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廷論

bookmark

現在已經一月下旬,進入早春時節,夜裡雖然還很寒冷,但白天在太陽照耀下,天氣還是比較溫暖。

甘泉堡內,屋頂上幾乎都曬滿了蜂窩煤和煤球,十分壯觀,從天空向下望去,就是黑壓壓的一片。

少量的蜂窩煤已經曬好了,女人們都開始迫不及待地使用,每天早上生爐子實在太痛苦了,能有過夜的蜂窩煤當然讓她們欣喜萬分。

Wωω ●ttka n ●¢ ○

聰明的工匠對陳慶的配方做了改進,分成了點火蜂窩煤和普通蜂窩煤兩種,只有點火蜂窩煤裡面纔會摻入硫磺和少量硝粉,普通蜂窩煤就不用放了,這樣能大大減少成本。

趙巧雲也在點爐子,她的蜂窩煤是陳慶親自幫她做的,比別人做得都好。

旁邊站着一羣女子正探頭看她點火,一個個摒住了呼吸。

趙巧雲蹲在爐子旁,小心翼翼地用火布在鐵釺子上繞了幾圈,用火石點燃了,慢慢將燃燒的火布塞進蜂窩煤正中間的孔中,這裡周圍含硫磺粉和硝粉最多,果然,孔道內很快燃燒起來,煤粉也點燃了。

周圍女子歡喜得直拍巴掌,這簡直太容易了。

趙巧雲臉上也綻露出難得的笑容,她連忙用火鉗夾起點燃的蜂窩煤,小心翼翼放在爐子裡,但這是點火蜂窩煤,會很快燃盡,上面必須再放一塊普通蜂窩煤,或者放煤球也可以。

蜂窩們是將士們做的,但煤球卻是女人們捏的。

“如果燒完了以後怎麼辦?”一個女人問道。

旁邊有人瞪她一眼,“你笨啊!教官不是說過了嗎?燒完了用火鉗夾出來就是了,不會散架的。”

“可是上面還壓着一塊正在燃燒的蜂窩煤呢!”

“哎!說你笨就笨,你把正在燃燒的蜂窩煤夾出來,先放在一旁,等會兒再放回去,不就行了嗎?多簡單啊!”

女人們紛紛跑去點自己的爐子了,有人笑道:“卞春水,你的爐子就讓某人來點吧!他一定正愁找不到機會爲你效勞呢!”

衆女子一起開懷大笑,汴春水是一個身材比較豐滿的年輕女子,她滿臉通紅,眼中卻不惱火,甚至還透着一絲喜悅,連忙拎着爐子跑到後面去了。

趙巧雲蹲在爐子旁,托腮望着水壺,她心中也蕩起了一絲漣漪。

.........

臨安,御書房,陳慶和吳階的兩份戰報以及川陝宣撫司的報告都已經放在官家趙構的御案上,三份報告在述說同一件事,卻出現兩個不同的結論,在朝廷中引起了強烈爭論。

陳慶的軍報只是闡述了他作戰的詳細過程,包括全殲一萬兩千協從軍,殺死投降金國的前宋將張中孚,俘獲了一批女真人的家眷,陳慶在報告中並沒有說完顏兀朮撤軍是他的功勞,因爲金兵撤軍時,他已經離開鳳翔了。

這是一份比較務實的戰報,包括行軍路線,殲敵經過,自身傷亡情況,以及糧草籌備等等,非常詳細,很難找茬。

陳慶寫這份戰報交給朝廷的意思就是說,事情我已經做了,封賞你們自己看着辦!

引起爭論的是吳階的戰報和川陝宣撫使司的報告,當然,川陝宣撫使司的報告其實就是朱勝非的報告。

吳階在戰報中極力表彰陳慶的功勞,他認爲完顏兀朮撤軍完全是陳慶的功勞,吳階自然也沒有忘記自己將士的功勞,‘每日數次進攻,晝夜不息,金兵傷亡鉅萬,守軍死傷數千,前赴後繼,劍門關始終屹立不倒。’

但川陝宣撫使司的報告卻否認了陳慶的功勞,也否認了吳階軍隊艱苦抗敵的事情,報告中把吳階和陳慶的作戰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卻用大量的筆墨描述他們怎麼組織百姓撤退,怎麼在漢中堅壁清野,導致金兵在漢中覓糧無果,軍中糧食不足,再加上冬天寒冷,金兵不適應氣候,以及完顏兀朮準備不足等等,不得不撤軍。

御書房內,張浚毫不客氣地斥責朱勝非寡廉鮮恥,身爲川陝宣撫使搶先逃到成都,不管不問前面宋軍在敵軍作戰,最後卻把金兵撤退說成是自己堅壁清野的功勞,簡直無恥之極。

“陛下,事實擺在這裡,陳慶威脅到金兵老巢的安危,加上吳階率軍艱苦抗敵,纔是金兵撤退的根本原因,朱勝非卻顛倒黑白,居然說金兵撤軍是他的功勞,簡直讓天下人恥笑,這樣的人還適合做川陝宣撫使嗎?”

