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交換(下)

bookmark

二月二十五日,按照雙方商定的辦法,在赤塘關前用木柵欄搭建了兩條通道,一條爲進,一條爲出。

辰時正,也就是上午八點正,交換正式開始,一名女真官員過來引導戰俘走右邊通道進入赤塘關,同樣,王秋則負責引領宋人被擄百姓從赤塘關出來,走左邊通道。

其實雙方主要是怕引起騷亂,並不擔心對方會搞什麼名堂,畢竟真正的交換是三月初一的第二場,那纔是重頭戲,今天不過是小人物的交換。

這時,一名宋朝官員扶住着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出來了,他情緒十分激動,一邊走一邊哭,都快癱軟了,完全靠官員扶持才走出來。

後面跟着一個老太太,也是一邊走一邊抹淚,被兒子攙扶着,後面還有一個年輕婦人抱着孩子,這是一家人。

在他們後面,開始有一羣羣百姓出來了,男女老少都有,基本上都是家庭,個個衣着襤褸,面帶菜色,互相攙扶着,跌跌撞撞向前走。

每個人都在哭,不停地抹淚,當他們走出柵欄,看見前面大宋旗幟,還無數氣勢威武的宋軍士兵,很多人開始失控了,有的全家抱頭痛哭,也有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悲傷傳染,哭聲一片。

一名男子跪在地上,低着頭,淚水撲簌簌下落,哽咽着大喊:“爹,娘,孩兒終於回家了!”

後面的人越來越多,士兵們連忙上前,把情緒失控的百姓攙扶着離去。

不遠處站着幾名報館的畫匠,把這一幕傷感的情形都繪畫下來。

人羣中還不少單身女子,都是結伴而行,她們基本上都是宮女或者嬪妃,按照雙方敲定的細節,所有的女人都要釋放,這裡麪包括宮女和嬪妃以及她們的子女,她們都要視爲普通百姓釋放。

交換足足進行了一個多時辰,最後走出來的是王秋和幾名官員,赤塘關的大門轟然關閉。

曠野裡都是浩浩蕩蕩的隊伍,宋軍士兵護衛着四萬七千多名被擄百姓向二十里外的大營而去,

他們將在這裡休整三天,恢復一下身體,然後前往太原城。

他們的安置地也是太原城,太原城當年城破後遭到金兵大屠殺,迄今人口還不足原來的四成,大量房屋空置,四萬七千百姓到來,正好填補了太原城人口的不足,也省得他們長途跋涉了。

數萬百姓住進了大營,基本上以家庭爲單位,每家一頂帳篷,如果都是單身,那麼五人一頂帳篷,如果是帶孩子的單身婦女,那三對一頂大帳,考慮得非常周全。

不需要他們做飯,每天都會有三頓飯供應,現在是早春二月,天氣還沒有到暖和的時候,夜裡還有點涼,每人提供一張羊皮,一身衣服,一牀被褥,這次金國格外苛刻,所有百姓什麼都不允許攜帶,只能穿着破衣破裙,每個人連一文錢都沒有。

就算這樣,也擋不住數萬百姓渴望回家的心情,寧可什麼都放棄,只有能回去,哪怕是光着腳也要走回自己的故土。

二月二十七日,數萬百姓起身浩浩蕩蕩前往太原城,他們先住在太原城外大營內,一戶戶抽籤分配房屋,然後領取糧食物資,開始新的生活。

就在百姓離去的第二天,完顏粘罕、完顏銀術可以及他們手下大將、家眷共計八百餘人被一萬宋軍押送到大營,同來的還有關師古和徐寧等官員二十餘人。

大帳內,關師古問道:“名單中的人都送來嗎?”

周寬點點頭,“都一一確認過了,金人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講信用,我仔細問過百姓,金國除了扣下三百五十戶匠戶,其他都送來了。”

按照雙方協議,皇族中的男子,金國只遣返先帝趙桓和太子趙諶,然後趙桓的嬪妃和女兒都可以回來,她們都隨百姓一起回來了,包括趙諶的妻子田氏以及兩個女兒,趙諶沒有兒子。

三月初一交換時,只有先帝趙桓和太子趙諶,以及太上皇趙佶的靈柩。

事實上,最後留在金國的,只有一百多名皇族子弟以及他們的妻兒,不久後,他們被安置在燕京,各自有房宅,條件大大改善,但還要受到監視。

關師古點點頭,“希望這次一切順利!”

