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莫教風浪打郎船(一)

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哈爾濱警察廳特務科科長“笑面虎”高勝寒三等警正,滿面春風的離開了憲兵隊特高課。顧不得回家吃飯,直接趕回了警察廳特務科。

特務科在警察廳裡佔有很特殊的地位。所以,作爲科長,他“笑面虎”顯然又會與衆不同。整個特務科裡就三臺小轎車,警察廳的廳長王賢燁三等警監和副廳長原田菀爾三等警監每人一臺,那是僞滿洲國政府給配備的。按小日本鬼子的話講,就是“官給品”。“笑面虎”這一臺Ford(福特)不是“官給品”,而是大惡霸苟熙玖“進貢”的。至於說警察廳叫個警官的就可以開個小轎車遙哪旮沓出溜,那是想多了,警察廳可沒有錢養這麼多的車。就算是天上掉餡兒餅了,警察廳一下子有了這麼多的車,警察廳也沒那麼多的錢買汽油,養不起!

起碼在表面上,警察廳一點也不比其它部門富。不過,警察廳的警察們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特務科的警察們。滿洲國的警察無惡不作,惡名揚天下!若說滿洲國警察之惡天下第二,沒有敢說自己第一的。誰更害怕地獄?是那些拒絕相信地獄存在,故此作惡多端的人,還是那些知道地獄存在,故此嚮往着天堂的人?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多行不義必自斃!”可是,讓老百姓感到失望的是,這幫警察暴戾恣睢,作威作福,吃香的喝辣的。可善良的人們卻生活極端困苦,這一切似乎跟佛法弘揚的“因緣果報”不相符。於是乎,人們絕望之餘,難免有人喊出:“神靈若無報應,行善不如作惡。”

苟熙玖是沒少給警察廳“獻納”捐款,雖然肉疼,但是爲了能讓警察廳保護他,苟熙玖還是能忍痛割肉的。可這福特車太貴了,他豈能心甘情願的“進貢”?可是,苟熙玖又不得不“進貢”。起因是小日本鬼子關東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兼僞滿洲國的警務部長黑田龜四郎中將勸降餘震鐸成功後,臨離開哈爾濱時,忽然心血來潮,囑咐哈爾濱警察廳的廳長王賢燁三等警監和副廳長原田菀爾三等警監,一定要想方設法給餘震鐸配一輛小汽車。原田菀爾和王賢燁雖然叫苦不迭,但只能答應。

當時,能夠生產汽車的只有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俄國、捷克、加拿大、比利時八個國家,而中國使用的主要以美系車爲主。俗話說物以稀爲貴,一輛汽車還真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夠買得起的。就拿苟熙玖“進貢”的這臺福特汽車來說,那厚重的外殼,粗糙的製作,一看就是不怎麼樣的車。雖然說很不起眼兒,可也需要二千七百塊“袁大頭”。這麼多“袁大頭”,別說是苟熙玖,就是對於財政狀況捉襟見肘的哈爾濱地方政府來說,也是一筆鉅款。哈爾濱地方政府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錢給餘震鐸買車?那不難爲人嘛!可見,給餘震鐸配一臺小轎車,那餘震鐸在黑田龜四郎的心目中得是什麼樣的地位呀。

送走了黑田龜四郎,原田菀爾和王賢燁在“老站”站臺上整個浪兒直接傻眼了。最後還是王賢燁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他對原田菀爾把胸脯子拍得“啪啪”響,說這件事就交給他來辦。王賢燁聽說傅家店大水晶街三分區的區長苟熙玖新買了一臺福特轎車,絕對沒超過三天,那不就是新車嘛。苟熙玖這兩天正在求他,想在傅家店大水晶街三分區增設一個拘留所。這個時候,王賢燁只需要一個電話,還怕苟熙玖不自己乖乖的把福特轎車送來?

原田菀爾自然知道傅家店正陽十道街“苟家大院”的苟熙玖是一個跺一跺腳,哈爾濱都亂顫的“大”人物。苟熙玖好話說盡,壞事做絕,聚斂各種不義之財。讓這種人出點血,給餘震鐸解決配備小轎車的問題,是最簡單也是效益最高的辦法了。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苟熙玖就親自把這臺福特牌轎車送到了警察廳。王賢燁還假惺惺的對苟熙玖說,這臺車只是“暫借”,等餘特派員結束了在哈爾濱的工作,就會完璧歸趙。

苟熙玖的心裡比誰都明白,什麼“暫借”呀?這臺福特牌轎車到了警察廳,整個浪兒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但是苟熙玖還得大大方方的說啥“借”呀,就是他苟熙玖捐給警察廳,孝敬餘特派員的。至於苟熙玖背地裡肉疼的跌胸頓足,那是他自己的事兒了。

原田菀爾正在用人難之際,他還指望着“笑面虎”幫他偵破《富士山の雪》作戰計劃失竊一案呢。爲了籠絡“笑面虎”,原田菀爾跟王賢燁打了個招呼,就把這臺福特牌轎車調給“笑面虎”暫時使用。反正餘震鐸還在市立醫院的病牀上趴着,這臺福特牌轎車閒着也是閒着。

“笑面虎”坐在福特車上,感覺很“十三格”。他十分感慨。人的一生就像一出哈爾濱街頭的“驢皮影”,來去匆匆。落幕時,會有人長嘆唏噓,也會有人風光得意。一會兒上演的是法力無邊的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會又變成作惡多端的秦檜被打得喊冤叫屈。角色不停變換,而那個在影窗背後操控着“驢皮影”的人,其實一直都是我們自己。但我只想保持着最初童年那份單純的信仰,不偏不倚,走過以後的每一個春夏秋冬。

