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全殲

王瓚閉眼靠在一塊大石上休息,他看似在休息,其實是在考慮退路,王瓚不是傻子,他也知道目前風險很大,搞不好會全軍覆滅,他也知道投降宋軍是一條良策,何況楊再興還寫信來招攬他。

只是折可求待他不薄,而且他的家人都在洛陽,如果投降,家人怎麼辦?

王瓚心中也很矛盾,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撤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這時,謝振生狂奔而來,急聲喊道:“大哥,大事不妙!”

王瓚睜開眼睛,“什麼事?”

“史大武和蘇武率領軍隊,向北走了!”

“什麼!”

王瓚站起身向西面望去,只見遠處數千人已經集結完成,開始向西而去。

王瓚大怒,翻身上馬,提槍追去。

追出兩路,斷後的一千士兵居然舉弩對準了他,王瓚連忙勒住戰馬,大罵道:“你們瘋了嗎?給我放下弓弩!”

一千士兵都沒有理睬他,這時,史大武催馬出來高聲道:“王將軍,人各有志,何必苦苦相逼!”

王瓚厲聲道:“大帥待爾等不薄,糧食俸祿都給足,爲什麼要反叛?”

史大武昂聲道:“我不願我的兒孫將來被人罵作漢奸後人,子子孫孫都擡不起頭,你問問弟兄,他們還願意繼續當漢奸嗎?”

“我們不當漢奸!”一千士兵憤怒大喊起來。

王瓚只得長嘆一聲,調轉馬頭走了,史大武見他走遠,一揮手,率領一千弓弩手跟隨着大隊一起向西撤離。

一萬大軍瞬間走掉六千人,只剩了四千人,個個神情落寞,眼巴巴地望着大軍走遠,他們也想跟去啊!

“全軍集結,繼續東行!”

王瓚知道不能再呆下去了,否則軍心要完全崩潰不可。

四千軍隊列隊出發,王瓚走在前面,謝振生押後,防止出現逃兵。

但走不到三裡,經過一大片樹林,隊伍中間的很多士兵趁着夜幕的掩護,一頭鑽進了樹林,王瓚聽見後面異常,急忙掉頭,恰好看見一羣士兵鑽進了樹林。

他急得大喊,“不準進樹林,攔住他們!”

本來不少士兵還在猶豫,可他這一喊,士兵們忽然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最後的逃跑機會了,又是一片士兵一頭鑽進了樹林。

王瓚和謝振生連喝帶罵,將剩下士兵帶離了樹林,四千人的軍隊只剩下不到一千八百人,基本上都是他們的直屬士兵,纔沒有跑掉。

王瓚無可奈何,只得加快速度向官道奔去,距離官道還有五里,王瓚和謝振生忽然發現,他們被包圍了,四面八方都是宋軍士兵。

他們遭遇到了蘇遵義的一萬軍隊,蘇遵義早就派人盯住了他們的一舉一動,包括他們逃走,蘇遵義知道他們的士氣已經崩潰,便決定提前將敵軍包圍。

“立刻放下兵器投降,否則格殺勿論!”蘇遵義在遠處大喊。

“放下兵器投降,否則格殺勿論!”數千士兵一起大喊。

一千八百多名士兵雙股戰慄,惶惶然地望着主帥王瓚,忽然有士兵大喊:“我家裡還有妻兒和老母要奉養,我不能死!”

他扔下兵器跑了過去,高舉雙手大喊,“我投降!別殺我。”

“噹啷!噹啷!噹啷!”

兵器落地聲越來越多,一羣羣士兵奔跑過去跪下,謝振生剛要去制止,卻王瓚喊住了,“由他們去吧!”

主將不管了,投降的士兵越來越多,將領也去投降了,一刻鐘後,王瓚身邊只剩下謝振生和數十名親兵。

王瓚看了一眼謝振生道:“小妹還懷着身孕呢,你去吧!不要跟着我。”

謝振生沉默片刻道:“大哥,對不起了!”

“去吧!”

謝振生摘下頭盔,翻下馬向對方走去,只見謝振生走出二十餘步,王瓚揮動大鐵槍喝道:“跟我突圍!”

三十名親衛騎兵打馬疾奔,跟着王瓚向東面突圍衝去。

蘇遵義見有人要突圍,冷冷令道:“弓弩手準備!”

兩千弓弩手舉弩對準了迎面衝來的數十名騎兵,蘇遵義大喊一聲,“放箭!”