周寬問道:“郡王會來嗎?”

關師古笑道:“郡王會在太原城等候,他說這裡還是要拜託周參事了。”

周寬默默點頭,他理解郡王的決定,對待先帝不能過於謙卑,會讓對方產生幻覺。

……….

此時陳慶就在太原城,看望從遼東回來的百姓,爲安置這些百姓,陳慶也下了不少本錢,比如從去年開始,就開始修繕太原城內的空房,修葺了一萬三千套房屋,還有十萬石糧食,十萬匹布以及大量其他物資,然後就是錢,每戶人家給二十貫錢的安家費,讓他們添置各種日常用品。

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要給他們找事情做,得以養家餬口。

陳慶在太原知府裴向君的陪同下走進了一頂大帳,大帳內有七口人。一對老夫妻,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已經成婚,有一個兒子,老夫妻正和兩個兒子商量着什麼,忽然見一羣官員進來,一家人嚇得站起身。

陳慶抱拳笑道:“事先沒有通告一聲,打擾了。”

老者結結巴巴道:“沒沒關係。”

這時,親兵拿進來十幾張凳子,陳慶招呼衆人坐下,一家人十分緊張,他們在金國就怕金朝官員上門,每次上門就會有禍事。

陳慶見他們十分緊張,便笑道:“不用緊張,我們就是來聊聊天,看看你們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

聽這樣說,一家人才稍稍鬆了口氣,老者嘆口氣道:“說實話,我們現在擔心的東西太多了,就連最普通的凳子都沒有,更別說其他傢俱了,我們還擔心房子是什麼樣子,還擔心怎麼燒火做飯,還擔心以後該怎麼辦?”

陳慶笑道:“我們會給每戶人家二十貫錢,你們買最便宜的生活用品,十貫錢就能添置齊全,剩下十貫錢給你們攢起來備急用的,房子是什麼樣子,就看伱們明天的運氣,你們家是七口人,那應該抽第二類的房子,有一間小院,五間屋,房子不用擔心,都修繕好了,至於以後做什麼?很簡單啊!有手藝就做手藝活,沒有手藝去學一門手藝,實在不行做店夥計也不錯,你女兒可以去紡織工坊做工,給自己掙一份嫁妝。”

老者點點頭道:“我原來是一名鼓匠,專門給軍隊做戰鼓,也會做皮靴,我兩個兒子都會做鞋,現在有一個問題,金國不允許匠戶分家,所以我們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但按照宋朝的習慣,我大兒子成婚生子,應該分出去獨立成家,請問官人,不知我們還有沒有機會?”

老者爲什麼想分家,因爲一戶二十貫錢補助,分家後,他們就能拿到四十貫錢補助,他們剛纔就在商議分家之事。

這時,大帳內擠進來很多人,都紛紛道:“官人,應該考慮具體情報,有的一戶十口人,有的一戶三口人,都拿二十貫錢,不公平啊!”

陳慶沉吟一下道:“那抽籤就推遲兩天,分家可以,但自己不能分家,必須申請,由官府來審定是否可以分家。”

第939章 交易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悔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1395章 營救(上)第1139章 會主第1421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九章 絕境(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1055章 不速第1136章 無疑第832章 平叛第829章 失衡第五百六十四章 妥協第1241章 拉攏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915章 穩定第1329章 太學第966章 連擊第1137章 詭異第889章 財源第六百八十八章 步兵第1123章 廷議(下)第1383章 述職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柄第1008章 太行(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1057章 設網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戰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1010章 述職第1338章 斷念第六百二十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三百七十八章 密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1171章 和解第1032章 木馬第1290章 先機第772章 西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1095章 寶貝第一百三十二章 險棋(中)第1299章 述職第834章 崩潰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1095章 寶貝第1129章 炒房(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四百七十六章 聯絡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976章 威壓第1515章 登基第944章 泄密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第962章 底線第1001章 許昌(中)第942章 勸諫第940章 綿布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126章 組建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下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1025章 攔截(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1147章 布店第970章 洛水第三百一十章 泄密第1034章 破城第1040章 舉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平涼(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756章 困獸(中)第1196章 交換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1045章 巡河(上)第六百二十章 消息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一百九十章 定西第1453章 包圍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368章 大興(二)第1139章 會主第829章 失衡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