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

船隊經過巴陵縣時,又從五千守軍中抽調了四千人,使成爲陳慶軍隊達到一萬五千人,其中七千騎兵和八千步兵,船隊和岸上騎兵隊繼續向西進發,五天後抵達了夷陵。

此時峽州已經被蔣彥先攻下,峽州數千宋軍後撤到白帝城以及秭歸縣繼續堅守,蔣彥先堅定貫徹完顏昌的戰略意圖,繼續率大軍攻打歸州。

峽州的關鍵在夷陵縣,也就是今天的宜昌,奪取夷陵縣,也就打開巴蜀東線的大門,可以沿着三峽道進入四川。

夷陵縣的守將叫做王賓,是蔣彥先手下一名統領,率領三千人守衛夷陵縣。

夷陵縣位於長江北岸,是一座中縣,正好扼守住進入三峽道的必經之路,在長江邊它還有碼頭,它是巴蜀出川后的第一站,這裡自古商業繁盛,從碼頭到縣城約有一里,大大小小的酒樓、客棧、茶館、妓院、店鋪密集分佈在道路兩邊,一旦有客船靠岸,立刻有大羣夥計、酒保上來熱情邀客,還不少妓女在一旁眉目傳情,暗送秋波。

自從楊幺被剿滅後,長江水道上的貨船明顯增多,出川、入川,夷陵縣顯得更加繁榮熱鬧,哪怕縣城剛剛被僞齊軍攻佔,但依舊商業繁忙,熱鬧異常。

這天下午,一艘貨船緩緩靠岸,船上走下一名中年商人,後面跟着十幾名夥計,挑着沉甸甸的貨箱。

一羣夥計酒保照例上前熱情拉客,“東主去我們店喝一杯吧!正宗的夷陵清酒。”

“去我們客棧住宿吧!我們客棧專門的貨倉。”

“客官怎麼纔來,想死奴家了!”

........

商人呵呵笑着指指縣城,衆人見他有明確去處,只得悻悻離去,準備拉後面一艘貨船。

商人帶着夥計來到城門前,城門處已經換成了僞齊軍,倒是沒有關閉城門,只是盤查很嚴格。

一名都頭走上前問道:“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商人抱拳陪笑道:“我就是本縣人,鄙人姓姜,叫做姜明,專門負責替人跑腿送貨!”

“你這幾十箱什麼貨?”

“都是香料!”

“香料?進城可是要徵稅啊!”

這哪裡需要徵稅,分明是要好處。

商人摸了一把錢給都頭,都頭搖搖頭,“你在打發叫花子呢!”

商人無奈,只得取了一貫錢給他,都頭冷冷道:“一貫錢是要開箱檢查的,若有損失,概不負責!”

商人只得很無奈地從懷中摸出一錠銀子,約二兩重,“再多就沒有了!”

都頭掂了掂,終於滿意了,一揮手,“讓他們進城!”

商人這才帶着十幾名夥計進了城。

爲首挑夫正是楊再興,副手是高定,他們一共雖然只有十三人,但個個都是武藝高強的將領。

楊再興低聲問商人,“他們怎麼不搜查?”

商人苦笑道:“沒有哪個商人願意被搜查,一旦搜查,至少損失兩成的貨物,這是慣例,這些士兵就利用這一點來敲詐勒索商人,想不被搜查,那就得付高昂的買路錢。”

“萬一攜帶有兵器之類呢?”

“出門在外,怎麼可能不攜帶防身武器,短刀、長劍、弓箭之類肯定都能搜到,但只要不攜帶軍弩和長兵器就沒有事,再說城內都能買到,沒有人會攜帶這種違禁品,所以守城士兵都懶得搜查,收錢纔是關鍵。”

商人確實叫做姜明,也是夷陵本地人,他在江陵縣開了一家很大的商鋪,縣衙專門介紹給陳慶,姜明一口答應幫陳慶手下混入城內。

他笑了笑又道:“其實我帶的貨物都不值錢,不怕他們搜查,我只是想找一個行賄的藉口,給了他銀子,他就不會節外生枝。”

楊再興點了點頭,“我們也想買一些兵器,東主能買到嗎?”

