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圍城

bookmark

兩萬大軍天亮時抵達了虎牢關,他們沒有攜帶輜重,也沒有攜帶糧草帳篷,每個士兵只攜帶四天的乾糧和飲水,還有就是八枚黑犀牛鐵火雷,這時宋軍只剩下三天的乾糧,他們沒有時間在虎牢關消耗,必須立刻拿下。

李復興站在小土丘上注視着虎牢關,虎牢關面東背西,關城雄偉,兩邊都是山崗,只有關城一條路可走,在雄關身後則修了一座周圍四五里的軍城,軍營、稅關和以及酒館、客棧、妓院等等都在軍城內。

軍城高約兩丈,也是用青磚砌成,但城頭並不寬,只有一丈不到,無法使用大型守城武器,也沒有護城河,出了城門就直接進入河南府地界。

此時城牆上站着數百名士兵,從經驗判斷,這座軍城能容納的士兵,最多三千人,但城頭上的只有數百人,那就說明城內守軍也就千人左右。

在兩萬大軍威壓下,這座小小軍城遠遠不像前面虎牢關那麼雄偉,很輕易就被壓爲齏粉。

當然,宋軍沒有攜帶攻城梯或者其他攻城武器,他們只攜帶八枚鐵火雷,也足以破城了,帶兩萬人主要是防止虎牢關以東有大量駐軍,陳慶雖然很重視情報,但有些情報他還是搞不到,比如虎牢關內外的軍隊部署。

所以宋軍只能用兩萬人來攻打虎牢關,殺雞用宰牛刀。

李復興一聲令下,“第一軍上五千弓弩手,三千長矛軍護衛!”

“咚!咚!咚!”

宋軍大陣鼓聲大作,五千士兵手執神臂弩奔出,後面跟着三千長矛士兵,這是防止從虎牢關內忽然殺出騎兵,長矛軍要保護弩軍。

五千神臂弩軍奔到兩百步,列成三排,一起向城頭放箭。

鋪天蓋地的箭矢射向城頭,城頭上的五百士兵紛紛蹲下,躲避宋軍箭矢。

這時,從長矛軍隊伍中奔出四人,各自高舉盾牌,擡着一隻大箱子向城門奔去。

有士兵從射擊孔內看見四人,大喊起來,“宋軍要炸城了!”

連普通士兵都知道宋軍火器厲害,城頭上的主將大喊道:“拋火油桶,阻止他們靠近!”

數十隻火油桶從城頭飛出,落在地上摔得粉碎,黑色的火油四溢,緊接着幾根火把扔下,城門前頓時燃起了一片熊熊烈火,阻止四名士兵前進。

四名士兵又轉向城牆,炸城牆也是一回事,這時城頭卻扔下十幾只火藥桶,瞬間爆炸了,毒釘四濺,前面的一名士兵躲閃不及,腿部被毒釘射中,跪倒在地上,其餘三名士兵擡着鐵火雷,揹着受傷士兵逃了回來。

第一次攻城失敗了,李復興才發現,事情還真不好辦,對方屯有火油和火藥桶,尤其是火油,簡直是守城的利器,在關鍵時刻再加上幾千捆乾草、乾柴,簡直就是攻城者的噩夢。

他們有點輕敵了,哪怕是帶上幾百只火油皮囊也能火攻敵軍。

不過還好,還可以補救回來,宋軍人數是對方的二十倍,憑這一點他們就能壓制住對方。

李復興隨即下令道:“三個方向同時壓上,一萬五千軍隊用弓弩壓制對方,用火箭射擊敵軍。”

李復興也在賭,對方城內極可能屯放着大量引火之物,雖然不知道放在哪裡,但三個方向同時射箭,一定能找到目標。

一萬五千軍隊向城頭和城內普天蓋地射出火箭,

城內守軍只有七百五十人,哪怕全部登城,每個城頭也只能分到二百五十人,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不堪使用。

但宋軍的目標已經不是人,而是城頭和城內的引火之物。

果然,堆放在西城內的三千捆麥秸被火箭點燃了,迅速燃起了熊熊烈火,城內濃煙滾滾,整個城頭都被濃煙籠罩,西城上的士兵受不了濃煙薰炙和熱浪燒烤,紛紛向兩邊撤退。

機會再次來臨,數百名士兵扛着溼被褥衝了上去,溼被褥撲滅了城門前的油火,一隻一百二十斤的鐵犀牛頂住了城門,另一邊是塊巨石,緊緊頂住鐵犀牛。

火繩已經點燃,士兵們疾速狂奔,弓弩手也停止射擊,紛紛捂住耳朵。

“轟!”

