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焚城

bookmark

下午時分,西夏大軍抵達阿幹縣,縣內果然有三千石糧食,讓全軍歡聲雷動,夏連見阿幹縣城牆高大結實,儼如一座軍城,他便決定大軍在阿幹縣駐紮。

但縣城太小,根本駐紮不了兩萬五千大軍,而且縣城百姓漢人佔大多數,不值得憐惜,衆將一致決定把城內百姓全部驅趕出城。

要不是蘭州已經屬於西夏國地盤,這些百姓都已是西夏子民,他們恐怕就會大開殺戒,將全城百姓屠殺殆盡。

西夏士兵開始挨家挨戶強行驅趕百姓,滿城雞飛狗跳,大部分百姓連財產也來不及收拾,只帶了幾把銅錢,便被強行趕出家門,一些死活不肯離家的老人也死在了西夏軍手中。

一隊隊百姓扶老攜幼匯成一條長龍,在千餘名西夏長矛士兵的嚴密監視下,哭哭啼啼向城外走去。

僅僅用了一個時辰,滿城百姓都被驅逐出城,城門轟然關閉,夏連隨即下令五千軍隊上城防禦,建立起了防禦制度,同時下令進行全城搜查,防止有宋軍探子隱藏在城內。

一萬西夏士兵衝進了一戶戶百姓家中,開始翻箱倒櫃搜查,趁機搶掠百姓沒有來得及帶走的財物。

一隊西夏士兵衝進了一座大宅,但他們卻發現這是一座空宅,似乎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了,箱子櫃子裡都空空蕩蕩,佈滿了灰塵,讓爲首將領大失所望。

“你們幾個去後院看看,如果沒有人就趕緊去下一家!”

三名西夏士兵跑到了後宅,後宅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間破舊的柴房,他們提一家踢開柴房,一股惡臭迎面撲來,三人連忙捏着鼻子,大聲咒罵跑回前堂。

“將軍,後面什麼都沒有!”

爲首將領一揮手,帶着士兵離開大宅,又去了下一家。

柴房內堆滿了腐朽不堪的各種破爛,還不少死老鼠,發出陣陣惡臭,但就在破爛的下方隱藏着一塊石板,石板下一條地道直通城外。

.........

夜幕終於降臨,行軍了近十天,疲憊不堪的西夏士兵都住進了百姓家中,早早休息了。

城頭上留了三千士兵巡邏值夜,在縣衙大堂上,夏連正負手來回踱步,目光充滿了焦慮。

直到此時,他才能靜下心仔細考慮自己將要面對嚴重後果,自己怎麼向天子交代?向朝廷交代?

儘管他可以鄙視曹保宗,嘲笑曹保宗,曹保宗確實在戰場上表現得很拙劣,但他在朝廷可是如魚得水的人。

曹保宗回到了朝廷,他會怎麼向天子告狀?他完全可以把兵敗的責任推卸給自己和其他幾個統軍,因爲將帥不和導致兵敗,簡直是完美的藉口。

加上曹家在朝廷的影響力,這場官司他幾乎毫無勝算,以下犯上這個罪名他就擺脫不了,天子一定會殺他們五人以正軍規。

要是當初果斷點殺了曹保宗,就沒有以後的麻煩事了,夏連心中充滿了懊悔。

“不如投降女真人罷了!”夏連仰頭輕輕嘆息一聲。

可女真人會不會把他們交還給西夏?

夜也已經很深了,夏連還在患得患失地在大堂上來回踱步,長吁短嘆。

..........

陳慶大軍已經抵達阿幹縣,在十里外停下,他已派了兩千軍隊將一萬多阿幹縣百姓護送去蘭州城暫住。

果然不出陳慶所料,西夏人還是把阿幹縣變成純粹的軍城,這是必然的,不僅僅是居住問題,更多是爲了安全,消除隱患,肯定會把百姓全部趕出城。

陳慶之所以要給西夏軍一點糧食,就是擔心西夏軍在無計可施之後,會分頭對蘭州的幾個縣進行掠奪屠殺,尤其蘭州百姓以漢人爲主,會給蘭州百姓造成毀滅性的災害。

這就像釣魚,用一點糧食做窩子,把西夏大軍吸引去阿幹縣集中殲滅。

一頂行軍賬內,陳慶攤開了斥候們繪製阿幹縣城地圖,對劉璀和牛皋道:“縣城很小,無法開闢隔離帶,這就爲我們火攻縣城創造了條件,而且城內建築以磚木結構爲主,建築非常密集,一旦燃燒起來,滿城皆焚,但西夏軍不是石頭,他們一定會全力滅火,而且城頭上有三千守軍,弓弩犀利,他們也會放箭阻止宋軍士兵靠近城牆,所以我考慮先從城內點火。”

劉璀和牛皋對望一眼,兩人都笑了起來,“看來都統準備了先手!”