張浚看似在爲陳慶和吳階請功,但大家都明白,他其實是在攻擊朱勝非。

趙構看了一眼旁邊的秦檜,問道:“秦相公怎麼看?”

秦檜可沒有朱勝非那麼蠢,現在否定陳慶的功勞,不就是在否定天子的決策嗎?

他不慌不忙道:“陳慶圍魏救趙的方案是陛下批准的,也是陛下命令沿途支援的結果,如果沒有陛下的支持,陳慶不可能以嶽州鎮撫使的身份前往關中。

所以微臣認爲,陛下才是這才大勝的主帥,陳慶是實現陛下策略的主將,主帥策劃得好,主將落實得力,所以這個方案便成功了。”

秦檜的無恥獻媚讓張浚和趙鼎差點吐了,李回卻暗暗佩服秦檜會說話,關鍵時候把功勞歸給天子。

不過,秦檜這次沒有支持朱勝非倒是難得,張浚和趙鼎也就保持沉默。

雖然秦檜的馬屁有點太直白了,但趙構心中還是很舒服,至少秦檜有一點說對了,陳慶只是大將,他上面的主帥是誰?當然是自己,這個方案的名稱就是自己擬定的,叫做‘攻鳳翔救漢中之策,’自己爲此下了幾道密旨,要求李綱全力支持陳慶北上。

這次成功不光是陳慶的偷襲鳳翔,也是自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成功。

趙構簡直就想給自己加官進爵了。

趙構把朱勝非的報告放在一邊,問道:“大家說說吧!怎麼獎賞善後?”

一直沒有說話的趙鼎道:“陛下,事實證明,陳慶留在西北更加適合,卑職建議陳慶坐鎮熙河,在外部牽制金兵,力保漢中不失,巴蜀不失!”

“樞密院的態度呢?”趙構笑着問李回。

李回是出了名的中間派,專門做老好人,他心中已經有數了,天子派陳慶去偷襲鳳翔,本意就是把陳慶放回西北,連秦檜都沒有反對,自己又何必做惡人?

再說他私人對陳慶的印象非常好,陳慶還送了一套汝窯杯壺給他,這個人情他得還。

“陛下,樞密院贊同讓陳慶坐鎮熙河路。”

張浚也道:“趙相公說得很有道理,陳慶靈活機動,擅出奇兵,吳階、王彥、劉子羽等大將都一直認同他適合在外圍作戰,牽制金兵,微臣也贊成讓他坐鎮熙河路,另外,微臣草擬了一個方案,請陛下過目。”

說完,張浚取出一本奏摺,呈給趙構,最上面附有一份知政堂的討論結果,其實就是表決結果,張浚、趙鼎贊成,秦檜反對,李回棄權。

趙構瞥了一眼笑道:“讓朕先仔細看看吧!時辰不早,大家可以回去了。”

衆人起身告辭,秦檜連朝房也沒有回去,便匆匆回府了,他找妻子王氏有急事。

第三百五十八章 婚禮(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856章 初談第1066章 澄清第1490章 大敵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1184章 建議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六十九章 凱旋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下第1125章 再談第835章 微訪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咸陽第1371章 大興(五)第七百零九章 凱旋(下)第1184章 建議第六百章 情報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1198章 影響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972章 破洛(上)第842章 內訌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四十章 填溝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764章 蒲津(上)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1266章 牛山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031章 虛兵第863章 求情第1466章 補救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1170章 請罪第1357章 豐州第918章 建議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1048章 禮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戰第919章 掮客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1458章 後路第1300章 壯志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957章 廷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一百六十三章 名將第1333章 情商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925章 入甕第四百一十六章 遷徙(上)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二百三十一章 失守第十九章 軍寨第1423章 棘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1256章 卡位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1238章 爆發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1071章 建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喜夜第1067章 官船第960章 防爆第877章 報復第1158章 貪功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1221章 突變第二章 反噬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1250章 遠客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1308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