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

bookmark

龍江船場的蒸汽明輪船,在長江上的試航不算順利,最終因爲漏水,只能拖回船場。

百餘萬銀元砸下去,還沒得到滿意的成果,一般資本家還有發明家,不是失去耐心,就是資金斷裂,停止繼續研究了。

不過,明朝的蒸汽船和火車兩個項目,卻不用擔心資金斷裂和中途放棄的問題。

對於這兩個項目,只要趙銘在位一天,就會不遺餘力的支持。

雖說這次沒有令趙銘滿意,但是任何新技術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東西,都是需要反覆打磨,只要東西出來了,就算是巨大的進步。

試航結束後,趙銘在宋應星的陪同下,繼續視察龍江船場。

整個船場各個船臺上,都有大型的戰艦正在建造,數以萬計的工人忙碌着。

趙銘看見工人忙碌的場景,心情頗好,整個龍江船廠,六七萬工人和工匠,造船速度可謂驚人。

這麼大規模的船廠,也只有明朝這樣龐大和偉大的國家能夠擁有。

趙銘看到船廠的盛況,心中信心大增,其實以明朝的體量,就算技術上沒有明顯優勢,大明也有能力平推英國。

趙銘心情恢復,可隨行衆人卻有些意志消沉,估計是明輪船試航失敗,對各人打擊很大。

他們每年花費大量銀錢,佔用數千人手,卻始終沒有拿的出手的成果,使得朝廷內部質疑他們的聲音很大。

衆人本來想,藉着這次機會翻身,讓人們看看蒸汽輪船,可惜還沒來得及表演項目,纔開幾裡船就漏水了。

趙銘微笑道:“船造出來,有什麼問題,繼續改進,沒必要因爲一次失敗就灰心喪氣。寡人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們就能造成真正的蒸汽輪船。”

宋應星還是面帶羞愧,“臣有負攝政信任了。”

趙銘停下腳步,看着衆人,笑道:“這麼點挫折,就都泄氣了。”

“臣等一定打起精神,儘快造出令攝政滿意的輪船。”宋應星咬牙道。

這個研究已經好幾年,要是換做以前,他早因爲耗費錢糧,被罷官充軍了。

這些年來,趙銘一直不計成本的支持,讓宋應星心中有愧。

趙銘拍了拍宋應星的肩膀,笑道:“寡人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大理寺正在商討制定專利法,而寡人則準備自掏腰包,拿出五十萬銀元,來獎賞那些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對製造工藝有重大改進的匠人。現在朝廷的政策擺在這裡,寡人設立的獎勵基金,也擺在你們面前,能不能拿到,就全看爾等自己了。”

這話一出,令宋應星還有隨行的工匠們,都感動了。

衆人紛紛精神一震,匠人們更是議論紛紛,一片歡騰。

趙銘見各人恢復士氣,遂即轉過身來,正好在一艘正在建造的巨大戰艦前。

這艘戰艦龐大無比,比現役的明朝水師戰艦,都大了一號。

“攝政,這是工部建造的鎮夷號,排水一千五百噸,三層甲板,計劃列裝一百餘門火炮。”宋應星解說道。

明朝衡量戰船大小一般是用料作爲單位,這其中官料、民料又有所不同,統計比較混亂。

趙銘對料其實沒有什麼概念,對其它單位,也不太熟悉。

趙銘遂即命工部重新打造標準度量衡,打造標準的斤兩秤砣,還後尺子,送往各省,統一全國標準備,並對超過千斤的重物,採用了噸這個單位。

現在英國的主力戰艦“海上主權號”大概也就是一千五百噸,眼下龍江船廠,能造出一千五百噸的戰船,便說明明朝的造船技藝,經過二十年的追趕,已經接近西方的水平。

這無疑提振了趙銘的信心。

“不錯!”趙銘稱讚一聲,遂即又提出自己的要求,“開花彈出現了十餘年,並且通過戰爭,已經傳到西方。最近軍情司,傳來的情報,東洲的西班牙人,已經開始使用開花彈。另外,印度洋上的英國海盜船,也用過這種跑彈。現在開花彈不是我們獨有,工部在製造戰艦時,要考慮到開花彈對海戰的影響,不能固步自封。”

