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手諭

bookmark

從軍營出來,陳慶又陪同吳階來到了渭河邊的屯田處,吳階望着遠處一望無際的麥田,輕輕嘆口氣道:“陳都統,你可知道我什麼要來看屯田?”

陳慶搖了搖頭,吳階冷笑一聲道:“其實你應該知道,官場上有一種人,他自己無能,卻又見不得別人好,殺敵無能,但給同僚下絆子、使黑刀卻是行家。

沒錯,我說就是劉光世,此人一定會針對你,你的糧食軍俸他都會做手腳,所以我希望你一定要保證糧食自給,然後纔有機會向朝廷申述。”

陳慶淡淡一笑,“向朝廷申訴會有用嗎?”

“你有監軍,由監軍向官家直接申訴,效果會好一點。”

陳慶笑了笑道:“他要整我,會有一千個一萬個手段,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和他不相往來,不求他,也不睬他。”

“那就小看他了,算了,我瞭解你的手段,說這些有點杞人憂天。”

吳階沉吟一下問道:“有句話我一直想問問你,是我壓在心中的話,你可以不用回答我,但我一定要問。”

“吳將軍請說!”

“漢中有傳聞,說你已擁兵自立, 是真的嗎?”

陳慶笑了起來, “這話有點嚴重了,我最多是有點違規,比如開採銅鐵礦,鑄錢補貼軍俸, 要不然我多出來的軍隊怎麼解決軍俸難題?再說這裡還有監軍, 我若擁兵自立,他會容我?”

“對!你這裡有監軍, 你最多賄賂他幫你隱瞞違規, 但如果到擁兵自立這一步,你給他再多的錢, 他也不敢收,可如果有一天, 朝廷給你派一名文官, 當上司你能接受嗎?”

陳慶眉頭一皺, “已經派監軍了,還會再派文官嗎?”

吳階搖搖頭, “監軍只是臨時安排, 文官纔是朝廷制度, 遲早會派來。”

陳慶沉吟一下道:“我和你不一樣,我恐怕不能接受, 就算朝廷強行安插過來,他也不會有半點權力。。”

吳階愣住了, “這就不是......和朝廷對立了嗎?“

吳階說得很含蓄,用對立這個詞,說得嚴重一點,就是自立, 再嚴重一點就是造反。

陳慶望着渭河笑了笑道:“我理解吳將軍專程趕來成紀縣的一片良苦用心, 你其實是爲了我好,你害怕我年輕, 不成熟,走上和朝廷對立的歧途,但我可以告訴吳將軍,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背叛大宋, 更沒有用兵自立的野心, 我只是痛恨文官制度,不想淪爲文官的附庸,被文官鉗制,一事無成, 最後也像吳將軍這樣壯志未酬,被迫離開川陝。”

“壯志未酬?”

吳階喃喃唸了兩遍,最後仰天長嘆,“是啊!我一心想奪回陝西,驅逐韃虜,收復中原,現在一個都沒有實現,還真是一事無成!”

說到這,他忍不住潸然淚下。

陳慶平靜道:“要做忠臣,一定做不成大事,要做大事,一定做不了忠臣,註定不可能兩全,所以我會做大宋之臣,但不一定是忠臣。”

..........

吳階當天下午便走了,直接離開了漢中,前往臨安述職,他推薦自己的兄弟吳嶙代爲掌管三萬漢中軍。

而就在這時,陳慶接到了監軍王銑給他送來一份天子手諭,是用鴿信方式送來。

“天子讓我們出兵甘州和涼州?”

張曉和蔣彥先面面相覷,張曉忍不住道:“天子怎麼會想到這麼一個荒唐的決定?一旦我們駐軍河西走廊,會牽扯我們大量的資源和精力,會延緩我們的東征的步伐,甚至會導致我們兩頭作戰,腹背受敵。”

陳慶苦笑一聲道:“恐怕是我的一封家信引發的,我給呂相公說起來河西的近況,提了一句,河西兵力被抽空,如果我率軍前往,奪取甘州和涼州易如反掌。”

蔣彥先沉思片刻道:“如果甘州和涼州真沒有軍隊,確實是一個機會,但就不知道那邊還有多少漢人?如果漢人人數不少,那就有基礎,而且西夏內戰就算結束,恐怕也國力大損,他們更會擔心被金國入侵,不敢再輕易和我們交戰。”

坐在一旁的統領鄭平笑道:“我倒認識一個河西商人,做酒生意,可以把他找來問一問,他的酒鋪就在府衙旁邊不遠。”

“可是甘州酒鋪的安掌櫃?”

“正是他!”

陳慶欣然點頭,“你立刻去把他找來,我來問問他情況!”

鄭平起身去了,張曉又道:“如果我們派兵前往河西走廊,完顏喝離撒會不會認爲這是進攻我們的機會?”

