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入山

她是想以李花兒的名義,好好地活下去,好好照顧李果兒的,可不是來天天和一羣小孩子打架,或者打嘴架的。

李果兒不知道李花兒的心思,但是自想想,卻也是這個道理,也嘆了口氣,道:“也是,好討厭的他們。”

不過此刻,氣走了一羣頑劣的孫三賢自覺給李花兒報了仇,就回頭邀功一樣地對李花兒道:“傻花兒看見沒,我給你報仇了。”

李花兒晾着衣服,聽見孫三賢這句話,不免一笑,道:“是,多謝了。”說罷,又問他:“你今兒沒去地裡?”

孫三賢嘿嘿笑着:“在家帶小小呢,這孩子今早看見下雨了,定要我陪她去採荷葉。”說着,他指着自己頭上的荷葉,問,“你要不要,要的話,我也給你採一個去。”

李花兒搖搖頭:“不必了。”

孫三賢一吸鼻子,又笑問:“不過傻花兒你真厲害,說下雨,還真的就下雨了呢。”

李果兒如今很不喜歡別人叫李花兒傻子,嘟嘴道:“你不傻,你不知道要下雨。”

孫三賢擺擺手,對李果兒道:“小孩子一邊兒去。”說着,他狡黠地一笑,先將孫小小趕回了屋,再小聲問:“傻花兒,昨兒的肉,還有沒?”

李花兒聽見他這麼說,不由笑出了聲。

果然還是惦記那點子吃的呢。

她笑道:“有,不過還沒做呢,等今兒做好了,我再給你家送些。”

孫三賢眼珠一轉,笑道:“你別送,只叫我來就好了。”說着,還加了三個字,“偷偷地。”

李花兒還沒說話,李果兒就先笑了:“孫三哥要吃獨食。”

孫三賢白了李果兒一眼:“什麼叫吃獨食,我給你換的,我有糖,四叔從揚州帶回來的呢。”

李花兒也笑了,搖頭道:“我不要糖,你要是真心想換,就給我些麻繩子,越結實越好。”

孫三賢愣了一下。

麻繩子換肉?

“還說不傻,好好的糖不要,你要麻繩子做什麼?”

說話間,姐妹二人已經將衣服晾得差不多了。

李花兒甩了甩手上的水,道:“你別管,只說你換不換吧?”

孫三賢眼珠子一轉,道:“好!你說的,可不能反悔。”說着,立刻自家裡尋了一團麻繩子,過來遞給了李花兒,“瞧瞧,夠用嗎?”

李花兒接過來,估量這一團麻繩子足有五丈有餘了,點頭笑道:“好,你回去等着吧,晚飯的時候過來找我就好。”

孫三賢是個無肉不歡的人,聽見李花兒答應得這麼幹脆,立刻點頭應道:“好好好!我等着。”

待孫三賢走了之後,李果兒卻不明白了,她擡頭問李花兒:“姐姐要這個做什麼?”

李花兒嫣然一笑:“姐姐想做一柄弓箭,也好去打些野物回來,或賣或換,”李花兒說着,看了一眼院角蹲着的老母雞。

那老母雞四周,還有些殘存的糙米。顯然是孫婆子又替她家餵雞了。

李花兒笑道:“總比如今事事都要靠着別人強。”說着,她自廚房,將家裡的那把破鐮刀拿了出來,以一段麻繩將其綁在身上,笑道,“你現在好好在家中待着,姐姐去一趟奉山,等下就回來了。”

李果兒一怔:“姐姐去奉山做什麼?都說那山上有鬼怪的。”

李花兒失笑,也不知是村中誰編出來的唬孩子的話,這小丫頭倒是信得真。

是以,她摸着李果兒頭髮,笑道:“你放心,記得姐姐昨晚給你說的話嗎?”

李果兒連忙點點頭。

“所以,姐姐就要去做有本事的事情。”李花兒道。

李果兒此時對李花兒很是崇拜,又聽她說得這樣篤定,立刻點了點頭:“是,都聽姐姐的。”

