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

bookmark

正月十七,元宵的餘興未消,但大街上的燈籠已經開始撤去,一家家店鋪都正式開門營業,京兆城由節日的休閒迅速切換成平時的忙碌。

陳慶一大早也來到自己的官房,半個時辰後,在他旁邊的議事堂內,五名閣佬都陸續到了。

閣佬是今年的新稱呼,內政堂的主樓叫寶丰閣,平時是五名內政堂高官討論軍國大事的地方,加上五名高官年紀都比較大,都是五十歲以上,所以官員們便通俗地把五名高官叫做閣佬。

但他們的正式官職是提點內政堂公事,相當於朝廷的參知政事。

今天是內政堂的第三次議事,主管日常政務的蔣彥先,主要吏部的周寬,主管軍務的關師古,主管財稅度支的趙開,還有就是主管監察和情報的張妙。

宣撫使司下有長史一人,司馬一人,副使三人,也就是出任提點內政堂公的五名高官,他們同時兼任五司主官,中樞政務司、軍部司、戶部轉運司、吏部司和監察司,然後下面有十六署則隸屬於這五司。

很多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這實際上是掛宣撫使司的牌子,實際上是另一套班子,說它們事實上獨立,也完全沒有問題。

前兩次內政堂議事是討論支援荊湖南路春耕,以及兩百一十八名將領晉升,西軍三名都統制出現了,楊再興、劉璀和鄭平,陳慶晉升爲太尉、西軍都元帥。

“今天請各位來,主要是商討兩件事!”

陳慶對衆人緩緩道:“相信大家都看得了監察司的報告,同州知事王行密、郃陽知縣韓桑農膽大包天,派親戚假冒迴歸農民,用假地契冒領領田五千三百畝,另外,王行密在四年前出任郃陽知縣時,就安排其妻弟假冒陝北地主僞購上田三千畝,又僞造了金兵領用錢記錄,一文錢不出就佔用糧田三千畝,兩人依舊被停職關押,現在監察司還在同州繼續調查其他官員的問題。”

蔣彥先道:“事實上,我們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了,當時引入陝北農民授田極爲寬鬆草率,當地人只要稍微行賄一點好處,就會被認定爲陝北人授田,在整個關中都極爲普遍,真正的陝北人被強迫南下,給不了官吏好處,官吏也就給幾畝薄田,養不了家,他們只好租種當地人的田,相反,不少本地大戶給了官吏好處,不管三姑六婆,統統認定爲陝北農民,給上田百畝,太普遍了。”

周寬也道:“這個問題比較難辦,法不責衆,如果處罰這種事情,肯定會激起關中民變,可如果不處罰,又太過分了。”

這時,趙開舉手道:“卑職倒是有一些想法。”

“趙司正請說!”

趙開微微欠身道:“其實就是周司正說的過份二字,我們只要處罰過份的部分就行了,卑職也看過當時的僞齊國募民令,如果嚴格按照募民令的辦法來做,問題也不大。

我們可以這樣處理,第一,我不管你是當地人還是陝北農民,每戶百畝土地,多出來的土地要麼沒收,要麼你出錢購買;第二,你是當地人,鑽空子領了百畝土地,我們也認了,但該種小麥的必須種小麥,自己種也好,租給別人種也好,都可以,可就是不能擱荒,連續擱荒三年就沒收,這樣做就有理有據,也不會打擊一大批人。”

趙開的思路很清晰簡單,衆人紛紛贊成,陳慶也很滿意,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又合情合理,這纔是他想要的左膀右臂。

陳慶點點頭道:“煩請趙司正寫一份報告,批准後,成立專門的清田核產組,就是趙司正說的,合理的我們保留,過份的我們糾正,同時也要保持政局穩定。”

停一下陳慶又道:“我可能過幾天要去同州巡視。”

蔣彥先笑道:“實際上只要把王行密和韓桑農押回京兆審理就行了,不需要郡王親自跑一趟同州。”

陳慶微微笑道:“大家也知道,我已經在同州蒲津關部署了十萬大軍,大家都覺得應該是攻打河東吧!我估計金國也是這樣認爲,但事實上我是想假道滅虢,先拿下陝州和虢州。”

