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再戰

五萬大軍剛出發不久,劉瓊送來的戰報也抵達了,陳慶命令士兵原地休息,搭建了一座行軍帳。

大帳內,陳慶看完了戰報,竟然陣亡三千四百餘人,傷一千五百人,這加起來就是五千人了。

“現在傷兵情況如何?”陳慶問道。

報信士兵道:“回稟殿下,在葉縣治療,大多是輕傷!”

陳慶默默點頭,他也明白爲什麼大多是輕傷,重傷很難從戰場上撤離,所以陣亡比傷兵多,就是這個緣故。

陳慶隨即寫了一封回信交給報信兵,又賞了十兩銀子,報信兵謝恩去了。

“殿下認爲李成會力保汝州?”

問話的是都統制高定,他這次作爲副將跟隨陳慶出征。

陳慶點點頭,“拿下汝州,中原的西北和西南就連爲一片,河南府和鄧州就能呼應作戰,對整個中原局勢會產生重大影響,完顏兀朮豈能看不到這一點?

相反,如果拿不下汝州,那敵軍北可攻打河南府,南可攻鄧州,我軍將相當被動,這一點我們清楚,李成也很清楚,如果汝州必然是一場硬戰。”

“那我們怎麼協助小劉將軍?”

陳慶淡淡道:“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劉瓊整頓軍隊後再度北上,兵力依舊是兩萬人,一萬步兵和一萬騎兵,這次他沒有攜帶補給,全軍帶了六天的乾糧,一路疾速北上。

第二天中午,距離龍興縣還有三十里,前方斥候來報,二十里外發現敵軍主力兩萬五千人左右,其中騎兵約五千人。

唐騫對劉瓊道:“恐怕這又是狹路縣相逢吧!他們也是南下去葉縣。”

劉瓊冷笑道:“很有可能,但我更關心的是,他們真的只有兩萬五千人?”

唐騫想了想道:“可以派斥候去查探,不過我們最好能找到殿下派出的援軍,把情況告訴他們,讓他們來對付敵軍可能的埋伏。”

劉瓊點點頭,隨即派出兩路斥候,一路斥候負責查探敵軍可能的埋伏,一路斥候去尋找他們自己的援軍。

大軍立刻停止行軍,等待敵軍到來。

對面的李成大軍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現了二十里外的宋軍,着實有些出乎李成的意料。

李成軍隊在龍興縣休整了幾天,又補充了五千步兵,同時李成也接到了完顏兀朮的命令,要求他剷除葉縣的宋軍,不給宋軍喘息反擊的機會。

所以李成得到宋軍的消息時,着實有些驚愕,他原以爲宋軍還在休整之中,沒想到居然又北上反擊了。

“傳令全軍放慢速度,整頓隊伍,保持陣型前進!”

李成也不敢輕敵,也派出探子在兩側尋找敵軍伏兵的蹤跡,

兩支軍隊越來越近,相距只有三裡,金兵也停止了前行,他們的對峙這一帶都是麥田平原,很適合作戰。

天氣陰沉,風很大,吹得雙方戰旗啪啪作響,兩支軍隊橫向各有五里左右,長矛如林,殺氣騰騰,金兵中間是東胡騎兵,約五千人,依舊是蕭吉烈率領。

這支東胡騎兵已經沒有了上一次作戰前那種不可一世的威風,他們的強悍敵不過宋軍的堅韌、犀利,上一戰,一萬騎兵便傷亡近半,這一次出擊,五千騎兵着實有些無精打采,格外沉默。

兩邊是兩個步兵大陣,各有一萬人。

這時,宋軍的號角聲吹響了,兩萬大軍開始前進,宋軍也是一中兩翼的佈陣,中間是一萬步兵,左右各有五千騎兵爲兩翼。

“嗚——”

進攻的號角聲吹響,“咚!咚!咚!”戰鼓聲大作,宋軍如海潮一般洶涌殺來,兩支騎兵如兩把鋒利的匕首。

李成大喊:“弓弩軍準備射擊,長矛軍壓住陣腳!”

兩支各三千人的弓弩軍一左一右,士兵隊列整齊,六千支軍弩箭冰冷冷地指向奔騰而來的宋軍。

‘嗚——’北方忽然傳來清亮的號角聲。

李成心中一驚,回頭向北方望去,頓時嚇得他魂飛魄散,在遠處數裡外出現了一支聲勢浩大的騎兵,黑壓壓的,足有十里寬,至少有三萬以上的騎兵,一杆戰旗迎風飛揚,正是西軍赤底黑龍旗。

“嗚!嗚!”

號角聲連續吹響,北方的宋軍騎兵驟然啓動,鋪天蓋地向金兵大陣的後背殺來,金兵頓時一片大亂。

李成舉劍大喊,“不準亂,壓住陣腳,誰也不準擅自撤退!”

“節度使,東胡騎兵撤退了!”

五千東胡騎兵軍心率先崩潰,不再理睬李成的命令,衝出大陣向東狂奔逃命。

李成長嘆一聲,這就像雪崩一樣,只要有一支軍隊率先崩潰,其他軍隊很快也會崩潰。

李成萬般無奈,只得下令道:“傳令全軍速速向東撤退!”

