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轉移

bookmark

楊天放騰地站起身,眼睛瞪圓了,“你你到底是什麼人?”

不怪他反應劇烈,‘京兆’兩個字太敏感了,最近完顏兀朮連續下令,禁止中原百姓和京兆往來,違令者全家誅殺。

在這個緊要當口,對方說他來自京兆,讓楊天放怎麼能不從吃驚?

呼延雷冷冷道:“如果楊東主認爲自己的大金子民,那我們就沒得談,楊東主可以走了。”

楊天放哼了一聲,“不要用這種話擠兌我,我不是什麼大金子民,但你也休想糊弄我。”

“我不妨坦白告訴楊東主,我是靈武郡王帳下大將,就叫呼延雷,奉郡王之令前來見楊東主。”

“證據呢?”

呼延雷取出一塊銀牌放在桌上,“這是我的身份牌,西軍統制,如果楊東主認爲這軍牌是假的,我也無話可說了。”

楊天放當然不會認爲銀牌是假,他一個升斗小民,誰會這麼無聊費盡心機來對付他。

楊天放慢慢坐下,沉思片刻問道:“伱們郡王找我,是因爲從前《京報》之事?”

他可一點不傻,他唯一的價值就是當年的《京報》,他是總管事,剛纔對方還叫他楊大管事。

呼延雷見對方坐下了,這表示對方內心並不排斥,他心中暗喜,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楊天放,“這是我家郡王給楊東主的親筆信,我只是送信人而已。”

楊天放雖然蟄伏了十年,但十年前他卻是和各種權貴打交代,連蔡京對他恨之入骨,卻又拿他沒有辦法,當然,這也和他的後臺背景有關,蔡京惹不起外戚向家。

儘管各種大人物見得多,但陳慶的親筆信還是讓楊天放不敢輕視,恭恭敬敬接過,打開信仔細看了一遍,信中內容對他從前辦報充滿了讚賞,然後話鋒一轉,說《京報》從此湮滅,實在可惜,他願意資助楊天放重辦《京報》,讓《京報》成爲天下第一大報。

楊天放一時沉吟不語,按理,京報不是他的產業,他只是大掌櫃而已,陳慶想接手,應該去和向家商量,但向家現在還在北國邊城爲奴,顯然陳慶只是想要《京報》之名而已,然後請自己去替他辦報。

想到這,楊天放心中隱隱有些得意,陳慶來請自己,也說明自己是名符其實的天下辦報第一人。

楊天放當然想東山再起,否則他養着十五名最好的工匠做什麼?他的刻字社只需要兩三個工匠就夠了。

楊天放原本是想去臨安或者江南辦報,但他也有顧慮,他自己已經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根本就沒有餘錢辦報,他必須先找到資助者,但宋金敵對,他不可能一趟又一趟地跑臨時,他只得義無反顧地走一趟,帶着十五名工匠和他們的家小,一共百餘人,花一大筆錢冒死偷渡去江南,如果找不到資助者,大家就一起餓死在江南。

這個風險他承擔不起,所有工匠也不會同意帶家人去冒這麼大的風險。

前兩個月僞齊放開去陝西路的關卡時,大量百姓逃往陝西路,楊天放也有這個想法,正當他猶豫不決之時,完顏兀朮回來了,下達了禁絕令,他們錯過了時機。

現在陳慶親自派人來請自己去京兆辦報,楊天放當然想去,只是想到完顏兀朮的禁絕令,他心中就沉甸甸的,充滿了擔憂。

楊天放嘆口氣,“就算我想去,又怎麼辦得到呢?我們十五個工匠,拖家帶口,足有上百人,金兵處處設關卡,怎麼走?”

“關鍵是,楊東主想不想去京兆?”

楊天放點點頭,“我當然願意去,我已經快山窮水盡,這個關鍵時刻遇到貴人,我怎麼會不想去?”

“只要想去,就有辦法!”

呼延雷微微笑道:“我可以告訴楊東主,我可是帶了一百多名手下過來,金兵的關卡爲什麼不攔我們呢?”

楊天放愣住了,他驚訝地問道:“我還真無法想象,你們是怎麼過來的?”

呼延雷淡淡一笑,“道理很簡單,完顏兀朮嚴禁百姓向西走,那麼我們向東走就行了,向東走應該沒有問題吧!”

楊天放點點頭,“向東走沒有問題,然後呢?”

“楊東主跟我們走一趟就知道了,我們要趁完顏兀朮沒有把漏洞補上之前儘快離去,但暫時不要告訴工匠們真相,以免消息泄露。”

“那我用什麼理由呢?”