李花兒叮囑完了,轉身出門,就去了奉山。

綿延的奉山就如蜿蜒的清水河一樣,滋養着這附近的人。

如今夏至時節,新雨過後,偶然一陣夏風吹過,就將奉山吹得綠意盎然,身處其中,聽風撫樹,聽百獸聲,聽獵戶穿越期間的聲音,都是種享受。

李花兒握着鑿子,向着深山裡,慢慢地走着。

她在觀察這座大山,而越看就越覺得,這山可當真算得上寶山了。

李花兒不由感嘆。

要說這清河村的人,也算是得天獨厚了。

這沿着清水河,靠腳程能走到的村子有四個,而方纔上山的時候,李花兒觀察了一下山下,目所能及的村子,則有五個。

而這些村子裡,清河村的地勢是最高的,土地是最肥沃的,清水河在清河村這裡,是最平坦、最無曲折的一段。

所以,清河村人吃着清河賜的水,守着清河賜的田,就足以富足地過着。

而同時,清河村的人距離奉山,也是最近的,雖然奉山相當陡峭,但清河村卻處在奉山坡度更緩的一側,便是有個山石掉落的,都滾不到清河村去。

不過,當朝以農爲首要,能種好田,交足糧,便是最好的。

所以奉山對於清河村的人來說,就是個做傢俱蓋房子時,纔會想起來的地方。

至於打獵什麼的,他們才懶得去呢,反正有獵戶。

不過對於家中已無隔夜之米的李花兒而言,這奉山,就是真正的寶山。

“想不到,我還對山林挺熟悉的。”

一直爬到了山半位置的李花兒,站在自己想尋的柘木之下,笑着自言自語道:“李花兒,我究竟是誰呢?”

不管自己是誰,起碼如今的這身本事,足夠自己帶着果兒,過上好日子了。

如今李花兒面前的柘木並它四周的那些,都至少有二十多年的樹齡了,可算是少見的珍貴。

能出一柄好弓,李花兒心中感慨着,只可惜以她現在手頭的那便宜爹留下的工具,碰了這樹,纔是糟蹋好東西了。

“以後再來見你。”李花兒拍拍樹幹,又往深山處走了走,最終又發現了一片竹林。

就是這個了。

李花兒一笑,拿着那破鐮刀,斬了幾桿,又比量了一陣子,將其修成了自己想要的長短。

妥當後,李花兒擦了擦汗水。

那制弓的流程,非常自然地就從她的腦海中流淌了出來,雖然這竹弓竹箭透着股子原始與質樸,李花兒又沒有好的羽毛,想保證準頭都難保證,但好歹也是個工具了。

待做出來後,就可以入山打獵,到時候送到清遠縣城,總能換着米來下鍋。

想着,李花兒終於有了些開心,便轉身下山,順路又在途中尋了皂莢樹。

看那樹,總也有上百年的樹齡的。

可惜如今尚未結果,李花兒拍了拍樹幹,遺憾地想着。

不過這山中如此多的好東西,也算是沒出了她的意料。想到這兒,李花兒又振奮了心情,抱着竹子,又採了些能吃的果子,下山去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興與不高興第三十六章 南北雜貨鋪第一百九十五章 街上見聞第二百七十一章 愉快的一天第四十五章 救命第四十八章 陶大少爺的委屈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惹事的第九十章 上門(十更)第三百六十章 中毒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自的主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有人吵架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住第三百七十六章 交談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風波(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興與不高興第二百四十三章 拿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理第三百二十四章 來鬧事的第四十五章 救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客棧(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知道第四十六章 教訓一下第八十一章 紛紛亂亂(一更,求首訂)第三百八十七章 去看第十八章 吳家大太太第一百九十一章 縣丞的來歷第七章 借鹽第三百七十五章 船上第六十一章 爲什麼上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個防備第十一章 姐妹第三百零九章 來信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奔第三百一十九章 聽見第六十三章 誰救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吵鬧不休第四十九章 陰謀的氣息第三百四十一章 詢問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是第三百零三章 今年的大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開端第二百零四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風波(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醫館之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越獄第六十章 治傷的糾結第三百零八章 說生意第七十六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擔憂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下議論第三百九十章 午夜第二百五十二章 對峙雙方第五十八章 倒黴的陶大少爺第三百四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十章 打的是賊第六十一章 爲什麼上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氣的李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街上見聞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送的(中秋加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李花兒的道理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掌櫃的小脾氣第八十六章 不一樣的熱鬧(六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偷聽第五十七章 嶽芳的消息(加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運第二百零二章 真出事兒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二十六章 砸還是不砸第三百八十三章 離開第四十七章 李果兒的疑問第二百八十四章 看戲第三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三百零七章 直接了當第一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擾亂他第二百三十三章 突然來的人第三百八十章 邀請第一百零四章 有人邀請第八十二章 總有消息的嶽芳(二更)第二十九章 鳳凰引來的八卦熱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章太醫的話第二百九十九章 迎接憤怒第一百一十六章 修水車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的事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鬧第三百六十八章 交付第一百四十八章 書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餉的下落第三百一十五章 有人吵架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八卦第五章 先打一架第三百四十一章 詢問第九十二章 正是忙時節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掌櫃的大脾氣第二章 傻花兒第一百零三章 冬天時候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