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四)

bookmark

夜幕下,西城門悄然開啓,吊橋緩緩放下,一支騎兵從城內涌出,李延武手執大刀奔在隊伍最前面,狼一般的眼睛盯着三裡外宋軍大營。

此時是一更時分,宋軍大營內一片寂靜, 五千騎兵如蛇一般在夜幕掩護下向宋軍大營滑去。

天空烏雲飄去,一輪圓月掛在深藍色的天空,清冷的月光映照在皚皚白雪上,黑色隊伍在白雪上行軍格外醒目,更何況防止敵軍夜間偷襲一向是大營防禦的重中之重,宋軍不僅有哨塔監視,還有沿着營柵的巡邏隊,更有外圍的斥候, 實行三重監控。

遠在兩裡外, 他們便被外圍的宋軍斥候發現了,一支火藥箭‘嗖!’地射向天空,赤亮的火光掠過夜空,向大營報警。

城頭上李察哥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就知道李延武把問題想簡單了,宋軍延綿二十里的大營,怎麼可能讓人輕易偷襲得逞?

‘當!當!當!’哨塔上的警鐘敲響了,大營內跟隨警報聲大作, 宋軍士兵都是穿着盔甲睡覺,驚醒後紛紛衝出大帳,很多士兵迅速拆除大帳,只要解開主帳繩, 大帳便倒下了。

一萬當值士兵從四面八方拿着弓弩衝到營柵前, 張弓搭箭, 嚴陣以待,陳慶也被警鐘聲驚醒,他和所有士兵一樣, 也是穿着盔甲入睡。

他蹬上皮靴, 手提方天畫戟快步走出大帳,親兵們立刻將帥帳放下了。

一名士兵疾奔上前稟報道:“啓稟都統,是一支城內的騎兵,五六千人左右,從東城出來,還沒有殺到大營。”

“傳令三軍集結,撤除營帳,命令劉瓊率兩萬軍隊保護軍匠工坊。”

“遵令!”

幾名報信兵飛奔而去,陳慶最擔心的是軍匠工坊,位於東北角,劉瓊的兩萬部屬就駐紮在旁邊。

陳慶翻身上馬,向西面營門疾奔而去.......

李延武的軍隊已殺到營門前,營柵內萬箭齊發,犀利強勁的弩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敵軍騎兵,儘管騎兵都拿着盾牌,但戰馬卻遮蔽不住,一片人仰馬翻,很多倒地的士兵剛站起身,立刻被射得像刺蝟一般。

李延武沒料到敵軍的防禦這麼猛烈, 他心中暗暗後悔, 但他無法回頭,只得硬着頭皮大喊,“衝進去!殺進軍營!”

數千西夏騎兵高舉盾牌向軍營猛衝而去,前面騎兵手執繩索,準備用繩索拉開軍營大門。

這時,宋軍大營內又有數千投矛手支援趕到,他們輪番向大營外投擲精鋼短矛,殺到營門前的西夏騎兵紛紛落馬,盾牌也被射穿,上千騎兵連人帶馬被釘死在地上。

後面的騎兵嚇得連忙勒住戰馬,驚惶掉頭,卻把後背露給了弓弩手和投擲兵,又一輪密集的弩矢疾射,加上數千支寒光的短矛從天而降,百步內的騎兵全部落馬慘死。

宋軍防禦的犀利讓李延武膽寒了,他們還沒有靠上營門便傷亡超過三千人,“撤退!撤退!”

李延武高聲呼喊,就在這時,一支狼牙箭以閃電般的速度射來,快得無以倫比,李延武根本來不及反應,‘噗!’頭顱被一箭射穿,箭尖從太陽穴射入,從另一側的耳朵後部透出,鮮血混着腦漿一起噴射,李延武悶叫一聲,一頭栽倒在地上。

遠處,陳慶收起了弓箭,冷冷道:“開啓營門,殺出去!”

營門開啓,數千宋軍騎兵洶涌殺出來,如潮水一般向數百步外的近兩千西夏騎兵殺去,西夏騎兵眼看着主將身亡,早已無心戀戰,見宋軍騎兵殺出來,慌忙調頭逃跑。

李察哥在城頭看得清楚,大聲喝令道:“關閉城門!”

吊橋拉了起來,城門迅速關閉,兩千西夏騎兵被一路追殺,不斷有人中箭落馬,剩下的一千七百餘人奔至護城河揮手大喊,城頭卻無人迴應,只片刻,宋軍騎兵便追了上來,在百步外亂箭齊發,百餘名騎兵應聲落馬。

騎兵們大罵城頭,只得四散奔跑,卻被宋軍騎兵繼續追殺,城頭上沒有士兵放箭,因爲放箭也夠不着。

守城士兵呆呆望着城下讓他們震驚的一幕,西夏士兵被宋軍騎兵追殺,不斷被殺死,不到一刻鐘,西夏騎兵全部陣亡,宋軍騎兵又如退潮一般的收兵回營。

宋軍的強勢追殺讓每個守城的西夏士兵都心生寒意,他們彷彿看見了自己不久的命運。

..........