陳慶點了點頭,肅然道:“楊再興的斥候手下已經在城內挖了一條地道,直通東城外,等敵軍士兵熟睡後再進去放火,但我們在外圍必須安排,怎麼對付敵軍的突圍。”

.........

兩更時分,五十名穿着西夏軍盔甲的宋軍士兵沿着一條溝壑彎腰疾奔,他們距離城牆只有三十步,城頭上有西夏士兵在來回巡邏,但西夏士兵看不到溝壑內的情形。

幾名士兵推開一塊巨石,露出了一個洞穴,這就是他們用了五天時間挖通的一條地道,衆人一個接一個從地道內鑽了進去。

空管的大宅內住了三十餘名西夏士兵,柴房內的石板被慢慢推開,鑽出了一名宋軍士兵,他打開柴房門向院子裡看了看,院子裡很安靜,沒有任何動靜,城頭上也沒有士兵。

院子有道小門,外面是一條很長的小巷,小門的鑰匙就在士兵手上。

他打開小門,一揮手,一個接一個的士兵從柴房出來,向小門外奔去,兩名士兵留了下來,這裡是他們的退路,必須有人留守。

與此同時,陳慶的大軍已經從四面八方包圍了縣城,陳慶親自率領三千精銳埋伏在北城門外,阿幹縣是小縣,只有北面一座城門。

城內有四支西夏士兵來回巡邏,但主要分佈在東西和南北兩條主幹道上,蛛網的小巷子就沒必要巡邏了。

五十名士兵揹負了五十袋火油,他們主要集中在東城放火,一是方便他們撤退,其次也不會被巡哨士兵發現,再一個原因就是東城是民舍集中之處,木製房屋偏多,比較陳舊,而且房屋十分密集,一旦着火就會成片燃燒。

他們其實是起到一個引子的作用,吸引城頭上的守軍前來救火,真正點火者是城外的一萬八千宋軍。

五十名士兵在一條條小巷中奔跑,他們每人揹負着裝滿二十斤火油的皮袋,不斷將火油噴射在一座座房子的屋頂、木牆上,火油噴射完後就開始點火。

不多時,東南的一座木屋率先起火了,緊接着附近幾座木屋也跟着起火,幾乎是同時,東北面也有幾處火光燃起。

東城頭上的西夏士兵立刻發現異常,敲響了警鐘,‘當!當!當!當!’

很多士兵從夢中驚醒,紛紛跑出來,這時,城東的起火點開始連成片了,濃煙滾滾,火勢滔天,東城頭上的士兵紛紛跑下來救火。

夏連趴在桌上睡着了,刺耳的警鐘忽然把他驚醒,他聽到了外面的喊聲,連忙推開桌子,站起身來到門口,他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東城火光熊熊,濃煙滾滾。

夏連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這難道是宋軍.....放火燒城?

他立刻意識到了阿幹縣最大的風險,那就是敵軍火攻,額頭的汗珠流下,夏連急聲大喊:“傳令全軍救火!”

整個城內都開始混亂起來,這時,只見無數的火藥箭從城外射來,着火的地方越來越多,而四面城牆上也燃燒起了大火,這是宋軍士兵將火油直接噴射到城頭,將城頭點燃了,使西夏軍士兵無法向城頭上逃命。

整個東城都被烈火和濃煙吞沒看,開始向西城迅速蔓延,而西城也到處起火,城內的西夏士兵已經無法救火了,恐慌得四處奔逃,很多人都逃向了城門,士兵們爭先恐後逃命,互相踐踏,死傷無數,驚叫聲、哭喊聲響徹全城。

城門外,陳慶率領三千弓弩手已經準備就緒,三千支弓弩冷冷對準了城門.......

第948章 遇險(下)第1178章 滅患第1114章 收買第1038章 匿財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1514章 韋滅第1384章 醜聞第811章 教訓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1277章 投資第三百一十八章 江陵(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820章 試刀第1312章 蠟丸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818章 借船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五十八章 勇擔第1026章 攔截(下)第1217章 火噬第1462章 耽羅第1516章 雍南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1409章 家醜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一百三十二章 險棋(中)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1246章 慘敗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1425章 陷阱第1452章 衆怒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1000章 許昌(上)第1219章 意外第1484章 攻奪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1125章 再談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五百八十一章 博弈(三)第七十章 獎懲第1086章 削藩第五百八十三章 博弈(五)第1313章 傳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327章 掠商第四百九十一章 傳聞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二百五十三章 生意第1384章 醜聞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1257章 昏招第三百七十七章 廷論第901章 搶麥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壽宴(四)第1442章 效忠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884章 大同第1090章 血案第1156章 宋城第1475章 送功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1138章 真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第893章 老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拓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772章 西河第928章 處理第1178章 滅患第五十八章 勇擔第九十二章 壽宴第754章 覆轍第1211章 須城(上)第1428章 驚訊第1112章 請教第1254章 渡江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1091章 獵殺(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1487章 大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選擇第857章 是他第二百五十六章 微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同步第1041章 小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負荊第四十二章 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