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爭汝(下)

bookmark

“出擊!”劉瓊長槍一揮,率領九千騎兵驟然殺出,九千騎兵如決堤的海潮,以銳不可擋的氣勢向敵軍洶涌殺去。

蕭吉烈也揮刀大喊:“跟我殺啊!”

一萬東胡騎兵也發動了,戰馬狂奔,儼如狂風捲起了烏雲,一切都是黑的,黑盔黑甲,戰馬配着黑鞍,連戰旗都是死亡的黑色。

他們的戰場原本是鬱鬱蔥蔥的大片麥田,但此時已被四萬大軍的激戰幾乎踐踏殆盡。

這時,唐騫率領九千軍隊也發動了,但他分兵兩路,五千騎兵手執盾牌向步兵陣地席捲殺來,另外四千騎兵則走弧線從側面進攻敵軍,原因只有一個,李成在隊伍前面部署了三千弩軍。

宋軍的騎兵訓練中就有打敵軍弓弩陣的策略,那就是走弧線的騎兵先殺到敵軍大陣前,迫使敵軍的兩輪弩射只能射出一輪,第二輪來不及發射,必須後撤。

這時,兩支騎兵在疾奔中猛烈相撞,雙方士兵都發出淒厲的慘叫聲,數百士兵在這次猛烈撞擊中當場喪命,但死亡已是必然,沒有人把它放在心上,雙方騎兵交錯在一起,揮舞長矛激戰在一起。

與此同時,李成喝令道:“放箭!”

三千支軍弩同時發射,密集的弩箭騰空而起,射向兩百步外的宋軍騎兵。

宋軍騎兵在疾速飛奔中舉盾相迎,但箭矢如雨點般射來,還是有數百名士兵或者戰馬中箭,一頭栽倒。

“節度使,宋軍從側面殺來了!”

李成這才發現側面殺來的宋軍已經到百步外,比正面殺來的騎兵快了五十步,可就是這五十步給弩軍士兵帶來了致命的影響,如果再上弦發射,恐怕弩軍士兵就來不及撤退了。

“他孃的,太快了!”

李成大罵一聲,喝令道:“弩軍撤退,長矛軍頂上!”

三千弩軍士兵迅速撤退,五千長矛軍士兵衝了上來,這時,側面的騎兵在奔跑中亂箭射出,數百支箭射向敵軍的長矛士兵,外圍的長矛士兵躲閃不及,被射翻了百餘人,引發了一陣輕微騷亂。

這也是宋軍的戰術,擾亂敵軍的長矛陣,不等後面的士兵補位上前,四千騎兵從側面殺進了長矛大陣,正面的騎兵也驟然衝上來,“轟!”一聲,和敵軍長矛陣猛烈相撞,最前面的上百名騎兵當場被長矛刺殺,但宋軍騎兵沒有停步,繼續向前猛衝,殺進了大陣之中。

五千人的長矛大陣被宋軍九千騎兵從兩側猛攻,外部邊緣瞬間被撕開一個大口子,李成沒想到宋軍騎兵如此犀利,他立刻又投入了三千長矛軍,正是剛纔的弩軍,他們放下軍弩,抄起長矛,便化身爲長矛士兵。

三千長矛軍從後面衝上來,大吼着撲向宋軍騎兵,將正面進攻的宋軍騎兵切爲兩段。

李成又投入了最後兩千長矛軍士兵,如法炮製,將側面進攻的宋軍騎兵也攔截爲兩段。

唐騫喝令掉:“傳令軍隊化散!”

“嗚——”號角聲吹響,令旗揮動。

騎兵忽然化整爲散,由兩支軍隊,化散爲九支騎兵隊,使敵軍的切斷失去了意義,九千騎兵奔跑起來,儼如九條龍在敵軍大陣中穿插,敵軍大陣漸漸被肢解、衝散。

李成同時也下達了分拆命令,一萬長矛化散爲一百支長矛小隊,在一名都頭的指揮下作戰,更加靈活,配合更加默契。

雙方都將訓練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宋軍畢竟是騎兵,就像一個壯漢和一名少年作戰,高度和力量的懸殊,使宋軍漸漸佔據了上風,雙方的傷亡加大,但明顯步兵的傷亡更加慘重。

這時,一名騎兵疾奔來報,“啓稟節度使,我們騎兵傷亡慘重,快支撐不住了。”

步兵這邊還能勉強支撐,但東胡騎兵卻不是宋軍騎兵的對手,傷亡近半,雖然宋軍騎兵也傷亡慘重,但殺得敵軍節節敗退,東胡騎兵確實快要支撐不住了。

李成見形勢危急,立刻喝令道:“吹號,召集伏兵!”