不等他的命令傳下去,由東胡軍逃跑引發的士氣雪崩,導致兩萬大軍的軍心也在瞬間崩潰了,東面的一萬軍隊率先撤退,緊接着西面的一萬軍隊爭先恐後地奔跑起來。

李成期望的有序撤退沒有發生,整個軍隊一盤散沙,人人各自爲陣,拼命奔逃,就恨不得別人跑慢一點,,丟盔棄甲更不用說,一切妨礙逃命的重物都統統扔掉。

皮甲、頭盔、長矛、戰刀、弓弩、盾牌、水壺、乾糧、軍毯等等,除了懷中的銅錢和銀子外,其他物品都扔得乾乾淨淨。

李成也由數百親兵保護着,拼命打馬向東奔逃,很快超過了士兵,只是追不上東胡騎兵,他們的騎術在逃命時發揮得淋漓盡致,早就跑得無影無蹤。

兩萬敵軍士兵沒命地狂奔,卻跑不過宋軍騎兵,唐騫率領的一萬騎兵從南面包抄,高定率領三萬騎兵從北面包抄,很快形成了一個二十里寬的包圍圈,包圍圈迅速縮小,宋軍騎兵大喊:“漢人不殺漢人,投降者免死!”

絕望中的士兵們紛紛跪地投降,他們想反抗也沒有用,兵器盔甲都丟光,拿什麼反抗?哪怕心中不甘也只能暫時投降。

現在人口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青壯勞力對恢復社會生產力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宋軍也不再追殺籤軍逃兵,而是以收降爲主。

但對女真、契丹等異族軍隊,西軍卻心狠手辣,都要殺絕殺光,最大可能地消滅對方的戰爭資源,人口就是最大的戰爭資源。

………

李成一口氣逃到五十里外的孔橋鎮,這裡也是西來的必經之路,李成和親兵們在小鎮上等待收拾逃亡士兵,但他等到了夜幕降臨,也只有一千多士兵逃來,其他士兵再也等不到了。

李成心中惶恐,立刻率領一千多敗兵連夜逃回襄城縣。

天剛剛亮,李成逃回了襄城縣,襄城縣有兩千守軍,由統領李順武率領,聽說是節度使逃回來,李順武連忙下令開啓城門,城門緩緩開啓,吊橋放下,心急如焚的李成率領一千多軍隊一陣風似的衝進了城內。

“縣城有什麼情況?”

李成喘着粗氣問道:“蕭吉烈的軍隊回來沒有?”

李順武連忙道:“啓稟節度使,他們的騎兵昨晚回來了,但沒有入城,直接繞過城向開封府方向逃去了,大概是昨晚夜幕降臨後不久。”

“這幫混蛋!懦夫!逃兵!這次把我害慘了,還有臉去四王子那裡告狀?”

李成狠狠罵了幾句,便道:“弟兄們肚子都餓壞了,趕緊準備飯食!”

李順武答應,連忙安排手下去做飯,就在這時,城頭上有士兵大喊:“遠處來了一支騎兵!”

李成大驚失色,連忙上城查看,只見十幾裡外,一條長長的黑線正向縣城方向浩浩蕩殺來,應該是騎兵,看規模,至少有兩三萬人、

李成大喊道:“快敲警鐘,立刻召集全軍從東城撤退。”

急促的鐘聲敲響,城內的兩千士兵和他帶回來的一千多士兵紛紛集結,李順武上前問道:“節度使,我們帶來的糧草物資怎麼辦?要不要一把火燒掉?”

李成想了想搖頭道:“不準燒掉,命令文吏把倉庫都封了,貼上封條!”

一刻鐘後,李成帶着三千多士兵以及數十名文吏從東門離開了襄城縣,疾速向潁昌府撤退。

第一百五十章 虎穴第1302章 搶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宮第1004章 撤離第969章 圍城第1521章 報泄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1025章 攔截(上)第1027章 對壘第1501章 試攻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1056章 突來第二百零七章 豐收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1132章 劉貴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927章 鬧事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七百四十章 深挖第五百五十二章 春困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1040章 舉報第910章 變化第1152章 新兵第八十八章 決賽第三百一十五章 回師第905章 疫散第766章 打援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1142章 會見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1473章 追查第808章 突病第1356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三百九十四章 先機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887章 調研(上)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926章 多慮第785章 躊躇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997章 兵臨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1319章 喜憂第1104章 授官第1035章 入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934章 交手(中)第1458章 後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拖戰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1217章 火噬第805章 京報第1052章 妥協第1007章 太行(上)第1497章 懷柔第1266章 牛山第852章 夜刺第六百零九章 斷後第1334章 勞力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雙戰第822章 重兵第1466章 補救第1477章 絕望第1225章 救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1254章 渡江第978章 開導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896章 搜城第1443章 補給第四百零六章 築城第1018章 密使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下)第879章 梳理第1003章 談判第1300章 壯志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861章 行刺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1474章 證人第1417章 嫡次第九章 絕境(下)第1345章 離間(上)第1289章 線索第1068章 清剿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