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中毒

木匣裡面是個木託,上面放了一個赤金的金丸。

此外,再無一字。

嶽芳抻着脖子看了看,疑惑道:“這是什麼東西?一塊金子?”

李花兒拿起金丸託在手裡,仔細掂了掂重量,也糊塗了,半天才道:“還真的……就是一塊金子。”

這算個什麼說法?

她想着,將金丸遞給了李大:“爹,你看看。”

李大拿在手中看了看,臉色終於緩和了些,喃喃道:“還真是個極古怪的人。”

李花兒盯着那塊金丸,一時也想不到這位杜爺——或者說是陶大少爺——所爲何事。

既然想不通,就先不想。

尤其今天是李家的東道,還是李大的生日。

所以李花兒就將金丸放回木匣中,推着李大往外走,笑道:“不管什麼事情,明兒再說吧,爹先出去,準備開席是真。”

安心了的李大點點頭,只是走到屋門前的時候,又回頭叮囑他們:“別告訴你娘。”

李花兒掩嘴笑道:“是,知道了。”

李果兒也拉着李花兒的手,還有些迷茫,但也忙跟着點頭,說“曉得了”。

……

這鄉村中的流水宴席總是熱鬧的,更兼今日是難得的好天氣,自然更添了幾分喜氣。

李大雖然有心事,但他本就是個溫吞的人,偶有走神的時候,別人也不理會;張氏不知道根底,只當他是累了,自己則和那些幫忙的婦人坐在一處,邊吃邊聊;

至於其他的村民賓客,或推杯換盞,或談笑風生,或划拳唱鬧,吃喝甚是盡興;

李花兒雖不習慣這樣的熱鬧,又有方纔杜爺的事情壓在心頭,但看着別人熱鬧心情倒是不錯;

李果兒心情已經好了,又有張玉兒在,二人無一時能閒,時而說笑,時而打鬧,偶爾還咬着耳朵,說點兒悄悄話;

嶽芳、馮二囡等則和鄭家姑娘們坐了會兒,玩笑了一陣子,又跑來拉李花兒過去一處說話;

李家本家的孩子也跟着人胡亂鬧着,李木頭還撞在了正要去搬新酒的張氏身上。

張氏是個溫厚的人,對着個孩子也不好生氣,只是笑說:“當心莫要跌了。”

李木頭多一句話都沒有,轉頭跑了。

孫三賢和吳小少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混得那樣熟了,兩個人還學着那大人的樣子划起了拳,再尋那熟悉的人的桌前亂躥。

待躥到李花兒她們桌前的時候,吳小少爺一如既往地跑去找李果兒搭訕,孫三賢則直接上了手,從盤中尋那肉吃。

攔都攔不住。

確實是熱鬧至極。

只是,這俗語說“樂極生悲”,還真是很對的。

張氏將新抱來的小壇酒打開,先自斟了一杯,端着謝過了大家,先自飲了一杯。

豈料,還沒及她讓別人呢,忽然就捂着胸口,吐了口血,仰倒在了後面。

同桌的馮娘子嚇得大叫了一聲。

衆人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呢,李家的幾個人已經衝了過去。

“孩兒他娘!孩兒他娘!”李大抱着張氏,不住口地叫着。

衆人這才明白是出事了,頓時又是一陣慌亂。

李花兒早已經摸不到張氏的脈搏,她的呼吸也只有進氣沒有出氣了。

李花兒頓時嚇得手腳冰冷。

而屋中還在屋內的福寶,像是感應到了什麼一樣,“哇”得一聲就哭了。

李果兒癱坐在地上,目光呆滯。

“娘……娘……”她喃喃地叫着,突然也撲在張氏的身上,嚎啕大哭起來。

李花兒被她的哭聲頓時喚醒,連忙向後張望着,喊道:“錦兒姐呢?喜福呢?”

突然出了這樣的事情,李錦兒也是一陣亂,還是聽她喊了這聲才反應過來,才記起自己的身份,忙過來診治。

而柳喜福也已經過來,對着圍着的衆人道:“大家快讓個地方出來,莫往前擠了。”

說着,又低聲問李大和李花兒:“伯孃以前有過心疾嗎?”

李大早就懵地說不出話了,只李花兒還清明些,忙道:“沒有過。”

就在說着話的時候,李錦兒忽然對他們招招手,道:“你們聞,這是什麼味道?”