“笑面虎”篤信“保家仙”,認爲他今天所擁有的這一切,都是“保家仙”的保佑換來了的。“笑面虎”看中的是眼目前兒的,至於他從哪兒來的,到什麼地方去就無所謂了,他對佛家所講的“明信因果”根本就嗤之以鼻,是不相信“天道輪迴”這個“道”的。

實際上,“笑面虎”的認知正應了佛家“賴其前世,福德營護”的觀點。這個觀點是說爲什麼惡人作惡看不到他會得到報應?那是因爲作惡的人前世的福德在一直庇佑他。只不過,作惡的人感受不到罷了。因果通三世,衆生平等,都有過去世、現在世,還有未來世。前世修善、積德,這是種的善因。這一世得大富大貴,他享的是果報,他這個果太大了,今生縱然造許許多多的罪業,他那個餘福還享不盡,所以他繼續還在享福。如果他既造罪業,又不肯再修福,福報雖大,消耗得也快。就算他臨終前仍然享受福報,子孫也要衰了。

《太上感應篇》中也講過:“爲善必昌,爲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必昌。爲惡必殃,爲惡不殃,必有餘昌,昌盡必殃。” 也就是說,惡人的惡行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笑面虎”篤信“保家仙”,只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而已,充其量是心理暗示。一旦所求得到“善果”,那一定是“保家仙”保佑的結果。反之,就是對“保家仙”還不夠敬,需要加倍供奉。傳統文化中的“胡、黃、白、柳、灰”這五大“保家仙”也是需要修行的,要是保佑了“笑面虎”這種賣祖求榮、魚肉百姓的大漢奸,豈不成了惡徒的“保護傘”,耽誤了積累功德,共成正果的修行?

第八十三章 木不怨落於秋天(一)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四)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二)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三)第一百零五章 鼉鼓三聲誰家眠(三)第二十四章 忽憶嘗新會靈觀(三)第四十七章 南風不用蒲葵扇(三)第一百零五章 鼉鼓三聲誰家眠(二)第五十三章 淪爲倭囚死亦難(一)第三十八章 世人笑我太瘋癲(二)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四)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四)第三十章 今生遇卿俏嬋娟(四)第十四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下)第十四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中)第八十一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四)第八十三章 木不怨落於秋天(二)第七十三章 誰道無心力堪殫(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川菸草平如剪(一)第九十八章 雨罷新晴怯宿寒(三)第十五章 取得倭首見閭閻(中)第五十五章 愁雨瀟瀟雲淡淡(二)第八十八章 憂忡爲國痛腸斷(四)第七十八章 棲身高處不勝寒(三)第二十八章 欲渡黃河冰塞川(二)第三十九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川菸草平如剪(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留得清白在人間(二)第二十四章 忽憶嘗新會靈觀(一)第四十七章 南風不用蒲葵扇(一)第十四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上)第四十五章 一壺濁酒付笑談(一)第十九章 蠟燭成灰淚始幹(二)第五十五章 愁雨瀟瀟雲淡淡(三)第六十三章 舊好羈泊隔良緣(一)第七十九章 同根何必苦相煎(三)第八十九章 江湖路上風波險(四)第九十五章 秋風怒在叛徒顏(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將衣鉢卸雙肩(一)第一百零四章 笑撚菖花揭酒帘(一)第五十一章 紛紛暮雪下門轅(四)第五章 銷魂獨我情何限(三)第四十五章 一壺濁酒付笑談(二)第二十二章 漫隨天外雲舒捲(中)第六十九章 對面相逢難結緣(二)第一百章 淚雨零鈴終不怨(四)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三)第十四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上)第四十六章 玉軫風薰春夢短(四)第八十八章 憂忡爲國痛腸斷(三)第四十七章 南風不用蒲葵扇(三)第二十九章 諜海同舟共揚帆(三)第一百零四章 笑撚菖花揭酒帘(四)第三十三章 亂系青菰裹綠盤(上)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四)第三十章 今生遇卿俏嬋娟(一)第二十六章 漢兒盡作胡兒言(三)第三十二章 夢來還隔一重簾(下)第六十三章 舊好羈泊隔良緣(四)第七十一章 愁破方知酒有權(二)第二十六章 漢兒盡作胡兒言(四)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三)第九十章 白薴生裁踏月殘(四)第三十八章 世人笑我太瘋癲(四)第五十三章 淪爲倭囚死亦難(四)第八十八章 憂忡爲國痛腸斷(三)第二十二章 漫隨天外雲舒捲(上)第五十二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二)第三十九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四)第三十五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上)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一)第四十三章 付與時人冷眼看(二)第一百零一章 神交袍澤忙救難(一)第二十四章 忽憶嘗新會靈觀(四)第十八章 太平誰識靖康年(下)第七章 難忘慈母手中線(中)第七十四章 無花無酒鋤作田(三)第九十九章 我自戎裝沙場邊(二)第十五章 取得倭首見閭閻(下)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二)第五章 銷魂獨我情何限(四)第七十九章 同根何必苦相煎(四)第七十六章 壯士倦枕賊屍眠(三)第一百一十章 欲憑赤手拯元元(一)第三十五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中)第四章 耿耿星河欲曙天(上)第四十七章 南風不用蒲葵扇(一)第二十二章 漫隨天外雲舒捲(上)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三)第二十一章 雪上加霜復墮險(中)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二)第八十三章 木不怨落於秋天(三)第二十九章 諜海同舟共揚帆(三)第六十四章 閻羅包老也顢頇(二)第五十一章 紛紛暮雪下門轅(二)第五十九章 莫教風浪打郎船(三)第二十六章 漢兒盡作胡兒言(四)第六十七章 殺敵傷己雙刃劍(三)第四十八章 百善自古孝爲先(二)第一百一十章 欲憑赤手拯元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