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兼併河洛

bookmark

吳三桂自潼關,大張旗鼓的進軍,將洛陽清軍吸引至陝州一線防禦,然後讓部將趙良棟,引兵走沿着洛水進軍,穿插至洛陽與陝州之間,截斷洛陽與陝州的聯繫。

這時,陝州清軍剛被擊敗,又聽說後路被斷,立時士氣大泄,心灰意冷。

當吳三桂引兵,趕來陝州城下時,城門已經大開,耿仲明等人,將自己扒了精光,背上藤條,出城向吳三桂請降。

周軍於城下列陣,吳三桂身穿金甲,騎着健馬,傲然立於大纛旗下。

遠處陝州城門大開,耿仲明等人赤膊而出,身後兵馬魚貫出城,將旗幟和兵器,丟棄在城門兩旁。

吳三桂本以爲還要費一番口舌,不想耿仲明等人,剛敗逃回城,就直接出城投降,連條件都不講了。

“這回怎麼如此爽快?”吳三桂有些疑惑,“都還沒提條件了。”

旁邊洪承疇笑道:“臣估計是趙將軍得手了!”

吳三桂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算他們識相!”

這時,耿仲明等人已經被士卒,領到吳三桂身前,紛紛磕頭,“大王兵威之盛,臣等歎服,特來歸降,還望大王收留!”

吳三桂微笑道:“這次懷順王怎麼想通了,莫非是後方又傳來什麼不利的消息?”

耿仲明連忙搖頭,裝糊塗道:“後方有什麼不利的消息?莫非智順王,也決定歸順大周,那真是太好了。”

得知後路被斷,陷入絕境而降,於還有一戰之力,主動投降,待遇是完全不一樣的。

耿仲明自然要裝傻充愣,以便吳三桂能給他一個好的待遇。

吳三桂聞語,只是微笑,不再多說,“諸位都起來吧,等孤王拿下洛陽,再一併封賞。”

當下,吳三桂率領大軍入城,休整三日,收編降軍後,便率領大軍繼續西進。

大軍進至硤石關,周將趙良棟等人,已經再此恭候。

耿仲明趁機拍馬道:“大王真是用兵如神,可笑臣還在陝州不自量力,不想大王早已派遣奇兵,斷了陝州後路。真是幸虧臣及時歸順,不然早被大王殺得全軍覆沒矣。”

滿達海也稱讚道:“大王用兵如神,那趙雜毛拍馬難及。”

兩人爲了能夠在周國混下去,不得不卑躬屈膝,做奴才模樣。

這時,吳三桂匯合趙良棟,遂即率領大軍,繼續浩浩蕩蕩向東行軍,與此同時,山西姜襄也率大軍渡過黃河,周軍兩路逼近洛陽。

鎮守洛陽的尚可喜見了,自然明白該怎麼做,當即出城三十里,將吳三桂迎入洛陽。

八月二十日,周軍接收洛陽。

自此,殘清勢力覆滅,而周國則兼併河洛,收編十餘萬清軍,一時間聲勢大漲,天下震動。

洛陽周王臨時行宮內,吳三桂穿着龍袍,頭戴翼善冠,端坐在王位上,兩側周國文武分立。

尚可喜、耿仲明、博勒赫、滿達海、多尼、勒克德渾等人,站在大殿中央,齊齊跪拜,“臣等拜見大王。”

吳三桂哈哈大笑,這可能是他近些年來,最得意的時刻之一。

看着曾經平起平坐,甚至高他一截的同僚,還有曾經的主子們,跪在自己面前,吳三桂內心無比暢快。

一瞬間,吳三桂甚至覺得,那趙雜毛,也算不上什麼,或許有一天,他也會跪在自己的腳下。

不過,像趙雜毛這樣厲害的人,他肯定是不能留,必須弄死了,才能安心。

“諸位愛卿,都平身吧!”吳三桂笑道:“既然諸位都歸順了大周,那以後便是孤的臣子,孤會一視同仁。”

耿仲明等人連忙叩首:“臣等謝過大王不計前嫌,今後定爲大周效死。”

既然已經投靠了吳三桂,耿仲明等人倒也灑脫了。

畢竟,這洛陽之地,靠着他們自己,肯定是守不住,要是趙雜毛殺來,他們多半戰敗身死。

現在投靠了吳三桂,也算是有了靠山和依靠,至少不用擔心趙雜毛殺來了。

“哈哈哈~”吳三桂頗爲高興,擡手示意,“衆卿平身吧!”