“不用買,我家就有,你們十幾人,從盔甲到長矛弓弩,一應俱全。”

衆人來姜明家,姜明家的宅子不小,足有十幾畝,他父母妻兒都住在這裡,他在城外還有一座莊園,幾百畝土地。

姜明讓管家安排楊再興等人去東院住下,並告訴管家,他們可不是夥計,而是自己花高價請的武士護衛,關鍵時候保命的,要好好食宿,不得怠慢了。

管家答應了,帶着楊再興等人去了東院。

十三人只帶了隨身匕首,沒有攜帶其他兵器,他們吃了飯,又休息了一會兒,姜明過來笑道:“楊官人,你們跟我來。”

楊再興給高定和劉瓊使了個顏色,他們帶幾名手下跟隨姜明來到西院,走進一間沒有窗戶的大屋子,是一座倉庫,裡面堆滿了各種貨物,從皮毛到布匹到綢緞,以及鴨絨鵝絨等填充物。

姜明搬開貨物,露出一扇小門,他打開門,請衆人進去。

衆人眼睛一亮,裡面赫然是一座小型兵器庫,長矛、盔甲、刀劍、盾牌、弓弩,一應俱全,每一樣都有數十件之多。

“夷陵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兵器,我們這裡一共有五十套,是給我的夥計和莊丁們準備的,也是爲了保衛家園,你們需要多少,隨便拿。”

衆人取了十三套兵甲,另外,楊再興三人各找一根鐵槍,雖然做工粗了一點,但重量不錯,這才返回東院。

十三人除了楊再興、高定、劉瓊三名大將外,還有十人都是指揮使和都頭,包括力量強大的樑貴,姜明特地從鐵匠鋪給他找來一把四十斤的鐵錘。

如果沒有姜明這個本地大商人幫助,陳慶倒不敢這麼大意,萬一被一鍋端了,他可就損失慘重了。

按照約定,他們今晚三更時分奪取東城門。

夷陵沒有護城河,但它修建在半山腰上,上城需要爬一個比較陡的長斜坡,攻城非常困難,蔣彥先傷亡了近四千人才奪取夷陵。

陳慶可不想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那麼計取夷陵就勢在必行了。

夜幕剛剛降臨,姜明帶來一名官員,是縣衙的押司,僞齊軍攻上城頭後,知縣等官員都跟隨守軍撤退了,縣衙隨即被軍管,統領王賓管制整個縣城,幾名押司文吏他還繼續使用,否則很多事情都沒法做了。

這名押司叫做姜雲,是姜明的堂弟,他們姜氏家族在夷陵算是地頭蛇,人丁比較興旺,在縣城各個門路都有族人。

“之前蔣彥先定了一套很嚴密的規矩,實際上王賓並沒有嚴格遵守,如果按照蔣彥先的規矩,你們根本進不了城,蔣彥先規定,說外地口音的青壯男子一律不準進城,本地男子進城,一次不能超過三人,進城之前要明確居住地,守軍要每隔兩個時辰去查探一次,王賓嫌這個規定太繁瑣,就沒有執行。

然後是夜裡守城和巡邏人數不得低於一千人,東城門不得低於五百人,所有士兵都必須穿甲睡覺,連鞋都不能脫,這一點王賓執行得還可以,晚上都有一千人巡邏防守,東城門處有三百人,城頭兩側各有一百人。”

“巡邏線路怎麼走?”楊再興問道。

“就兩支巡邏隊,一支是從東走到西,一個是從南走到北,每支隊伍兩百人。”

東西大街長約五里,南北大街長四里,巡邏隊最多跑三裡左右就能跑到東城門。

衆人都感覺有些頭大,這個蔣彥先果然厲害,夜裡的防禦措施制定得如此嚴密,想奪取城門還真不容易。

“城門怎麼打開,需要上城嗎?”楊再興又問道。

他知道一般是護城吊橋才需要上城,而夷陵縣沒有吊橋。

“必須上城,城門有三根胳膊粗的鐵門栓,開關在城頭,在城下打不開。”

衆人又詳細問了各種細節,姜雲這才告辭走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宮第1192章 逼撤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二百四十四章 孿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險棋(中)第821章 趙鼎第872章 波瀾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1280章 安撫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1449章 勢危第1051章 苦勸第981章 賞罰第889章 財源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1259章 勢危第995章 再貶第四百三十三章 放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蒸氣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獵探第1207章 解惑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幕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1510章 西訊第三百六十三章 淪陷第1164章 耳順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1013章 陪練第二十章 買糧第1133章 求援第824章 激戰(上)第1252章 南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四十四章 偷襲第1276章 沐浴第1124章 虛與第784章 內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1379章 分權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二百零三章 局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114章 收買第818章 借船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1235章 談判第1431章 借錢第1191章 破裂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黑第1307章 撤退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1019章 施壓第1296章 軍議第813章 線索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第1267章 空城第866章 澎湖(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絕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災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930章 文攻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1085章 戰敗第1223章 歷城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慌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963章 新詞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1146章 勸諫第983章 襄陽(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1007章 太行(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1256章 卡位第二十七章 神槍第1419章 海商第七章 絕境(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悔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823章 決戰第783章 地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五百四十九章 站隊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第1042章 配合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