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整個軍城都在晃動,城門處頓時濃煙瀰漫,塵土飛揚,一片混沌,城內的濃煙,城外的濃煙混在一起,整個城牆都被遮蔽,誰也不知發生了什麼。

“將軍,城門完全坍塌了!”一名士兵向城內主將大喊道。

“傳令全軍撤退!”

主將也知道虎牢關完了,能把軍隊撤走,就已經是萬幸了。

虎牢關的東大門開啓,數百士兵從四面八方下城,向外面奔去.

宋軍主力卻暫時沒法進城,數千擔麥秸都堆在西城門兩側,不燒上一兩個時辰它不會燒光。

但這並不影響宋軍的小分隊進城,他們用繩索攀上兩側城牆,一千多名宋軍士兵佔領了虎牢關,隨即關閉了東城門。

麥秸足足燒了一個半時辰才燒完,地上和牆頭都燒得滾燙,士兵們從汜水打來數百桶水沖洗地面,降低溫度,大軍開始浩浩蕩蕩進城,佔領了這座洛陽的東大門,同時也切斷了金兵支援洛陽的通道,這纔是拿下虎牢關的根本目的。

李復興沒有在虎牢關久呆,他留下副統制彭況率領五千人鎮守虎牢關。

虎牢關倉庫內的補給足夠五千人使用一個月,不用等一個月,宋軍的補給很快就會到來。

當天下午,李復興率領一萬五千大軍掉頭向洛陽城方向浩浩殺去。

而這時,呼延雷的軍隊已經控制了偃師縣、鞏義縣、汜水縣以及孟津關,洛陽城已經成爲了一座孤城。

就在新安縣守軍被全殲五天後,陳慶率領十萬大軍經過了新安縣,繼續向洛陽城挺進,他同時還帶來了四萬頭滿載糧草物資的駱駝,在此之前,一萬輛大車運送來了先期糧草物資,緊接着數百艘大船沿着洛水東來,它們運來了帳篷、營柵以及大型攻城武器,武器都被拆散,需要在現場安裝。

在洛陽城西面十里外,一座板牆式軍營拔地而起,軍營內可以駐紮五萬大軍,楊再興又在東面也修建了一座稍小的板式軍營,李復興的一萬五千軍就駐紮在東面,而西面則是楊再興的四萬大軍,另外澠池縣的五千軍隊也分別駐紮在河南府各縣。

所以當陳慶十萬大軍到來後,洛陽城外就出現了十五萬大軍圍城,宋軍對洛陽城已勢在必得。

宋軍的十萬大軍在洛陽城南面的洛水和伊水之間紮下了大營,四周使用營柵,大營延綿數十里,紮下了萬頂大帳,當然,敵軍若想從洛水偷襲主營也是不可能的,宋軍戒備森嚴,不會給敵軍任何機會。

大帳內,陳慶聽取了楊再興的彙報,陳慶點點頭道:“從孟津關攻打洛陽,看似複雜了一點,但它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演練,利用黃河運載兵力,進攻黃河兩岸的可能性,攻打孟津關就證明了完全可以實施,所以絕不是李慕清將軍說的多此一舉。“

李慕清躬身道:“感謝殿下教誨,卑職終於明白了!”

陳慶笑了笑又問楊再興道:“你們準備怎麼攻下洛陽?直接用鐵火雷炸開城門嗎?”

楊再興搖了搖頭,“總是依賴鐵火雷對士兵沒有好處,我還是準備按照原定計劃攻城!”

第836章 嚴懲第三百六十三章 淪陷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1368章 大興(二)第八十九章 新將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一百章 夜訪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1053章 炒房第三百零三章 糧船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抓俘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兇名第1094章 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雪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小聚第1093章 處理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1319章 喜憂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1020章 救嶽(上)第824章 激戰(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874章 當塗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1255章 透密第1137章 詭異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998章 逼迫第1040章 舉報第797章 建議第五百七十三章 承諾第886章 兵訊第1099章 談判第1123章 廷議(下)第881章 逼官第836章 嚴懲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1310章 抓夫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870章 促和第1492章 變故第1142章 會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923章 田宅第1183章 調任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1312章 蠟丸第十三章 天助第1131章 調查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1280章 安撫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推恩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1154章 衝突(下)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1353章 晨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1340章 想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第756章 困獸(中)第1004章 撤離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1099章 談判第848章 分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1081章 反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第十一章 反戈第1163章 求援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841章 審訊第1022章 救嶽(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提醒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1400章 成長第1351章 抗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十一章 反戈第九十五章 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