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梳理

bookmark

楊沂中點點頭,“李相公說得一點沒有錯,根據卑職調查,他們確實就是完顏昌的手下,在卑職的登記簿中,這次完顏昌帶來的護衛,除了三百女真騎兵外,還有三十五名近身武士,都是漢人。

但昨天晚上,金國館內不管是倖存的人,還是被燒死的人,這三十五名武士都不在,卑職又找來見過這三十五名武士的人,一名被金國館僱傭的雜役,本地人,卑職讓他辨認,他認出了爲首之人,叫做李輕舟,綽號李半眉,他只有右眼有眉毛,左眼無眉,所以卑職可以確定,這三十五人就是完顏昌的武士。”

“他們是被何人所殺?”趙構又問道。

“陛下,卑職又去了三橋調查,有幾名住戶說,昨晚三更左右,他們聽見報館裡有慘叫聲,還有一人看見大批黑衣武士翻牆進入報館,卑職剛纔去了報館,報館裡很忙碌,就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但卑職還是在中庭花壇縫隙內發現了很多新鮮血跡,可以肯定,昨晚報館內發生了一場惡戰,那三十五名武士就是在報館中被幹掉。”

李光鼓掌讚道:“楊都統果然細緻,這麼快就查出了真相!”

李光回頭對趙構道:“陛下,整個事件到此就很清晰了,昨天中午,《臨安京報》披露了金國逼迫宋朝結盟,共同對付川陝西軍的消息,引發了太學生和百姓的大遊行,最終導致朝廷放棄和金國結盟,完顏昌便遷怒於《臨安京報》,半夜三更時分,派三十五名武士去襲擊報館,哪知道陳慶手下早有準備,三十五名武士中了埋伏,全軍覆滅,陳慶的手下隨即在四更時分反擊完顏昌,火燒金國館。”

趙構冷冷道:“爲什麼就只有朕看不到《臨安京報》?”

李光意識到自己剛纔失言了,他反應極快,連忙解釋道:“《臨安京報》並非時政報紙,只是偶然會刊登一些時政內容,大部分都是各種市井雞毛蒜皮小事,各種女人服飾、化妝,各種美食製作,還有店面的廣告,還有小說,都是一些無聊的內容,陛下日理萬機,哪有精力看這種報紙?”

“但關鍵時候,朕都會被瞞住,是不是?要不是李相公剛纔失言,朕還不知道太學生大遊行居然是《臨安京報》引發的,你們真會隱瞞啊!”趙構的怒火已經快抑制不住。

“陛下,沒有人要故意隱瞞陛下,微臣也是晚上回家纔看到了《臨安京報》,其他相公也是一樣,之前政事堂有規定,不準《京報》進朝廷,大家都以爲是誰跑去太學挑唆,結果今天一早又發生了金國館事件,大家壓根就沒有想到昨天遊行之事,自然也想不起《臨安京報》,絕非要故意隱瞞陛下,懇請陛下明鑑!”

李光的解釋讓趙構臉色稍稍和緩,便道:“以前之事,朕不追究了,但從今天開始,必須每天把《臨安京報》放到朕的御案上來。”

他目光凌厲地盯着宦官康順,康順嚇得戰戰兢兢道:“陛下,內宮裡就有,吳貴妃、張賢妃她們幾乎人手一份。”

這個回答着實出乎趙構的意料,他半晌冷冷道:“朕再說一遍,從今天開始,必須每天把《臨安京報》放到朕的御案上來。”

“奴才明白,奴才這就讓人去買今天的報紙。”

康順嚇得連滾帶爬跑了,趙構這才問李光道:“此事該如何處置?”

“回稟陛下,既然完顏昌不想追究,我們也儘量裝糊塗吧!事情鬧大了,我們也無從抓捕兇手。”

李光暗示天子,兩邊都是強悍對手,朝廷參與進去,最後會惹禍燒身,首先根本就抓不到陳慶的手下,也就無法向完顏昌交代。

趙構明白李光的意思,點點頭,對李光和楊沂中道:“此事就到此爲止!”

