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

bookmark

隨着當日關平、龐德先後領軍出城突擊吳軍以後,連續數日下來,雙方都暫時性的安穩着,沒有在動刀兵。

呂蒙則是繼續遣軍固守城外,以優勢軍力團團圍困着城池四周,一方面再等待分兵西進奪取宜都境內的夷陵、西陵等險要地帶,孤立南郡。

另一方面,如今吳軍亦是加緊來往於後方下游,開始源源不斷的運送軍械糧草,以及原地打造攻城器械。

這,都需要一定時間。

畢竟,攻城器械如最爲主要的衝車、雲梯,可並不是後世電視劇那樣,就是最簡易的木梯,只要守城軍士輕輕一推,便能推倒。

實際上,真實的雲梯工藝極其複雜,設有絞車,下面安放着輪子,便於士卒推動。

不僅如此,車上亦是配備有防盾,用以推車前進的軍士防範敵城所射出的箭矢,然後等徐徐抵達城牆下方以後,再利用滑輪的原理,將絞車上面的雲梯進行升降。

搭放於城牆上方以後,便用抓鉤固定於城上。

如此,守軍之間便不能輕易的挪動雲梯。

故此,雲梯也被稱爲“雲梯車。”

由於江陵城的城防堅如磐石,沒有充足的攻城器械,想要攻取城池,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所以,呂蒙心知肚明,並未貿然倉促攻取城池。

城北,吳軍大營。

“大都督,陸將軍令小人迅速回返,告知都督漢津戰況。”

“他言,他已經率衆牢牢將關羽所部水師鎖在漢津水域一線,動彈不得,讓小人轉告都督,不必掛念!”

“其次,陸將軍還言,關羽也已經命廖化率一萬步卒重回陸路,往當陽、麥城一線南下,還請都督注意防範。”

此刻,營中,信使初一見到呂蒙,便立即拱手稟告着軍情。

聞言,呂蒙聽罷,面色淡然,輕輕揮手屏退了信使,隨後才環顧四周,眼神微動,面向諸將,朗聲道:“諸位,看來如今局勢於我軍有利矣!”

“伯言於漢津一線成功攔住了氣勢洶洶的關羽所部水師,將回防江陵的水路給斷絕了。”

“然而,敵軍率衆從陸路回防,朱然也早就預料到,現在他亦於北部險要地帶構造防線,隨時準備抵擋陸路返回的荊州軍。”

“此時,只要孫桓、淩統二位將軍能攻取宜都等地,那我軍便能徹底孤立江陵,切斷與蜀中聯繫,那南郡我軍將唾手可得!”

一席話落,聽其一言,帳中諸將面上紛紛喜笑顏開,長笑着。

是啊,攻取荊州這等大功,即將便要於他們手中實現,又焉能不喜?

開疆拓土以後,首先第一件事是什麼?

可以想象,荊州一旦拿下,那他們這些參與荊州戰役的大將,勢必會被委以重任,成爲一郡之守,領軍牧守一方。

此等誘惑,諸多吳將自然欣喜若分!

片刻功夫,唯有諸葛瑾面色不變,保持着冷靜,緩緩道:“現在,就看孫、凌二位將軍的進展如何了。”

“只要戰事順利的消息傳回,那我軍也可趁軍心正值高漲之際,全力強攻江陵。”

“如此,也能於短時間內給城中守備軍卒施加壓力,爭取迅速攻下江陵,繼而收復南郡,甚至荊州軍新得重鎮襄陽。”

頓了頓,他面露笑意,高聲道:“一旦全據荊州,奪取重鎮襄陽,那我軍便能厲兵秣馬,整頓軍紀,看準時機,同時從合肥、漢水兩路出兵,北伐逆賊曹操,攻取中原。”

“如此,何愁我江東大業不成?”

一時,諸葛瑾話語聲調可謂是越來越大,言語間也神色自若,爲諸將充分的畫下了一幅藍圖。

果不其然,此時諸將聞訊,其身間鬥志不由更盛數分。

於此同時,夷陵城下。

此時,城下,人喊馬嘶,戰火紛飛,數之不盡的吳軍正結陣而行,拾着最簡易的木梯冒着箭雨,艱難的向城牆攻去。

“啊,啊。”

只不過,一員員吳軍士卒卻還未衝到城牆下方,便已經被漫天所落的箭矢給洞穿了身軀,鮮血四濺,無力倒地。

短短功夫,吳軍士卒已經進行數波攻擊,可無一例外的都被打退。

此刻,陣中。

身高八餘尺,面目消瘦,手持利劍的淩統縱馬疾馳奔來,面上滿是焦慮之色,抵達一身披戎裝,手執馬鞭正在觀戰的孫桓從旁。

“孫將軍,夷陵地勢實在是太過險峻,城中守軍卻也提前得到了我軍將要來襲的消息,故而提前便做好了充足的防禦。”

“故此,如今我軍將士雖悍不畏死,連連攻擊城頭,除了損失慘重以外,卻是壓根攻不上去。”

這一刻,是淩統親自指揮攻城,可礙於此處狹窄的道路,險峻的地勢,他組織了數波攻擊,都被夷陵守軍打退!

故此,他才立即縱馬奔來,急切的拱手稟告着。

“公績,當真不可拔?”

聞言,孫桓亦不由面露慮色,喃喃詢問着。

話落,淩統一時也不由面色凝重,頭腦中思緒涌動,卻是遲遲未做答覆,半響功夫,他才艱難的輕聲道:“是的。”

“雖然此時我軍兵力佔優,可此處道路實在是太過狹窄,每次組織軍士結陣攻擊,卻都只能容納數百人,然後其餘軍士再接着跟上。”

“如此,舔油戰術本身便犯了兵家之大忌,可礙於地形的問題,還無可奈何!”

“其次,夷陵城更是依山傍水,充分利用了四周險峻的地形,于山坳之上建城,居高臨下尚且不說。”

“連夷陵城牆的材質亦是取自山石所鑄造,防護能力極爲雄厚。”

“最爲重要的是,夷陵更是類似於關卡,只有正前方一道城門,換言之,我軍只能從這一面強攻。”

“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一席話語,淩統此時也未有了初來志得意滿的神情,在經受着這兩日連連不克的打擊,也不由面露憂慮之色。

聽其一言,從旁的孫桓也不由眉頭緊皺,沉思着,半響才喃喃道:“難道,我等當真無法攻克夷陵了麼?”

頓了頓,他神色凝重,眼神交着,淡淡道:“夷陵,乃是接連南郡的唯一通道,如若我軍無法攻克此地,一旦蜀中得到風聲,大耳賊必定將派遣援軍來援。”

“如此,我軍將會在江漢平原之上與敵軍決戰。”

“當真這樣的話,那局勢於我軍勢必將極爲不利!”

“公績,當真沒有其他辦法攻克夷陵了麼?”

此時,孫桓也不由面露焦慮之色,眼神懇求似在淩統身間遊走,求助於他。

十分希望淩統能有對策,破城。

畢竟,孫桓乃宗室之人,他亦是十分注重己軍奪取荊州,稱霸江南的宏偉目標。

故此,此刻他很清楚宜都郡的重要性,心知己方想要攻取南郡,夷陵這道東進關口,必須拿下!

所以,他才十分焦慮。

聞言,淩統思緒萬千,半響,他才露出極爲艱難的語氣,說着:“孫將軍,統倒是有一策,可破敵。”

“只是,此策比較冒險。”

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十六章 密謀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