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韋桐

bookmark

韋桐的府邸位於御街以東,是一座佔地約三十畝的大宅,這在土地資源緊張的臨安,已經是難得一見的豪宅了。

另外,韋桐在西湖邊還有一座佔地十畝的山水園林宅子。

這兩座美宅當然是天子趙構所賜,趙構對這位唯一的親舅舅出手十分慷慨,不僅賜美宅,還封爲他爲永和郡王,外戚在生前封爲郡王在宋朝早已先例,向太后的兩位兄弟都在生前被封爲郡王。

趙構還賜給了韋桐一面金牌,準他隨時入宮替韋太后排憂解難,有了這名金牌,韋桐不僅出入宮門自由,出入城門也一樣自由,哪怕半夜三更,城門也必須開啓,放他入城。

韋桐本人也不閒着,他極貪錢財,臨安城就不知被他霸佔了多少酒樓茶館,他還利用韋太后的權勢,插手開礦鑄錢,插手金銀礦的冶煉,另外,韋太后在天子趙構的扶持下,漸漸形成韋黨之際,韋桐就成了韋太后的聯繫人。

他手下豢養了大量管事,每任命一名韋黨官員到地方爲官,他便會派一名大管事跟過去,像吸血鬼一樣,拼命吸吮當地的民脂民膏。

基本上臨安人都知道,韋桐手下有八個著名的大管事,號稱八大金剛,而王霖就是八大金剛之一,排名第二。

四川路是韋后一直想控制的地盤,從朱勝非到劉光世,兩任川陝宣撫使都是韋太后的人,韋太后對四川路確實滲透很深,在陳慶出兵四川路之前,四川路至少有三成的州府主官是韋太后任命。

原本四川路是張浚的地盤,張浚在四川路任命了大量官員,包括成都知府李逸也是張浚運作推薦的結果,這讓天子趙構很不滿,而韋太后對四川路的滲透不可避免地排擠張浚的勢力,天子趙構也樂見其成。

那兩年也是韋桐最忙碌之時,爲了協助韋太后拿下四川路,韋桐着實下了本錢,很多原本不是太后派系的州官,也被他用錢和權砸進了韋黨,他至少耗費上百萬貫。

當然,這些本錢早已被他用各種手段收回來了,而且賺了十倍的暴利。

不過這幾天韋桐着實鬱悶壞了,就在昨天,太后把他宣召進宮,將他劈頭蓋臉臭罵一通,韋桐才知道四川出事了,李金驍起兵失敗,被陳慶強勢鎮壓。

韋桐能不鬱悶嗎?讓他挑起李金驍等人起兵的是太后,現在起兵失敗,就把責任推給自己,簡直豈有此理!

“我給她說過的,李金驍兵力太少,起兵太倉促會失敗,她偏不信,以爲各個州都會起兵響應,現在好,起兵被殺得乾乾淨淨,她的勢力也被全部抹掉,現在卻怪我讓他們起兵,我還損失慘重呢!我找誰說理去。”

韋桐氣得在書房裡破口大罵,幕僚邱千凱勸道:“事已至此,王爺不要生氣了,還是想想怎麼減少損失爲好。”

韋桐一屁股坐下,半晌道:“王霖有消息嗎?”

“暫時沒有,給那邊發鴿信也沒有回。”

韋桐眉頭一皺,“發鴿信也沒有回?”

“卑職問過了,這些天一連發了三次鴿信,都沒有任何回信,按理,回信早該到了。”

韋桐忽然一陣心煩意亂,他在蜀中可是有重大利益,幾百萬兩銀子,幾十萬兩黃金,幾百萬貫錢,還有那麼多產業,他比誰都揪心。

這麼多年積累的財富運不出來,韋桐想想就恨得牙根直癢。

這時,有人在院中稟報,“王爺,蜀中緊急鴿信!”

韋桐精神一怔,連忙道:“快拿進來!”

一名心腹拿着一管鴿信進來,韋桐問道:“是成都來的嗎?”

“不是,信管上寫着巴州!”

韋桐愣住了,怎麼是巴州來的?