李光和楊沂中告退走了,這時,康順將一份昨天的報紙放在桌上,“陛下,這是昨天的《臨安京報》,今天的報紙要中午以後纔會出來。”

趙構接過報紙放在桌上,他一眼便看見了頭版頭條,‘宋金密議殺義士,父子啼血說靖康。’

趙構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父子啼血說靖康’,這是在說誰呢?

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陳慶的船隊終於抵達了成都,知府鄭愛農和都統制鄭平前來迎接陳慶的歸來。

陳慶見鄭平的眼光有些躲閃,便知道他的父親已經送到了,他也不說破,簡單詢問了成都府的情況,便前往軍營休息,數萬大軍隨即在城外紮下大營。

“鄭知府給我帶來了什麼好消息?”陳慶喝了口茶,笑眯眯問道。

“最大的好消息是鹽稅恢復很快,達到前年的數額了。”

陳慶點點頭,“看來各地打擊私鹽販子很得力!”

“正是,這幾個月各地連續剿滅私鹽販子,殺了好幾批,不過這個月又有所緩和。”

陳慶一怔,“爲什麼?”

鄭愛農苦笑一聲道:“因爲殿下和朝廷簽訂的協議,涉及到了四川路。”

“已經開始影響了?”

“怎麼可能不影響呢?州府任命歸朝廷,通判和縣歸川陝宣撫使司,大家都明白,殿下是要準備架空州府了,所以人心惶惶,就連卑職也想改任通判,殿下能否成全?”

陳慶擺擺手笑道:“真不知你們是怎麼想的,天下的事情不是黑就是白嗎?你鄭愛農是成都知府,難道我就會把伱架空?我一刀切下去,所有的知府都統統架空,會這樣嗎?”

鄭平在旁邊笑道:“我就說鄭知府是白擔心,殿下只是給朝廷一個面子,哪裡會讓朝廷來干涉四川?”

陳慶笑着點點頭,“這句話說對了,只是給朝廷一個面子。”

“可問題是,如果朝廷又任命一個成都知府,有兩個知府了,卑職該怎麼辦?”

陳慶冷笑一聲道:“你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難道你會把自己位子拱手讓給別人?新來的知府就讓他站在大門口站崗好了,官房也別給他,讓他住客棧,等他盤纏花光,他自然會上街討飯去,你擔心什麼?”

鄭平哈哈大笑起來,鄭愛農滿臉羞慚,起身長施一禮,“殿下教誨如醍醐灌頂,卑職明白該怎麼應對了!”

陳慶又淡淡道:“架空不是不可能,我知道有些州官心向朝廷,人數還不少,我就冷眼看朝廷的任命,要被替代的,必然是忠心於我,繼續用原任,必然是心向朝廷,這樣我就知道了,哪些該被架空,哪些該繼續重用,這其實是一塊試金石,讓我看出了黃金的成色。”

鄭愛農嘆息道:“殿下的手腕令人敬佩,就可惜川陝宣撫使司太遠了一點,對巴蜀有些鞭長莫及,如果周參事能長駐四川路,大家就有主心骨了。”

陳慶笑了笑道:“這一點不用擔心,很快會成立四川路尚書行臺,我兼任總管,而由呂青山出任長史,他就是四川路的最高政務官。”

第988章 再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1113章 截江第1147章 布店第915章 穩定第1225章 救急第1161章 殺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966章 連擊第一百九十章 定西第840章 科舉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1307章 撤退第757章 困獸(下)第1309章 激戰第1517章 分財第1266章 牛山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994章 捷報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1422章 疏漏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783章 地氣第一百八十章 通判第1223章 歷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面試第852章 夜刺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四十章 填溝第1457章 借刀第897章 抓俘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1085章 戰敗第1032章 木馬第793章 談判第1332章 建署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1488章 陷阱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1306章 遇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135章 平江第1020章 救嶽(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1324章 要價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1135章 平江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787章 詐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趁亂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五百九十三章 博弈(十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萬禧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989章 襄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1420章 燕客第四章 競技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二十章 買糧第781章 船攻第1502章 重歸第1024章 頹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1349章 效忠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945章 孟州第881章 逼官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1145章 態度第1170章 請罪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819章 解密第983章 襄陽(下)第1273章 宰豬第二百六十四章 壽宴(六)第1147章 布店第773章 斬首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1386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761章 平陽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六百五十四章 滅口第1479章 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