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機會

bookmark

掌櫃董安和魏延宗面面相覷,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扔紙條的人居然是賈應芳,旁邊種桓得知賈應芳身份,也着實不敢相信,眼前這個一臉奸詐模樣的人居然會幫他們。

“賈先生,怎麼會是你?”董安無法理解,直接問道。

賈應芳半響苦笑一聲道:“董掌櫃覺得我不可能幫你們?事實上你們這裡早就暴露了,被我壓下來而已。”

董安更是有些不安,親手將一盞茶放在賈應芳面前,緊張地問道:“請問賈先生,我這樣怎麼會暴露?”

“董掌櫃問得太多了,一間普通茶館的掌櫃,整天關心大宋軍隊人數,臨安兵力部署,糧食儲備情況,城牆修建計劃,太不合情理了,這些伱都問過吧!”

董安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臨安縣主薄楊永,居然把自己出賣了。

“楊主薄沒有出賣你們,他是我的同鄉,在我家裡喝酒時,給我吐露了這些,我就立刻猜到你們是西軍情報點,我讓楊掌櫃保持沉默,以免家人遭到報復。”

種桓更加不理解了,“賈先生爲什麼要幫我們?”

他得到的情報,這個賈應芳很貪財,如果把他們向秦檜揭發,他肯定會得到重賞和提拔,但他卻沒有那麼做,反而在關鍵時刻幫他們,簡直匪夷所思。

賈應芳嘆息一聲,“我是很貪財,但再貪財也擋不住我對朝廷和金國的痛恨。”

說到這,他眼睛透露出濃濃的恨意,“是亳州城父縣人,我的父母和妻兒都在家鄉種田爲生,唯獨我在應天府太學讀書,建炎二年,東京留守杜充爲阻擋金兵,決開黃河,黃河的滔天大浪吞沒了我的家鄉,我的父母妻兒一個都沒有活下來.”

說到這裡,賈應芳已是淚流滿面,他滿腔悲憤道:“後來我才知道,是天子下的命令,他只管自己逃命,卻不管百姓的死活,竟然喪心病狂地下令掘開黃河,枉爲大宋天子。”

衆人都明白了,是建炎二年的黃河奪淮,杜充掘開黃河口,泗州、潁州、亳州、宿州被黃河大水淹沒,死亡數十萬人,上百萬人背井離鄉,這個賈應芳全家就是受害者。

種桓拾起紙條,紙條上寫着:‘郡王拜祭永固陵,當心刺客。’

種桓揚揚紙條問道:“韋桐要在永固陵行刺郡王?”

大帳內,陳慶看完了紙條,遞給旁邊的周寬,他問道:“這個賈應芳怎麼說?”

種桓連忙道:“他說,最老奸巨猾是秦檜,通過他內侄王薄,不知不覺就讓韋桐上鉤了,想刺殺郡王的勢力有很多,都不約而同的將韋桐推出來。”

陳慶點點頭,“這個賈應芳說他全家死在黃河奪淮上,是否可信?”

“應該可信,卑職看得清楚,他的悲傷和憤怒不是假裝,四十歲的男子哭得像孩子一樣。”

旁邊周寬笑道:“其實他的身世並不重要,關鍵是他確實救了我一命,要不是他及時送信,我肯定被刺殺了。”

“說得也對!”

陳慶沉思片刻,問周寬道:“拜祭永固陵,安排在什麼時候?”

“後天上午!”

陳慶冷笑一聲道:“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次日上午,西湖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上萬士兵將西湖邊戒備森嚴,所有的湖邊店鋪全部停業,所有的船隻都不準上湖,小道消息已經穿得沸沸揚揚,官家將和先帝在西湖上相會。

西湖邊的戒嚴卻坐實了小道消息,數萬百姓都涌到靠近西湖的地方,遠遠眺望水面,親眼目睹這歷史性的一幕。

西湖上停泊着一艘兩千石的畫舫,東西各有十幾艘船隻,西面船上全是皇宮侍衛,楊沂中身披重甲,手提長槍站在船頭,而且東面船頭則是西軍士兵,劉瓊親自率領三百士兵站在船頭護衛。

天子趙構和先帝趙桓都已經進了大船,從遠處可以看見他們二人,坐在畫舫二樓,兩人喝茶聊天,不時哈哈大笑,很輕鬆的模樣。

不到半個時辰,天子趙構先一步下船了,他在侍衛的護衛下,上了另一艘畫舫,船隻隨即離去。

趙桓也下船了,幾名士兵上前用大盾護衛着他,也上了一艘畫舫,十幾艘船隻護衛着畫舫,向東南方向駛去。

兄弟之間的會面就在一個時辰內結束了,誰也不知道他們談的什麼內容,有沒有達成什麼妥協?