李花兒和柳喜福雙雙湊過去,果然就自張氏的嘴邊,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土腥氣。

柳喜福臉色一變,而李花兒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難不成……中毒了?

想着,她忽然就清醒了,忙抓着旁邊的馮娘子道:“豆湯呢?豆湯呢?”

馮娘子早就六神無主了,被她這一問,只是愣愣地看着,問道:“什麼豆湯?”

反倒是童氏在旁邊道:“有有有!我這就去取!”

說着,就要走。

卻被李花兒緊緊地拉住了。

“不對,嬸孃家有豆湯嗎?”她緊張地問。

童氏愣了一下,道:“有的,今早熬了些綠豆湯。”

李花兒忙道:“還求嬸孃救命!”

這等時候,童氏也顧不得問爲什麼了,連忙招呼家裡人,往自家去。

孫三賢早就等不及了,一把從童氏手中搶過了鑰匙,翻了籬笆牆跑回去,開了房門。

而後,端了好大一碗,隔着籬笆牆道:“娘!這兒!”

孟氏連忙接過來,又遞在李花兒手裡。

李花兒也顧不上謝,只是與柳喜福、李錦兒合力,開始死命往張氏口中灌送。

起先的時候,灌進去多少流出來多少,也不知道灌了多少後,張氏忽然抽搐了幾下,一偏頭,吐了出來。

那股奇怪的土腥味兒,更重了。

柳喜福和李錦兒雙雙鬆了一口氣,李花兒更是腿一軟,坐在地上,兩行淚珠就滾了下來。

李大見狀,忙默默地接了過去,繼續灌着。

他一言不發,但是動作極爲小心、仔細。

看得李花兒心更酸了。

不過此時,卻不是傷心的時候。

李花兒回頭尋了半天,見孫大賢站在人羣裡緊張得看着,忙道:

“孫大哥,還請你帶着冬生哥回趟縣裡,請了章大夫來。”

孫大賢連忙應聲,趕回去套牛車。

方山一看,忙也跟着說:“我跟着一起去吧,免得城門上耽擱。”

李花兒點頭道:“是,多謝方校尉了。”

方山道了一聲不必,便急匆匆地跟着去了。

等到章大夫來的時候,本來熱鬧的院子裡已經沒有多少人了,張氏也被挪進了裡屋。

第一百一十五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五章 開鑼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自的主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零七章 母女第一百九十二章 社日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看見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勸說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氣第三百六十二章 說清第五十三章 又是爭執第一百五十七章 尷尬與擔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探知第一百二十一章 吳大少爺的原則第二百八十七章 時至端午第三百零五章 難得安靜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樑這日第三百八十三章 離開第二百九十四章 詰問第九十九章 對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但願第二百二十七章 又叫吵鬧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掌櫃的小脾氣第六十七章 平靜第三百一十六章 吵鬧不休第一百三十一章 知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惹事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親們的閒聊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點餘音第三百六十七章 相見第三百九十四章 相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全部帶走第二百零九章 事發第三百二十五章 要砸就砸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第三百七十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晚第一百七十五章 缺本黃曆第二百零八章 生病第二百六十一章 越獄第二百零二章 真出事兒了第九十四章 惹人注意的小沈公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天三折第九十章 上門(十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三十三章 突然來的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到底爲什麼第二百章 京裡來的韓掌櫃第三百九十六章 尾聲第三百五十七章 張碗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看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裹亂的小少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伶牙俐齒第三百六十六章 問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問第二百二十九章 趕走第二百三十三章 突然來的人第三十八章 撞見個事兒第九十七章 再入縣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滔天怒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紛紛亂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訴說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送的(中秋加更)第二百三十二章 章太醫的話第三百六十七章 相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定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厲害的李掌櫃第一百九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章 吳縣令斷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機鋒第一百一十二章 意外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趕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舒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船見人第三十七章 找上門的生意第九十九章 對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時至端午第二百六十六章 來生事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尾聲第九十六章 兩邊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真遇見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缺本黃曆第九十三章 熱鬧的河岸第二十五章 再次進山(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蹤第八十一章 紛紛亂亂(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鬼第二百九十八章 同行第二百零一章 同行第七十七章 善堂第二百九十三章 真遇見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道長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鬧第三百八十章 邀請第三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三十六章 南北雜貨鋪第二百八十四章 看戲第一百一十三章 更意外的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