陳慶搖搖頭,“這種事情應該不會發生,一來,奪取涼州和甘州並不難,難的是怎麼守住它,花費不了多少時間;二來,川陝換帥換將,尤其吳階被調走了,完顏喝離撒口恐怕更想打漢中的主意,從他們已經開始重修箭筈關來看,他們對我們依然是採取守勢,防禦爲主。”

張曉有些不好意思道:“經略使比我看得深遠,完顏喝離撒這個時候應該更關注漢中,而不是熙河路。”

正說着,鄭平帶着一名商人匆匆趕來,商人躬身行禮道:“小民安生,參見經略使大人!”

陳慶也認識這位安掌櫃,也是安東主,甘州粟特人後裔,專賣張掖葡萄酒,不久前才從甘州過來開店,人緣很好,已經認識不少人了。

“安東主請坐!”

“謝經略使!”安生在一旁坐下。

陳慶笑問道:“聽說西夏已經把甘州和涼州的軍隊抽走,有這回事嗎?”

安生連忙點頭,“確有其事,原本甘州和涼州各有一萬軍隊,聽說西夏爆發內戰,這一萬軍隊都被調去打仗,現在涼州和甘州幾乎無兵,至少十天前是這樣,我的一批酒剛剛送到,他們出發時,還擔心馬匪。”

“還有馬匪?”

“哎!馬匪不就是西夏騎兵裝扮的嗎?他們劫掠商人,幾十年來一直肆虐河西走廊,其實就是想把河西走廊上的回鶻牧民徹底趕走,回鶻牧民組織起來,一直在和馬匪鬥爭。”

“甘州和涼州的漢人有多少?”蔣彥先問道。

“一直就有,都是以前歸義軍的後人,他們主要住在甘州的張掖縣和涼州的姑藏縣內,在城池周圍耕種爲生,估計有幾千戶人家,兩三萬人口。”

“那麼城池以外呢?”

“原本是回鶻人、羌人和吐蕃人爲主,因爲甘州和涼州本來就是甘州回鶻的地盤,西夏人擊敗回鶻人後,甘州回鶻被趕到祁連山南面,改名爲黃頭回鶻,大量党項牧民遷徙而來,搶佔了回鶻人和羌人的牧場,吐蕃人全部被趕走,彼此仇恨很深,倒是漢人因爲是農耕,不涉及牧場,又老實交稅,百年來倒一直能延綿至今。”

陳慶沉吟良久道:“西夏軍隊被抽調回去,黃頭回鶻會不會也趁機捲土重來?”

“完全有這個可能,祁連山南面都是高原,苦寒之地,生存艱難,哪裡有河西走廊這樣肥美的牧場,他們做夢都想殺回來。”

陳慶點點頭,讓鄭平把這位安東主送回去。

這時,三人都意識到了,他們要奪取涼州和甘州,最大的障礙不是西夏,而是黃頭回鶻,就是從前的甘州回鶻。

“經略使,有沒有這種可能性,我們控制中心縣城,把牧場讓給他們?雙方和睦相處?”蔣彥先問道。

陳慶負手來回踱步,低頭沉思不語,最後他走到地圖前,怔怔望着牆上的河西走廊地圖。

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道:“黃頭回鶻一定要奪回張掖舊都,索性把張掖城讓給他們,就算他們不想要,我們也要把張掖城強行塞給他們。

我們只守涼州城,這樣一來,西夏就算結束內戰後,他們要對面的敵人是黃頭回鶻,而不是我們,我們就沒有後背之憂,但同時在河西走廊上也有了立足之地,更重要是,又可以利用黃頭回鶻再度削弱西夏。”

張曉和蔣彥先同時豎起了大拇指,“經略使高明!”

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1129章 炒房(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1249章 初談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1309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902章 義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886章 兵訊第1033章 威懾第783章 地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1486章 偷營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1264章 夜襲第1458章 後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第1226章 棒喝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1050章 震怒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脅迫第1400章 成長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1378章 人選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將第1488章 陷阱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949章 搜城第七百三十章 穩局第1030章 消息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904章 府谷第1489章 來賓第865章 泉州第1255章 透密第十八章 阻擊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863章 求情第1431章 借錢第1279章 竊玉第一百二十章 楊柳第1000章 許昌(上)第1365章 榆關第1247章 危言第1244章 棋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一百七十八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四章 妥協第789章 狗性第1177章 情報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悔第1079章 偷襲第925章 入甕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1361章 狹路第1259章 勢危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柄第809章 成功第四章 競技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小聚第1393章 策劃第1027章 對壘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防範第813章 線索第1262章 壽春第1452章 衆怒第867章 澎湖(下)第768章 黃蘆第1108章 集合第1044章 宋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1008章 太行(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黑第1293章 識破第1071章 建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挑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1163章 求援第1020章 救嶽(上)第1044章 宋城第864章 離去第1228章 收穫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