但安排這場雙帝會的幕後之人,此時卻在呂府內宅喝茶,和呂頤浩不緊不慢的閒談。

“拿下了太原,怎麼沒有想過繼續北上拿下大同府??”呂頤浩笑眯眯問道。

陳慶笑道:“沒有拿下大同,金國考慮的重點便是怎麼保住大同,而不會去想怎麼奪回河東路南部,如果不留餘地,把大同全部奪取了,金國就要開始考慮反攻河東路,他們的目標就不會只放在太原府。”

“有道理,大同是遼國的西京,大宋幾乎從來就沒有得到過,而那裡又是草原遊牧民族南下的重要通道,金國本身人口太少,他們很可能會動員遊牧軍隊南下,你們要提高警惕。”

陳慶點點頭,現在金國兵力不足,呂頤浩的擔心完全有可能發生。

“另外,你還要當心金國提出和朝廷和談,他們就會集中兵力和資源對付西軍。”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想到了,我現在在考慮。,朝廷會不會趁機攻打巴蜀,或者暗中支持金國?”

呂頤浩點點頭,“完全有這個可能,當初完顏昌第二次出使臨安時,就提出過用中原換取四川的建議。”

“朝廷居然沒有答應?恢復汴梁啊!”

“秦檜慫恿天子答應,韋太后也在說服天子,但我和張浚堅決反對,把現實告訴天子後,天子不得不放棄。”

“祖父怎麼說服天子?”

陳慶語氣中的祖父很自然,完全是隨口說出,讓呂頤浩大爲欣慰。

他微微笑道:“用現實,建炎二年黃河決口後,原本富庶的中原南部基本上都毀掉了,民不聊生,這就是爲什麼僞齊軍明明沒有軍俸,卻還能輕易募到五十萬大軍的緣故,當兵能吃飽肚子,其實你應該體會很深,僞齊被廢后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有上百萬中原百姓逃往關中,但凡還有一點活路,他們也都不會背景離鄉。”

停一下,呂頤浩又道:“我們後來越來越瞭解中原的情況,然後幾次北伐都引發朝廷很多官員強烈的反對,都認爲朝廷負擔不起被摧毀的中原,奪回來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朝廷財政會崩潰,所以後來朝野才達成共識,北伐到淮河爲止。”

陳慶默默點頭,呂頤浩說得完全正確,朝廷確實不會再要中原,但朝廷放棄中原,自己也不能放棄啊!

這一刻,陳慶忽然意識到,正因爲朝廷放棄了,中原纔會是自己最大的機會。

這個機會,他不能留給朝廷。

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戰第1398章 突圍第857章 是他第775章 全殲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1177章 情報第1421章 刺殺第1107章 義助第二百六十四章 壽宴(六)第998章 逼迫第七百一十七章 會盟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1385章 惹事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914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六百五十一章 籌碼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先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四十四章 偷襲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1031章 虛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1377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1246章 慘敗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1497章 懷柔第四十二章 蹊徑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844章 剷除第1113章 截江第1427章 建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1356章 出兵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1047章 凱旋第二百五十二章 巴陵(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978章 開導第786章 舊案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1315章 草盡第1218章 施壓第1475章 送功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848章 分兵第1448章 鼓密第七百二十八章 奪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1398章 突圍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三百三十二章 試攻(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四百二十二章 求救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子午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黑第831章 造反第961章 提醒第1505章 遭遇第855章 智言第六百六十四章 重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1499章 瑞兆第1014章 換將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942章 勸諫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1021章 救嶽(中)第883章 聲明第1482章 遭遇第1066章 澄清第1507章 全殲第987章 爭汝(下)第1034章 破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1274章 漏網第1399章 丹灞第1465章 隱憂第836章 嚴懲第1290章 先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博弈(三)第1147章 布店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