西方在製造工藝上,確實強於明朝,這點趙銘是承認的。

許多精巧的東西,明朝工匠都鍛造不了,而西方的匠人卻能打造出來。

開花彈也不是什麼高科技,西方知道思路後,很快就能夠仿造。

現在戰場上出現開花彈,趙銘並不意外,只是感到一絲緊迫,希望明朝的技術能夠儘快突破,保持軍事上的優勢。

宋應星重重頷首:“攝政說的是鐵甲船吧。這個工部已經立項,開始了研究。”

趙銘感到有些意外,沒想到工部的官僚有這個認識,“有什麼困難沒有?”

“這個其實比蒸汽船要簡單一些。”宋應星解說道:“現在海船底步,一部刷特殊塗料,一部分則包裹這銅皮,工匠有給木船包裹金屬的經驗。這鐵甲船,就是給船批上一層盔甲,跟馬甲道理一樣,只要裝上的鐵片,不影響船隻航行和作戰就行。”

趙銘明白了,就是像重甲騎兵的馬甲,甲不能壓的戰馬不能運動,也不能影響作戰,給戰船批鐵甲,只要找到這個度,瞭解戰船的結構和承受能力就能實現給戰船披甲。

“先改造一艘,拿出來做實驗。若是可以,至少弄十艘出來。”趙銘當即吩咐道。

“臣盡力而爲!”宋應星道。

趙銘頷首,“明年朝廷將要征討東籲,打通前往印度的陸上通道。寡人希望,等朝廷解放東籲,做好攻打吳三桂的準備時,蒸汽船、鐵甲船,甚至蒸汽鐵甲船,都能所進展。”

“臣定不負攝政期望!”宋應星忙行禮道。

趙銘扶起他,真誠道:“那就拜託了!”

趙銘在龍江船廠視察完,遂即前往崇明巡視。

在這裡,有明朝東海艦隊的一個基地,近萬水軍將士,在此訓練。

爲了適應潮流,明朝除了江防水師,依舊還沿用水師稱呼之外,所有海防水師,則被整編爲北海、東海、南海,以及遠洋四個艦隊。

以後隨着勢力範圍擴大,還會增加諸如東洲艦隊、駐天竺艦隊,但此時有這麼四支艦隊,就足矣應付眼下的問題。

這時趙銘來到崇明,碼頭邊上,已經有一羣將領等候,見趙銘下船,軍樂奏起,將領上前,齊齊行禮,“臣等恭迎攝政!”

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837章證券交易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545章未有之敗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539章孤軍深入第513章爭復金陵第298章閩南大捷第四章懸屍示衆第695章淮江酒肆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1001章誰都可以第194章棒殺準塔第577章收割肥羊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219章不犯錯誤第172章兵不厭詐第473章激烈搏殺第636章鎮江會師第663章登壇拜將第345章謀取呂宋第273章八閩蒙塵第360章擊敗清軍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146章何騰蛟堵胤錫第二十九章救援嘉定第477章豪格暴斃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234章多鐸撤軍第429章衝擊車陣第591章荷蘭人的戰略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96章開始表演第717章北京震動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576章柳宿金礦第562章南北議和第232章四板斧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671章禍水東引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875章兵臨北京第385章擴軍備戰第111章聯順抗清第259章再次交戰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550章讓出南京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855章長安使團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284章亂敵軍心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871章分配利益第395章默契不在第208章小六部第708章干涉戰爭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855章長安使團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374章高傑鎮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579章爪哇事變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169章暗度陳倉第398章拒接聖旨第189章斬殺清使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143章人心思漢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404章激戰橋頭第567章開花彈第162章有海盜第466章接管朝鮮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834章國資委第412章破釜沉舟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734章建藩東洲第二十九章救援嘉定第293章追擊多鐸第623章被困城中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504章僵持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