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搶麥

bookmark

折彥質笑道:“你認識我?”

老兵眼睛立刻紅了,淚水撲簌簌落下,“折都督,我是你的親兵李常貴啊!你不認識我了嗎?”

折彥質猛地想起來了,吃驚道:“伱是李常貴,你不是死在太原了嗎?”

“折都督,我沒死,我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你們都不見了,我腿也受傷,只好一點點逃回家鄉新秦縣,我一直在打聽都督消息,後來聽說都督去了南方,我就死了心.”

說到這,老兵李常貴抱住折彥質的胳膊失聲痛哭起來,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主公。

折彥質也頗爲傷感,對老兵道:“常貴,大家還活着就是好事,我現在是西軍都統,不會再回南方了。”

這時,一名騎兵疾奔而至,在馬上抱拳道:“啓稟都統,有緊急軍情,李將軍請您過去商議。”

李常貴臉色一變,“一定是搶糧党項人來了,我得去通知縣君。”

“你去告訴你們縣君,就說我率三萬大軍到來,讓他不要擔心。”

折彥質率領手下出城,很快來到軍隊駐軍,李慕清上前道:“斥候發現一支軍隊,從北面殺來,約三千人左右,之前在三十里外,現在離我們已不到二十里。”

“騎兵嗎?”

“不是!是步兵。”

折彥質點點頭,“應該來新秦縣搶糧党項軍,剛纔我遇到一個老部下,得知他們知縣正帶百姓在兔毛川南岸搶收小麥。”

“怎麼對付這支党項軍隊?”李慕清問道。

折彥質眼珠一轉笑道:“大軍進城,從南北包圍他們!”

三千人的党項軍向新秦縣方向一路疾奔而來,這支軍隊專門負責搶麟州的糧食,新秦縣便是第一站。

士兵們輕車熟路,他們很清楚麥田在哪裡?但光搶麥子不行,他們還得找大車運輸,縣城裡應該有大車。

三千軍隊奔至北城門前,卻見城門緊閉,爲首統軍大怒,“去南城門!”

三千党項軍又沿着東城牆向南城門奔去,距離南城門前還有百步,東城頭上忽然萬箭齊發,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向党項軍射來。

党項軍措不及防,發現頭頂箭矢時已經來不及了,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党項士兵紛紛被箭矢射中,頓時一片哀嚎慘叫,党項士兵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從南面殺出一支騎兵,足有五千人之多,拉出一條長長的騎兵線,從南面到東南面將党項軍包圍,党項軍士兵紛紛向北逃命,這時,北面也出現五千騎兵,同樣從北面到東北將党項軍包圍。

兩支騎兵迅速合攏,頭頂是雨點般的箭矢,四周是一萬騎兵包圍,党項軍士兵走投無路,發出一片絕望的哀嚎。

陳慶給牛皋和折彥質下達的命令都是殺絕令,除了協從軍中的漢人士兵外,其餘異族士兵一概斬盡殺絕,不再給他們繁衍後代的機會。

五胡亂華的教訓極其刻骨銘心,歷史上任何對異族的寬容,都遲早會給中原漢人帶來滅頂之災。

眼前的党項軍也不例外,陳慶對党項餘孽下達的命令也是殺絕令。

光三輪箭雨便殲滅了近兩千士兵,剩下的士兵更逃不脫騎兵的屠殺,最後只留下三十人審問口供,其餘士兵全部被斬殺。

折彥質率領一萬軍隊來到兔毛川南岸的麥田區,城內百姓在這裡種植了一萬多畝麥田,他們一年的口糧就指望這些麥田了。

所有的老人、孩子、婦女都在麥田裡搶收麥子,年輕男子基本上看不到,很多能稱得上年輕人的男子,都快四十歲了。

知縣叫做鄭衡,麟州本地人,也有三十八歲了,從建炎二年出任知縣一直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了。

他已經得到李常貴的報信,見一支軍隊過橋,連忙迎了上來。

“下官新秦縣知縣鄭衡,請問折都統可在?”

折彥質催馬出來,“老夫折彥質!”

“果然是折都督,小人父親鄭子淵。”

鄭子淵曾任知麟州事,折彥質很熟悉,他點點頭,“原來是故人之後,你父親還健在嗎?”

