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

bookmark

楊再興恨得咬牙切齒,追問道:“這個任大管事究竟是什麼人?”

“他全名叫做任中羣,是西夏文思遠派來的,在西夏就專門負責冶煉金銀。”

“他是党項人?”

小管事連忙搖頭,“他是漢人,是西夏朝廷中爲數不多的漢人官員。”

這時,楊再興已經隱隱明白了,這批白銀應該沒有運去西夏,否則曹保宗不會派人過來運送銀子,一定是被這個任中羣私吞了。

“王倫何在?”

一名指揮使上前道:“卑職在!”

“你率一千士兵向西追趕,不要騎馬,追到定西城寨,如果沒有發現敵軍,就立刻撤回!”

“卑職遵令!”

指揮使王倫帶着兩千士兵向西追去.......

楊再興着實沮喪,他的第一個任務就失敗,讓他回去怎麼向都統交代?

但他還有一個任務在身,他又不得不強打精神,命管事去把礦奴首領找來。

........

楊再興用一間空倉庫當議事大堂,不多時,十幾名礦奴首領都走進了倉庫,裡面有漢人、羌人、吐蕃人,幾乎都是中年人。

這些人從年輕時就當礦奴,差不多了做了二十年礦奴,染了一身病,所以他們的壽命都不會太長,四十餘歲就差不多了。

正因爲他們都已認命,不再抗爭,西夏人才讓他們當礦奴首領,實行自治管理,只要不逃跑,平時的生活西夏人一般都不會過問。

十幾人都很平靜,完全沒有那種得到解放的喜悅和激動,和平時來參加議事沒有任何區別。

“各位都請坐下!”

十幾人面無表情地各自坐下,目光茫然地望着楊再興。

“我們不是西夏軍,而是宋軍,西夏軍已經跑掉了,從現在開始,你們不再爲奴。”

十幾名礦奴首領終於有了反應,他們低聲議論片刻,一名稍微年長的男子問道:“宋軍打算放我們回去嗎?”

楊再興聽他說得彆扭,眉頭一皺道:“爲什麼要回去,難道你們不是宋人?”

“我們在宋朝已經無處可去了,在西夏至少還有一個家。”

另一名稍微年輕的礦奴首領怕惹怒這名宋將,連忙解釋道:“將軍有所不知道,我們這批人在西夏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其實已經是自由身了,前幾年我們聯繫過宋朝家人,早已不知去向,村莊都毀了,所以我們便決定在西夏度過殘生。”

楊再興點點頭,“好吧!我給你們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放你們自由,你們想去哪裡都可以,回宋朝故鄉也好,回西夏養老也好,一切由你們自己決定,第二個選擇,你們留下來繼續開礦,身份從礦奴轉爲礦工。”

衆人面面相覷,剛纔年輕一點礦奴首領問道:“二者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礦奴是奴隸,礦工是平民,礦工籤三年協議,你們拿工錢,每天一百文,每十天休息一天,生病了有醫師看病,家人搬去歸川縣居住,孩子還可以讀書。”

“那糧食呢?西夏人雖然不給工錢,但給我們糧食。”

“西夏人一天給你們多少糧食?”楊再興問道。

“成人每天一升,孩童每人半升。”

“好吧!就算一家三口,每天兩升半糧食,一個月七十五升,八斗米不到,現在鬥米三十文,八斗米才兩百四十文錢,三天不到就掙到了,告訴你們,我們在鞏州招募礦工開鐵礦,每天才五十文,只有你們的一半工錢,你們好好想清楚,到底要錢還是要米?”

十幾人議論半天,紛紛道:“將軍,讓我們回去告訴大家,讓他們自己決定,願意走還是留下來?”

“可以,給你們兩天時間做決定!”

...........

兩天後,陳慶率領兩千支援騎兵趕到了銀礦,楊再興前來請罪。

聽完楊再興的彙報,陳慶也半晌說不出話來,他擺擺手道:“幾個月前就已經掉包,此事和你無關,礦山的情況怎麼樣?”