“高明!”關師古脫口而出。

陳慶對關師古笑道:“關司正是兵家前輩,你應該更清楚陝州和虢州的戰略價值,煩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關師古連忙欠身道:“郡王太高看卑職了,在郡王的戰略謀劃面前,卑職算不了什麼,不過確實卑職比較瞭解陝州和虢州,曾經在那裡駐軍多年,就給大家簡單說一說。”

陳慶從櫥櫃裡取出一幅地圖,鋪在桌上,關師古指着地圖道:“陝州是關中的鐵鎧,拿下了陝州,關中才能無恙,否則光靠一座潼關,還真不一定守得住關中,簡單說,陝州就是一城、一道、一關。

城是指陝縣,城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完顏婁室曾率十幾萬大軍攻打陝縣,陣亡上萬人才奪取這座堅城。

道是指崤函古道,延綿五百里,兩邊都是崇山峻嶺,只有這條道連接中原和關中,只要派重兵扼斷這條道,金兵就殺不過來了。

第三個關是指函谷關,大家都知道它的險要和戰略地位,但我要說的是,崤函古道上很多地方都可以建關,險要地位不亞於函谷關,所以歷史有好幾個函谷關,關鍵還是崤函古道。”

“虢州的重要性呢?”趙開笑問道。

關師古笑道:“虢州的重要性比不上陝州,但它也有兩個優勢,一個是可以乘船走洛水殺到洛陽,其次是有小路穿過熊耳山,殺到鄧州或者河南府的南部。”

“關司正說得非常好!”

陳慶接過話題,又對衆人道:“按理,我不應該隱瞞大家,尤其不應該隱瞞軍部司,但我怕消息走漏,完顏兀朮會大舉增兵函谷關和陝州,現在完顏兀朮的注意力在江淮,宋金正在和談,但完顏兀朮是不會承認的,他應該全力備戰江淮,這個時候我們奪取陝、虢二州,會讓他很難受,但他也只能認了,所以我要絕對保密,目前只有我們六人知曉,我不希望再有第七人知道。”

衆人都默默點頭,這真是絕對機密啊!

“郡王是擔心金國在京兆的情報點知曉?”張妙問道。

陳慶點點頭,“這個情報點隱藏得很深,目前找不出來,內衛懷疑宣撫使司內部也有人被他們收買了,目前也查不出是誰,所以我纔要借土地案子去同州,突襲陝州和虢州。”

.........

衆人起身離去了,關師古留了下來,對陳慶笑道:“陝州兵馬使是僞齊國都統制孔彥舟,郡王知道此人嗎?”

陳慶點點頭,“在荊襄和此人打過交道,人品卑劣無恥,但帶兵還是有點本事。”

“他率兩萬僞齊軍精銳坐鎮陝州,不容易攻打,尤其陝縣,有八千軍隊,孔彥舟就在陝縣,郡王有沒有奪城定計?”

陳慶當然知道,關師古不會無緣無故留下和自己談這些。

他淡淡笑道:“目前只能是見機行事,不過關司正若有好的攻城之策,我求之不得。”

“陝縣雖然難攻,但最怕的是內應,我可以介紹一人給郡王,他一定能幫助宋軍奪取陝縣。”

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1490章 大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改弦第1419章 海商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1065章 闖關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一百三十章 東進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775章 全殲第1421章 刺殺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767章 目標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768章 黃蘆第1220章 單挑第一百八十三章 周家第994章 捷報第1402章 建議第1163章 求援第1282章 禁藥第一百九十九章 決心第1182章 交代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六百九十五章 雪擊第890章 商談第816章 先帝第1295章 決策第1373章 燕山(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1121章 上書第四百六十八章 驚馬第883章 聲明第942章 勸諫第1480章 搜查第1437章 殺雞第1494章 防疫第六十四章 偷襲第1164章 耳順第907章 突圍第820章 試刀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060章 秋遊第1199章 求助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009章 太行(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災第1118章 宣召第1246章 慘敗第1323章 條件第909章 故人第942章 勸諫第1035章 入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1424章 開導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三百零三章 糧船第三百七十一章 噩耗第773章 斬首第784章 內幕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1051章 苦勸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策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第1055章 不速第1080章 救援第三百七十九章 小別第1024章 頹勢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875章 轉信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936章 異動第二百零七章 豐收第1288章 任務第一百四十八章 泄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失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1048章 禮物第二百七十六章 脅迫第853章 發酵第十八章 阻擊第947章 遇險(上)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876章 輿論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三百三十九章 仙圖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914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999章 歸心第五十八章 勇擔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