大營內的秩序在迅速恢復,一頂頂大帳重新矗立起來,雖然時辰還早,但很多士兵都無法入睡了,都躺在大帳內羣聊今晚的偷襲。

陳慶來到了軍匠工坊,這裡是單獨的一座大營,四周有軍隊嚴密看守,大營內燈火通明,上千名工匠正在忙碌地裝配投石機,工匠頭領叫做包文運,原是太原軍器所首席大匠,宋軍在京兆將他招聘入軍。

包文運給陳慶介紹道:“按照都統的安排,我們要在天亮之前裝配好二十架重型投石機,攻城槌只能晚一點開工。”

陳慶點點頭,“看情況吧!如果投石機效果好,攻城槌就不用安裝了。”

包文運笑道:“其實攻城槌安裝更快更容易,只要五百人,一個時辰就能安裝好。”

“有這麼快嗎?”

“因爲攻城槌不需要調試精度,只要安裝到位就可以了,我們明天上午就可以安裝完成。”

“也好,在保證二十架投石機全部完成的基礎上,可以安裝攻城槌。”

“卑職可以立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

.........

陳慶回到帥帳,隨即命令手下把統領以上將領都找來帥帳議事,不多時,二十多名將領都濟濟一帳,西軍雖然已有二十餘萬大軍,但將領們普遍軍職較低,比如他的統制目前只有六人,楊再興、鄭平、劉璀、高定、劉瓊和牛皋,統領只有不到三十名。

一方面是陳慶要求嚴格,升職必須有足夠的功勞,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把軍職細分了,比如指揮使分爲三級,副指揮使、指揮使和上軍指揮,統領和統制也是一樣,甚至包括都統制也是三級,陳慶本人也只是上軍都統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化,統制一級必須文武雙全,趙小乙就是吃虧在文化上,他雖然資歷極老,但因爲他識字量太少,所以一直在統領職務上打轉。

“各位,西夏軍今晚的騷擾雖然失敗了,但如果他們每天晚上來,我們也承受不起敵軍的再三騷擾,我考慮再三,我們明天就開始攻城,直接用投石機。”

“請問都統,投石機會有效果嗎?”這是羌人大將阿沙利在詢問。

陳慶笑道:“我也不能肯定,試試看吧!如果不行,就上攻城槌。”

楊再興又問道:“如果攻破城牆,敵軍突圍怎麼辦?”

陳慶緩緩道:“李察哥突圍的可能性比較大,我的意見就是不硬堵,最大程度減少我軍傷亡,用弓弩對付他們,他們若突圍成功,就由他們去!”

陳慶又對趙小乙道:“小乙率領後軍準備沙袋,我們至少需要三十萬只沙袋!”

“卑職會準備好!”

說到這裡,陳慶又看了衆將一眼,肅然道:“明天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戰,希望大家打起精神來,完成我們滅亡西夏的使命!”

衆將一起躬身道:“絕不讓都統失望!”

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1195章 黃雀第948章 遇險(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四百九十五章 抽薪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慌第三百九十章 試攻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1457章 借刀第943章 吹風第1108章 集合第五十七章 風波第946章 任務第1313章 傳信第四百五十九章 獵探第827章 行刺第1330章 編制第1103章 出路第895章 呂憂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1376章 交接第1183章 調任第六百一十五章 反攻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981章 賞罰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七章 絕境(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壓力第954章 解決第1024章 頹勢第1153章 衝突(上)第1076章 除夕第八十四章 複賽(上)第1084章 對抗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王第1278章 偷香第1291章 策反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1053章 炒房第850章 懷舊第1335章 遠景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1380章 利弊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867章 澎湖(下)第四百一十章 缺口第1108章 集合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864章 離去第1157章 全殲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路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1322章 小島第1097章 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六百八十六章 援軍第1204章 水寨第1092章 獵殺(下)第1064章 取財第808章 突病第五百六十章 警訊第1419章 海商第四百二十九章 通西第1110章 上任第六百一十七章 士氣第956章 內患第799章 瓔珞第1367章 大興(一)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第三百八十章 下廚第四百七十七章 子夜第1046章 巡河(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1279章 竊玉第1216章 讓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808章 突病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308章 心思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1182章 交代第889章 財源第959章 鄭家第1272章 會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005章 原因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