原本想等到最後一刻殺出來,但形勢已經逼得李成不得不提前出兵了。

“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吹響,已經潛伏到南方數裡外的一萬步兵驟然殺出,向戰場狂奔而去。

外圍宋軍斥候立刻發現了,他們疾奔去稟報,“唐將軍,南面有敵軍伏兵,一萬餘人左右,已經殺過來了!”

唐騫向南面望去,只見黑壓壓的敵軍士兵向這邊奔涌殺來,形勢不妙了。

他立刻喝令道:“去通知劉將軍,要求立刻撤退!”

有騎兵趕去稟報劉瓊,劉瓊也大吃一驚,一萬生力軍殺來,必然會逆轉形勢,他當即下令:“發出撤軍令!”

九支火藥箭連續發射上天空,在空中連續炸響,通知每一個指揮使率軍撤。

一隊隊宋軍騎兵掉頭馬頭向西撤退,互相掩護,迅速脫離了戰場,這也是宋軍士兵必須訓練的重要戰術,撤退戰術。

在奔跑中用弓箭回射追擊的敵軍,一百餘名奮力追趕的東胡士兵紛紛中箭落馬,嚇得其餘準備追擊的東胡騎兵連忙勒住戰馬。

李成喝令道:“傳我的命令,不得追擊!”

他經驗豐富,對方不是戰敗而是撤退,如果追擊的話,隊伍拉得太長,反而會被對方殺一記回馬槍。

這一戰雙方皆傷亡慘重,宋軍陣亡約三千餘人,傷一千餘人,而金兵陣亡近五千人,受傷兩千餘人。

爲什麼受傷少,反而陣亡多,這種激戰沒辦法撤下傷兵,一旦受傷後,戰鬥力下降,必然是率先陣亡,只有在最後撤退時,傷兵才能在同伴的保護下僥倖活下來。

宋軍一萬八千騎兵去掉傷亡後,只剩下一萬三千五百餘騎兵的戰鬥力,而對方還有兩萬兩千餘人,雙方兵力懸殊,劉瓊不得不暫時撤軍南下,撤退到汝州最南面的葉縣,等待着再次出擊的機會。

同時派斥候趕往河南府彙報戰況,就在宋軍被迫退到汝州南部不久,陳慶親自率領五萬大軍抵達了伊闕關。

伊闕關位於伊闕鎮南面的熊耳山餘脈之中,伊水穿山而過,形成一個很大的峽谷,伊闕關便位於峽谷北面的入口險要處,出了峽谷,再向南走二十里,便是汝州了。

陳慶站在關隘上眺望着遠處的伊闕大峽谷,只見奇峰峭壁,碧水如帶,水上漁舟點點,風景格外秀美,伊水旁邊是一條穿山之路,曲折而來,從伊闕關入境。

這時,陳慶看見一支商隊趕着百餘頭毛驢從峽谷中走來,便吩咐左右道:“把商隊領隊請來,我要問問他。”

商隊進了關隘,不多時,一名老者被領到陳慶面前,他跪下行禮道:“小名鍾平,叩見雍王殿下!”

陳慶示意親兵把他扶起,笑問道:“老丈從哪裡來?”

“回稟殿下,小人從潁昌府過來。”

“既然從潁昌府而來,可知道汝州發生的戰事?”

老者點點頭,“小人經過龍興縣,確實知道附近發生了一場大戰。”

“戰況如何?”陳慶急問道。

老者有些難以啓齒,半晌才道:“聽說宋軍敵不過金兵,向南方敗退了!”

這個消息着實出乎陳慶的意料,劉瓊軍隊居然敗了,也說明敵人援軍十分強大。

陳慶隨即傳令,“大軍南下,前往百里外的樑縣!”

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883章 聲明第846章 韋桐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842章 內訌第1086章 削藩第1442章 效忠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1221章 突變第1458章 後路第六百六十四章 重奪第927章 鬧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1512章 入甕第1328章 破裂第1062章 意外第1305章 攻心第773章 斬首第783章 地氣第1227章 妥協第1185章 備戰第770章 霍邑第六百一十七章 士氣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1100章 科舉第1029章 激戰(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壽宴(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路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1498章 瑞兆第1382章 航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937章 計劃第1161章 殺人第1482章 遭遇第771章 軍城第四十二章 蹊徑第922章 所圖第958章 後臺第1087章 升官第962章 底線第1286章 解釋第885章 貴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145章 態度第1521章 報泄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924章 試探第1409章 家醜第1132章 劉貴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1491章 再攻第五百七十三章 承諾第三百零三章 糧船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1006章 升官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三十章 推薦第1504章 告發第1439章 任務(上)第866章 澎湖(上)第821章 趙鼎第1386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章 缺口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五百六十二章 雙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1433章 燒眉第1398章 突圍第十四章 單挑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952章 要價第1362章 屠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982章 襄陽(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1138章 真相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四十五章 再戰第1181章 考覈第929章 強硬第七十三章 召見第931章 對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生意第1252章 南下第783章 地氣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774章 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