衆人站起身來,耿仲明遂即抱拳,朗聲說道:“大王近年來,南征北戰,大破蒙古,建立強秦基業。如今又掩有河洛,得李唐之勢,當趁勢一統天下。眼下明朝內亂,正是大周奮起之時,臣請任先鋒之職,爲大王攻伐明朝,定大破明軍。”

吳三桂見耿仲明說得慷慨,內心也有些膨脹,他正欲插手明朝內戰,便微笑道:“好,既然耿愛卿有此心,孤就委任你爲先鋒。”

耿仲明聞語,不禁大喜,他主動請命,其實別有目的。

耿仲明投降周國,對於今後處境,多少有些不安,提出爲吳三桂出征,一是看吳三桂是否用他,二是想繼續掌握軍隊。

現在吳三桂同意他出任先鋒,耿仲明的顧慮立時打消,不過遂即又有些後悔起來,擔任先鋒就得同明軍作戰,而以他的實力,完全沒有信心擊敗明軍。

“臣謝過大王信任!”耿仲明騎虎難下,遂即問道:“不知道大王下一步,打算如何進軍!”

吳三桂微笑道:“洪丞相,是時候說一說,接下來的戰略了!”

洪承疇遂即出列,讓人拿來一副地圖,朗聲說道:“現今,明朝內訌,趙銘集結大軍於南京與朱以海大戰!這對我大周而言,乃天賜良機!”

耿仲明肝顫道:“大周要兵發南京,與趙銘決戰?”

洪承疇搖了搖頭,指着南京道:“大軍距離南京太遠,且有長江阻隔,大軍即便突破重重阻礙,還難以渡江。趙銘水師犀利,只要戰艦佈置於江面,我們便只能望江興嘆!”

耿仲明聽說不去南京,那就不用與趙銘決戰,立時就鬆了口氣,擺脫了炮灰的命運。

“那丞相的意思是?”耿仲明問道。

洪承疇指向徐州,肅聲道:“拿下徐州,將江南與河北、山東的攔腰斬斷。徐州、河北、山東之地,皆是趙銘新得之地,尚不穩固,且兵馬不多。如今我大周大軍雲集於洛陽,完全可以向東奪下徐州、山東。屆時,河東之兵,出太行八徑取河北之地,北方版圖,俱爲我大周所有!”

(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116章邊境衝突第457章海峽遭遇第715章突襲炮臺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1026章印度的歷史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571章新明洲第567章開花彈第865章至書招降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473章激烈搏殺第627章銀彈攻勢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583章程璧歸航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712章阿濟格稱帝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464章不堪一擊第928章朱明落幕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582章踊躍應募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632章大將軍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736章軍資交易第635章吳越王第211章圍剿義軍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十一章趙日天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665章隱瞞不報第652章奸雄規劃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562章南北議和第847章股價大戰第132章步軍大戰第817章桂王繼統第848章停牌第846章回購拉昇第423章常州告急第147章聯順抗清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457章海峽遭遇第398章拒接聖旨第635章吳越王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598章爭奪旅順第990章傾族之力第906章周國出兵第770章擂鼓聚將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559章國公安好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741章聲東擊西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433章信心崩潰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736章軍資交易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496章兵臨瀋陽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270章博安甚騷第684章精銳之師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465章朝鮮歸降第495章唐通投降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472章急往馳援第972章收復四川第956章援兵趕來第1051章前進達瓦里氏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620章盆滿鉢滿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467章朝鮮宰相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429章衝擊車陣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1074章開建軍港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336章三省會攻第545章未有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