,那前世布爾戰爭對英國威望的削弱就是五十,甚至更高,等於東非爲英國霸權延續了一定的生命。

大國之間的爭權奪利,往往都是從次要地區開始的,通過斟酌對方的虛實,最後發動致命一擊,前世德國就通過第二次布爾戰爭對英國進行試探,而摩洛哥危機則是對法國的試探。

就猶如二十一世紀,幾個大國通過中東,歐洲,蛋灣島,菲律賓等地區進行的前戲一樣,哪個國家露出的破綻越多,就在國際競爭中處在不利地位。

所以東非本次閱兵同樣有些類似的目的,東非海軍肯定不可能在海外和其他國家競爭,因爲東非海軍不夠強大,容易出問題,一但翻車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對於已經擁有不少海外殖民地的東非是不利的。

所以通過陸軍秀展肌肉,是一個比較平和的手段,畢竟沒有任何國家敢在非洲大陸同東非進行一場戰爭,通過陸軍也可以反映東非軍隊依舊鋒利,斷絕一些國家的不好想法。

世紀之交,東非也需要不斷向外界釋放信號,那就是東非軍隊尚且能戰,這樣才能在日益糟糕和惡劣的國際環境中維持中立,在不通過戰爭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閱兵或者演習來實現這個目的。

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364章 燃燒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953章 新家第179章 總部第454章 軍演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1265章 新世界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63章 熱心腸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903章 萊茵宮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037章 電氣化第385章 煽動第1164章 爭議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75章 大逃亡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388章 換師第694章 訛詐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803章 威脅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24章 海洋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024章 監視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29章 教育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69章 送別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862章 後續第847章 畜牧業第199章 結款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96章 西北悲歌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47章 準備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53章 新家第355章 安卡村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72章 平原省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