呼延雷想了想道:“你就說接到一筆很大的生意,需要去大名府做幾年,讓他們把家小全部帶上。”

楊天放搖搖頭,“這樣的話,很多人都不願去,只有說我們回宋朝,大家纔會徹底動員起來,前年我們經歷過,都走到陳留,忽然又爆發戰爭,向南走的路全部封鎖,我們只好又灰溜溜的回來了,我們的意思是說,還是以回大宋,這樣大家纔會積極跟隨。”

旁邊青松道長笑道:“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兩頭兼顧!”

青松雖然是情報營成員,但他真是出家道士,呼延雷對他也頗爲客氣。

“道長請說!”

青松道長笑眯眯道:“去年我們轉移關師古的家人,辦法就很好,可以故技重施,首先讓工匠帶着家人搬到城外來,大家集中住在一起,要走的時候再告訴大家,就算要泄密也沒有地方。”

楊天放讚許道:“這個辦法不錯,我們前年是各自出發,到城外的板橋鎮集合,然後一起南下。”

青松道長又笑道:“我們當時在城外買下一座很大的宅子,現在還空關着,楊東主可以搬過去。”

楊天放想了想,又對呼延雷道:“當時《京報》結束後,我把所有的雕版和木活字都收藏起來,這是最寶貴的,還有幾百斤上好的油墨,光雕版就有幾千塊,是我父親數十年積攢下來,至少有上萬斤重,我不想扔掉,能不能把它們帶走?”

呼延雷欣然答應,“沒問題,反正都是坐船,我讓手下先把它們運走。”

楊天放頓時鬆了口氣,“那就好,我們今天就可以搬到城外,反正我們在城內也租房子住,破破爛爛的房子,隨時可以走。”

楊天放都住夠了城內的破舊小屋,搬到城外大宅,大家都求之不得,兩天之內,所以人都搬去了大宅內。

北城外的大宅足有五畝,住一百來人沒有問題,這時,楊天放的活字、雕版和油墨都以貨物買賣的方式賣給了呼延雷,也交了稅,有稅單開路,也不是什麼禁運物資,便一路暢通向東北方向運去。

這兩天由青松負責找關係,打點官府,搞到了一份遷徙許可證明,允許楊氏刻字社遷去大名府,包括東主楊天放,工匠十五人,家小九十八口,請的武館護衛十人,然後每人交遷徙錢五百文,官府隨即批准他們離去。

汴梁縣衙都要窮瘋了,找關係一文錢也省不了,最多是當天拿到批文。

目前向西走的官道基本上都被封鎖,向官府申請也不會批准,向南走不得接近淮河兩百里範圍。

但向東走和向北則可以,就是花點錢的問題,只要錢交到位,官府就會批准你合法遷徙,沒必要偷偷摸摸夜裡繞過關卡。

或許有人會想到一種小聰明,我申請向東走,出了城以後,再轉道向南走不就行了?

這就低估了官府的管理能力,申請書上,具體的路線都已經安排好,去大名府路上有十三處關卡,每一個關卡都要交驗並蓋章,還要清點人數,簡單說,就是必須按照官府指定的路線走,才能順利遷徙,否則被抓住是要以投敵罪論處。

要不然宋金對峙百年,金國的漢人百姓早就跑去宋朝了,跑江湖的練武俠客或者江洋大盜可以不用管官府的關卡,翻山越嶺隨便走,但普通百姓不行,拖家帶口的,必須走官道。

否則就像劉豫放開關卡才短短一個月,逃去陝西的中原百姓就達七十五萬人之多,這樣逃下去誰受得了。

一切準備妥當,這天傍晚,楊天放召集十五名工匠,給他們交了底。

一個時辰後,一百多口人分乘二十幾輛牛車出發了。

第970章 洛水第1481章 序幕第六十三章 兵器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1273章 宰豬第907章 突圍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1082章 交換第四百六十八章 驚馬第1152章 新兵第1164章 耳順第1491章 再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援軍第1049章 提議第1419章 海商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759章 敲詐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1114章 收買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1508章 滅金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981章 賞罰第1476章 竇晃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1354章 青山第1521章 報泄第1336章 建國第770章 霍邑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1515章 登基第1233章 敲醒第955章 蹊蹺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176章 抓捕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979章 火攻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1440章 任務(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845章 啓程第1257章 昏招第1507章 全殲第1519章 遼探第1240章 目標第1120章 棘手第833章 夜動第三百四十章 坐談第1521章 報泄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912章 意外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1134章 增兵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1153章 衝突(上)第976章 威壓第1217章 火噬第1197章 軍報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824章 激戰(上)第1146章 勸諫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1234章 查漏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1445章 借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危機第1209章 夜追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766章 打援第七百一十七章 會盟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二)第1514章 韋滅第998章 逼迫第1146章 勸諫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商第1046章 巡河(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提醒第1233章 敲醒第1125章 再談第1387章 剿匪第1314章 火攻第八十九章 新將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810章 偷襲第1451章 質變第1370章 大興(四)第1260章 妥協第1107章 義助第1195章 黃雀第三百三十二章 試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