“已經按照都統的意思讓他們自己選擇,絕大部分人都願意留下來當礦工,只有極少數想去尋找家人,卑職給了他們一點路費和糧食,讓他們離去了,大概有四百餘人,都是羌人和吐蕃人,然後明天就可以開工了。”

陳慶點點頭,思路又轉回來,問道:“這兩天我相信你也在調查這個任中羣的情況,難道沒有一點線索?”

“線索有一點,就是狄道縣的倉庫管事,他是任中羣同鄉,有可能知道此人的底細。”

“你是說管事李華?”

“就是他,我聽說他來過好幾次礦山,任中羣每次都很熱情招待他。”

李華就是最初向陳慶透露銀礦有十萬斤粗銀的那名倉庫管事,現在陳慶繼續讓他當管事。

陳慶眉頭皺成一團,正是此人告訴自己消息,自己纔派楊再興趕赴銀礦,最後是及時攔截住了兩千箱‘粗銀’,在西夏人眼中,這十萬斤粗已經被自己得到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那是兩千箱石頭。

難道這個李華是任中羣的人,他是故意向自己泄露了銀子的消息?

陳慶也是一肚子狐疑,他必須要儘快趕回去找這個李華。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你不是派王倫率軍去了定西城寨,結果如何?”

“沒有能追到那支撤退的軍隊,他們應該是撤退到河州枹罕縣去了。

陳慶起身道:“我這次趕來銀礦,是因爲有七千西夏軍從北邊廢官道向這邊殺來,我怕你吃虧,所以前來支援,但很奇怪,我派斥候去那條廢官道打探,卻沒有看到任何西夏軍的蹤跡,不知道是他們走得太慢,還是得到什麼消息了。”

“應該是得到消息了!”

楊再興道:“卑職消滅了一半護衛騎兵,還有一半跑掉了,他們回蘭州的路線就要走一段都統說的廢官道,然後向北逃亡,他們肯定遇到了這支西夏軍隊,而且卑職有五千騎兵,足以應對這七千西夏軍。”

陳慶負手走了兩步,眼中更加疑惑,“這就更不合常理了,對方有七千軍隊,哪怕他們不參與搶奪白銀,只要把一千頭駱駝亂箭射倒,你的運送就是大問題,這可是十萬斤粗銀,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放棄。”

“都統是擔心他們又掉頭回去,在半路上攔截我們隊伍嗎?”

陳慶搖搖頭,“我擔心對方是虛晃一槍,壓根就沒有離開狄道縣,他們的目標還是狄道縣。”

“可是.....狄道縣有牛皋和劉璀,還有七千軍隊,對方想奪回狄道縣,應該不會那麼容易吧!”

“話是這麼說,一旦裡應外合,就算保住狄道縣,也會傷亡慘重。”

陳慶心中憂慮加深,他對楊再興道:“雖然你的騎兵強大,但還是不能大意,我先率軍回去,你再等上幾天,確定沒有西夏軍了再回來,礦山這邊我會另外安排軍隊來接手,你就不用管了,”

“卑職遵令!”

陳慶在礦山只休息了一個時辰,便立刻率軍返回了狄道縣。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1317章 追殺(上)第十八章 阻擊第1219章 意外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1302章 搶關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1451章 質變第1436章 抓捕第1223章 歷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復仇第1278章 偷香第四百一十六章 遷徙(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焚城第1123章 廷議(下)第995章 再貶第1341章 授課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1318章 追殺(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1189章 奪島(上)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申請第927章 鬧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1359章 準備第1374章 燕山(下)第957章 廷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微變第941章 春暖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1291章 策反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869章 希望第1053章 炒房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籌備第850章 懷舊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幺第1307章 撤退第1008章 太行(中)第762章 條件第1059章 滅梟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263章 同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輩第1281章 買藥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778章 攻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967章 圍堵第十三章 天助第1403章 再臨(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1358章 新村第1469章 遠訊第762章 條件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902章 義軍第1342章 工部第1441章 錯過第1515章 登基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1136章 無疑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鬥(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1026章 攔截(下)第1106章 小店第1021章 救嶽(中)第946章 任務第937章 計劃第七百四十五章 時機第1058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754章 覆轍第1180章 軍詢第759章 敲詐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1059章 滅梟第1232章 毒蛇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262章 壽春第三百八十章 下廚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434章 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