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

bookmark

中午時分,雪還在下,但已經小了不少,原野、屋頂、樹梢、大街上都積滿了厚厚的雪,開始有小孩子跑出來玩了,在大街上打雪仗,一直被恐懼壓抑的城池終於有了笑聲, 正是這個緣故,大人們也沒有把孩子叫回家,讓這些笑聲駐留得更久一些。

宋軍騎兵在街頭巡邏,也沒有干涉孩子們玩耍,大街上秩序井然。

陳慶站在窗前注視着大街上奔跑打雪仗的一羣孩子,他回頭對張曉:“司馬說得對, 關鍵是孩子, 從孩子開始改變, 教育、文化,把優秀的孩子送去京兆,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漢文化,認同漢文化,再用鼓勵通婚的手段讓子孫變成漢人,二十年時間夠嗎?”

張曉微微笑道:“其實用不着二十年,做得好的話,幾年就足夠了,關鍵是利益,變成漢人有利可圖, 百姓肯定趨之若鶩,比如送孩子讀書可以分田, 可以免稅, 比如卑職瞭解到, 西夏很多人都會說漢語, 普通百姓也會說幾句,只是他們不願說,但我們只要形成只能用漢語的氛圍,大家都一定會說漢話。”

“爲什麼都會說漢語?”陳慶好奇地問道。

“因爲城內的党項人和放牧的党項人不一樣,就像熟番和生番的區別,放牧党項人以牧業爲生,對外沒有交流,所以基本都說党項語,城內的党項人也不種地,主要以經營商業和手工業爲主,各種交流很多,基本上都會說一些漢語,加上他們的漢人奴隸,據我瞭解,他們自己人之間交流說党項語,但和漢人奴隸就會說漢語,只不過就是誰爲主,誰爲副的問題。

只要官方全部說漢語,商業全部說漢語,幾年後,這裡就聽不到党項語了, 至於推廣識讀漢字, 那是第二步,慢慢來,當務之急要做的是,將党項文字全部革除,書籍、字碑、店面等等,都不準出現,認識党項文字的人全部送去川陝,就像植物沒有土地,很快就會枯死。”

陳慶負手走了幾步道:“說到利益,我們得培養一批漢人士紳和漢人地主,光靠官府不行,這些士紳和地主纔是推廣漢化、維護漢化的中堅力量。

一些受傷的將領,我準備讓他們退伍留在靈州,還有像宋成那樣的漢人管事,可以培養爲地主。

願意接受漢化的党項百姓可以成爲平民,而頑固不化的党項人那就只能淪爲奴僕和佃農,這就是利益再分配,西夏已經滅了,那就不可能再維持現狀,漢人必須翻身,利益必須重新分配。”

陳慶沉思片刻又道:“還是按照原計劃,党項人要遷徙一部分去陝北,剩下的党項人必須和漢、羌、回鶻等民族混居在一起,以漢民爲主導,一定要混居,這是原則,切不可出現党項縣或者羌人縣。

最好的辦法是弱化現在的興慶府,在河套地區更多建立幾座縣,把人口全部分散,然後再配合村落,要讓所有的縣城都圍繞農耕來運作。

至於商業,可以讓靈州肩負這個職能,可以慢慢來,五年內完成這個計劃。”

陳慶注視着張曉道:“重新建立靈州路,張司馬出任最高政務官,肩頭擔子很重啊!”

張曉知道陳慶帶自己出徵西夏,目的就是爲了讓自己出管西夏政務,這份信任讓他感動,不過這件事他必須建議陳慶思路更廣闊一下。

“啓稟宣撫使,卑職建議可以設靈夏路,下面設靈州府和夏州府,路以軍事爲主,設立瀚海軍,對內管控党項人,對外防禦金兵入侵。

政務由府負責,直接向宣撫使司彙報,卑職可以出任靈州知府,卑職推薦呂緯出任夏州知府,培養他和羌人打交道的能力,獨當一面,這會更有助於他的成熟。

然後再設一個靈夏路轉運司,軍民皆管,再設一個提刑司和監察司,這樣就形成了三司兩府一軍的格局,還是熙河路一樣,靈夏路也屬於川陝宣撫使司管轄。”

“那朝廷那邊呢?”

陳慶又道:“我現在有點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讓朝廷插手西夏,我想聽一聽司馬的意見。”

張曉微微笑道:“西夏可不是四川,沒有什麼油水,我估計朝廷興趣不大,最多隻掛一個名而已,比如朝廷每年審閱一下靈州府和夏州府的述職報告,我倒是有一個想法,把一些底層官職拿出來,比如主薄、縣丞或者各府司士等等,要求朝廷派一批年輕有作爲的進士來靈夏路任職,最後這批官員來京兆報道後,究竟怎麼用,就由宣撫使來決定了。”

“妙計!”