兩千支軍弩同時發射,密集的弩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王瓚和數十名親兵,王瓚身中數百箭,射得像刺蝟一般,撲通落馬,當場慘死,後面數十名親兵也全部被射殺,無一生還。

天亮了,蘇遵義帶着王瓚的人頭以及數千降卒向楊再興交令,包括那些中途逃亡進樹林的士兵,大部分也被宋軍士兵抓俘。

楊再興對戰果很滿意,一萬士兵投降了九千五百人,只有數百人逃走,可謂戰功卓著。

他下令將王瓚首級傳遞三軍,蘇遵義低聲道:“要不要將王瓚厚葬,表彰其忠義,寧死不降!”

“忠義?”

楊再興冷笑一聲道:“對女真人的忠義我可不會厚葬,挖個坑直接埋了!”

蘇遵義慚愧道:“將軍說得對,不過謝振生是他連襟,不如把屍首交給他處理吧!省得我們的士兵挖坑費力。”

“可以,伱去處理此事!”

楊再興隨即命令手下大將將一萬投降士兵押送去陝縣戰俘營,這些士兵基本上都是主動投降,因此會受到優待,至少不會送去採礦,大部分都會釋放回家,少部分有特殊本事的會加入宋軍。

歸順士兵和戰俘士兵雖然都是投降,但性質完全不同,他們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投降的時間點,一個是在戰爭爆發前投降,一個是戰爭爆發後投降,一個是不想打仗主動投降,一個是爲了免死而被動投降。

這時,李慕清也率領兩萬騎兵到了,李慕清上前行一禮笑道:“這次我繞個大圈子算是白跑一趟了,敵軍的毛都沒有碰到一根。”

楊再興微微笑道:“若沒有你的騎兵,對方就直接逃回洛陽了,我們抓不住他,畢竟澠池縣距離新安縣有八十里,再怎麼突擊奔跑也沒有用。”

“如果都統率兩萬騎兵,不進入澠池縣,隱瞞住對方探子,一樣能全殲敵軍。”

楊再興搖搖頭,“這是事後軍師,兩萬騎兵過來怎麼可能不被發現,如果我們把勝利寄託在對方是傻子的基礎上,那最後的傻子一定是我們。”

“卑職明白了!”

楊再興笑道:“大家回新安縣休整一天,明天大軍出發去洛陽。”

虎牢關位於洛陽以東約兩百里外,它實際上位於汜水縣和滎陽縣之間,所以又叫汜水關。

虎牢關是洛陽的東大門,用來防禦中原軍隊對洛陽的進攻,和西面的函谷關並稱兩大雄關。

《三國演義》中,十八家諸侯討伐董卓,就是在虎牢關前,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都發生在這裡。

不過虎牢關是防禦東面的進攻之敵,它的險要和雄偉也在東面,而西面就是一座普通的關城了,雖然是普通關城,但還是關城,只是沒有東面那麼雄偉罷了。

李復興率領兩萬大軍殺到了虎牢關,虎牢關目前屬於境內關,重要性還不如孟津關,只有駐軍八百人,全部駐紮在關城內。

此時虎牢關也接到了偃師縣知縣派人送來的消息,宋軍已經攻破孟津關,要求所有的關隘城池都要注意防範。

虎牢關八百守軍格外緊張,他們心裡有數,一旦宋軍從孟津關洶涌殺來,洛陽城是首當其衝,其次就是虎牢關。

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1123章 廷議(下)第1519章 遼探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六百八十六章 援軍第810章 偷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199章 求助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四百七十章 糧盡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下第1427章 建議第1410章 廷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253章 溝通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775章 全殲第1046章 巡河(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下)第879章 梳理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1067章 官船第1162章 危戚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六百五十一章 籌碼第1520章 西使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780章 雜鋪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戰第1277章 投資第1133章 求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1402章 建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雙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三百零四章 識破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爾第827章 行刺第1015章 原則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1288章 任務第五十章 破敵第1494章 防疫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1052章 妥協第二百四十四章 孿生第1208章 劫糧第1231章 意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1087章 升官第867章 澎湖(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1078章 圓果第1425章 陷阱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五十章 破敵第1304章 改局第1450章 藏身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1352章 現實第1409章 家醜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1394章 啓發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800章 報復第1430章 責任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七十章 獎懲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1036章 官窯第1417章 嫡次第951章 黃金第1284章 追查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1100章 科舉第十九章 軍寨第1345章 離間(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第842章 內訌第948章 遇險(下)第946章 任務第1351章 抗議第1125章 再談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一百九十章 定西第六百四十二章 驅逐第989章 襄城第1094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