“父親前年病世了,我原本想辭官守孝,但百姓們不同意,只能硬着頭皮做到現在。”

鄭衡言外之意就是告訴折彥質,他不是金國的知縣,是百姓擁戴的知縣。

折彥質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用馬鞭一指一望無際的麥田,“可需要我的士兵幫忙?”

“麥田我們可以慢慢割,關鍵是党項士兵會來搶糧,我們真的很擔心。”

折彥質微微一笑,“搶糧的党項士兵已經被我們全部殲滅,不知別處是否還有搶糧党項軍?”

鄭衡連忙道:“我們麟州就只有這一支,另外嵐州和岢嵐軍那邊各有一支,去嵐州的士兵人數會多一點。”

“緊靠府州的保德軍和火山軍沒有嗎?還有北面豐州呢?”

“這三地都是党項人的牧場,沒有麥田,漢人都被趕走了。”

折彥質點點頭笑道:“我知道了,你們繼續收麥,不用擔心搶糧的軍隊了。”

“感謝老將軍危急時刻來援。”

折彥質又笑道:“去轉告父老鄉親們,從今天開始,麟州又迴歸宋朝了,你們都是川陝雍王的子民。”

“雍王可是陳都統?”

“他以前是都統,現在被封爲雍王了。”

“太好了,鹽價物價都會降下來了,我就去給大夥宣佈這個好消息。”

鄭衡向麥田跑去,不多時,歡呼聲開始在麥田內響起。

折彥質笑了笑,命令軍隊掉頭,返回縣城,他需要和李慕清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折都統,口供已經問清楚了。”

李慕清催馬上前行一禮道:“對方有一萬兩千軍隊,這次派出七千軍隊搶糧,麟州這邊三千人,嵐州那邊也是三千人,然後岢嵐軍一千人,卑職覺得這是一個各個殲滅的好機會。”

折彥質微微笑道:“我找你就是商議此事!”

李慕清和折彥質很快達成一致,留五千人在新秦縣守守衛兩萬頭駱駝的後勤輜重,他們分兵兩路,折彥質率一萬五千軍去嵐州,李慕清率一萬人去岢嵐軍,消滅了搶麥敵軍後,雙方再約定時間,兵分兩路向府州進發。

西軍從合河津渡過了黃河,這裡有搶糧軍隊搭建的浮橋,倒是很方便,大軍隨即兵分兩路而行,折彥質率領一萬五千軍隊直撲五十里外的合河縣。

雖然一萬五千軍隊中有五千步兵,但這裡得說清楚,就算步兵也是騎馬行軍,有腳力代步,只是作戰時才列步兵陣,宋軍對此夢寐以求,但只有割據西北的陳慶軍隊做到了。

他軍隊有五十萬匹戰馬,就意味着每個士兵都有腳力代步。

嵐州的種麥之地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合河縣南面的蔚汾水河谷,一處是東南部婁煩縣的汾水河谷。

一萬五千大軍在蔚汾水河谷沒有發現党項搶糧軍隊,他們去了婁煩縣,折彥質率領一萬五千人隨即殺向婁煩縣。

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卻在這時發生了。

第1504章 告發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818章 借船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1338章 斷念第1190章 奪島(下)第1205章 任務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1516章 雍南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1029章 激戰(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1383章 述職第1106章 小店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486章 偷營第六十一章 解圍第893章 老將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遊第905章 疫散第1503章 密謀第955章 蹊蹺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第1460章 暗示第933章 交手(上)第1335章 遠景第1248章 任命第1306章 遇襲第1110章 上任第七百章 決戰(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1157章 全殲第九十二章 壽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險棋(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朝覲第二十章 買糧第1176章 抓捕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1256章 卡位第1196章 交換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1214章 泄密第四章 競技第850章 懷舊第934章 交手(中)第974章 破洛(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一章 提議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五百零七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競技(上)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956章 內患第1269章 民怒第754章 覆轍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934章 交手(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069章 逛店第1286章 解釋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二十章 買糧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373章 燕山(中)第1165章 攔街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928章 處理第1228章 收穫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申請第四十章 填溝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1191章 破裂第1122章 廷議(上)第二十章 買糧第1512章 入甕第925章 入甕第1139章 會主第1469章 遠訊第1048章 禮物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遊第1164章 耳順第1108章 集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1050章 震怒第908章 滅亡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801章 轉移第六十三章 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