陳慶鼓掌大笑,朝廷現在有很多年輕進士都在賦閒等缺,既然朝廷不用,還不如拿給自己,用靈夏路缺人爲理由,把這些年輕的人才要過來。

“就這麼決定吧!司馬寫一份詳細報告給我,我再好好考慮一下。”

.........

就在攻下興慶府三天後,陳慶得到曹保宗的消息,他的兄弟曹保輝願意投降宋軍,由於北部河套地區被大雪覆蓋,只能等開春後再率軍南下投降。

陳慶大喜,隨即將黑山軍司改名爲豐州,封曹保輝爲上軍統領,出任豐州兵馬指揮使。

當然這也只是權益之計,不可能讓党項軍再守豐州,只能等明年再重新整編,曹保輝將去河西任職。

這天上午,陳慶在曹保宗的陪同下,巡視城內各處情況,曹保宗熟悉西夏人的情況,陳慶便任命他爲靈州府通判,成爲張曉的得力助手。

城內幾天前就已經解除戒嚴,很多商鋪都已經開了,三三兩兩的宋軍成爲這些商鋪的客人。

最大的變化就是,以前滿街都是党項話,現在不是了,滿街都在說漢語,生意最好的是酒樓和青樓,當然,青樓內已經看不到從前的漢人女奴,一夜之間都消失了,各家青樓再敢用漢女爲妓是被殺頭的。

現在都是回鶻、羌人和党項人,宋軍沒有再幹涉了,畢竟大量宋軍士兵也有生理需要,基本上每家青樓前都排滿了長隊。

酒樓也是一樣,家家戶戶都客人爆滿,坐滿了前來喝酒吃飯的宋軍士兵。

陳慶給軍隊輪流放假三天,基本上半個月內,城內生意都極爲興隆。

興慶城不愧是西夏的都城,大宅很多,陳慶卻看見不少女人拎着包袱和箱子,牽着孩子從府宅中出來,匆匆上牛車離去。

陳慶馬鞭一指,好奇的問道:“這些女子是怎麼回事?”

曹保宗笑道:“這些大宅的主人都是以前的權貴、官員或者豪門,男主人都沒有了,剩下的女人和幼童支撐不起這麼大的宅子,就只能搬到小院子去居住。”

“其實也不用這麼着急。”

曹保宗搖搖頭,“宣撫使有所不知,這些女人都不傻,住在這種大宅內,會成爲很多人眼中的肥羊,之前都統同意給她們留一千貫錢,她們基本上都要了白銀,卑職就知道她們要趕緊離開了。”

“隨便他們吧!這些大宅都收回來作爲官宅,以後給官員和駐軍將領居住。”

“卑職明白!”

這時,陳慶看見城牆正在重新修葺,裡面很多工匠似乎都是當地人,陳慶好奇問道:“本地匠人多嗎?”

曹保宗點點頭,“住在城內的党項人主要從事商業和手工業,底層党項人中,各類匠人很多,光修築房子的泥瓦匠和木匠就有上萬人,只是年紀稍大了一點,中年人偏多。”

“對啊!我就沒看見年輕党項人,基本上都是中年人,年輕人都被消耗了嗎?”

曹保宗嘆息一聲,“都差不多死在戰爭中了,在和蕭合達打仗那兩年,興慶城內天天徵兵,除了權貴的奴隸外,普通的党項平民都要當兵,十六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

後來又和宋軍對抗,規定十四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男子都必須從軍,現在剩下的年輕男子都是戰俘,城內基本上都是中年人和女人,年輕男子看不見了。”

陳慶搖搖頭,忍不住自嘲地笑了起來,他殫精竭慮怎麼處置党項人,卻把這個最關鍵的因素忘記了,党項年輕男子都打仗打沒有了,他還擔心什麼?

“漢人奴

隸有十幾萬青壯男子都沒有娶妻,這下子可解決大問題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破相第六十八章 綢繆第四百七十七章 子夜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1027章 對壘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三十二章 婚禮第1173章 病倒第1177章 情報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1296章 軍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1452章 衆怒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1035章 入城第1288章 任務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輩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1266章 牛山第829章 失衡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015章 原則第773章 斬首第817章 初見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第四百六十二章 雙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復相第1210章 北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971章 穿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969章 圍城第1287章 審問第1440章 任務(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拓邊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1228章 收穫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零七章 勸說第1457章 借刀第1114章 收買第874章 當塗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中)第1312章 蠟丸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1230章 嫌疑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891章 新官(上)第964章 反間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969章 圍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797章 建議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四百三十八章 銀礦第1314章 火攻第1184章 建議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962章 底線第1409章 家醜第877章 報復第1447章 秘議第1191章 破裂第六百六十五章 短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773章 斬首第851章 接觸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1489章 來賓第934章 交手(中)第1158章 貪功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戰第877章 報復第910章 變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滅任(上)第1417章 嫡次第1383章 述職第1278章 偷香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758章 絕望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路第1265章 絕境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1153章 衝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