邱千凱小聲道:“我們在巴州不是設了一個緊急備用鴿信嗎?連王霖都不知道的。”

韋桐想起來了,是他們去年設的一個情報點,很隱蔽,目的是爲了監視王霖他們的活動,王霖當然不會知道。

他心中頓時有些不妙,連忙打開信筒,取出一管細細的紙條,韋桐把紙條鋪開,趴在上面看了半晌,他忽然大叫一聲,眼前一黑,仰面摔倒,嚇邱千凱連忙叫使女來扶起他,韋桐放聲痛哭。

邱千凱拾起紙條,細看了一遍,他也大吃一驚,“所有人員都被殺死,所有財富和產業都被西軍吞沒。”

就這麼簡單的兩句話,卻透露出四川發生了無比的血腥和恐怖的事情,韋桐在四川的心血和收穫徹底沒有了,難怪他接受不了。

邱千凱嘆息一聲,他不知道該怎麼勸說纔好。

這時,韋桐忽然不哭了,他抹去眼淚,目光變得無比怨毒,咬牙切齒道:“陳慶,我必要你千倍萬倍來償還!”

經過十天的航行,船隊抵達了江陵府,西軍在江陵駐軍一萬五千人,主將是統制楊元清,當陳慶大船靠岸時,楊元清以及江陵知府張舜、通判葛慶紅等軍政官員都來到大船前迎接。

陳慶帶着趙瓔珞下了大船,楊元清上前單膝跪下行一軍禮,“卑職參見郡王!”

楊元清之前在忠誠度上有所動搖,結果吃了大虧,他終於醒悟過來,從此忠心耿耿,不敢再有二心,這才慢慢得到提拔,年初從副統制提拔爲統制,率軍獨當一面,這也是陳慶對他的信任,如果不出意外,他在兩三年後也能升爲都統。

陳慶笑道:“辛苦楊將軍了,請起!”

江陵知府張舜和通判葛慶紅也上前行禮,張舜在江陵府呆了近八年了,當年王彥出任江陵知府時,他就是通判,後來陳慶軍隊駐紮江陵,他也全力支持,他之前是張浚派系,現在他是陳慶認可的江陵知府,朝廷已經調不走他了。

去年朝廷一紙調令,調他爲知鄂州事,他以百姓挽留爲藉口,拒絕了被調走,隨即朝廷派的新知府卻被軍隊阻攔,進不了江陵城,新知府只得打道返回,朝廷也只得默認了西軍對江陵府的佔領。

好在張舜大小事情都會向朝廷彙報,保住了朝廷的顏面,朝廷索性將他繼續留任江陵府,算是一種不得已的妥協。

而通判葛慶紅是江陵豪門王晉的女婿,王晉支持西軍,葛慶紅自然也是西軍的支持者。

陳慶對二人誠懇道:“二十萬江淮百姓南下荊湖南路,江陵府就安置了十五萬,我知道你們一定付出巨大的艱辛,朝廷看不到你們的功績,但我看得清清楚楚,相信伱們的辛勞絕不會白費。”

陳慶的表態讓二人感動不已,張舜躬身道:“感謝郡王的理解,安置江淮百姓雖然一時辛苦,但他們定居下來後,會給江陵生產出巨大農產品,今年我們夏糧的產量就能翻一倍,還有棉布、茶葉和菜油產量都會翻翻幾倍,江陵會很快恢復成爲魚米之鄉。”

陳慶微微笑道:“這也是我所期待!”

葛慶紅連忙道:“郡王一路辛苦,請進城休息!”

陳慶笑着搖搖頭,”現在時間還早,先去軍營,探望一下守軍將士。”

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1427章 建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1185章 備戰第910章 變化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842章 內訌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二百一十五章 復仇第1118章 宣召第五章 狹路第1287章 審問第七百一十一章 勸服第944章 泄密第847章 海船第1326章 挖人第970章 洛水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809章 成功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九十三章 清照(上)第1519章 遼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982章 襄陽(上)第八十四章 複賽(上)第755章 困獸(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1193章 首戰第1454章 初談第1348章 立威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790章 公審第1151章 招才第961章 提醒第1308章 心思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1142章 會見第1022章 救嶽(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1236章 開導第1220章 單挑第1079章 偷襲第845章 啓程第1262章 壽春第1482章 遭遇第1184章 建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步兵第1223章 歷城第1039章 掘財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重用第1467章 實習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1490章 大敵第960章 防爆第950章 消釋第1473章 追查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六十八章 綢繆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881章 逼官第783章 地氣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979章 火攻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1499章 瑞兆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第1078章 圓果第960章 防爆第1346章 離間(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三百零七章 募軍第1273章 宰豬第1249章 初談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757章 困獸(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把柄第1233章 敲醒第937章 計劃第902章 義軍第1474章 證人第九十章 三箭第1500章 備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933章 交手(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