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

bookmark

“何策?”

本來,孫桓面色凝重,眉目緊皺,眉宇間透露着絲絲陰雲,可聽聞淩統有計策破城以後,卻是面色瞬息大變,大笑着相問。

聞言,淩統神色略顯擔憂,道:“孫將軍,統這兩日領軍攻城時,也發現了夷陵城地處最中心,城外唯有一條寬約兩裡的小道。”

“夷陵又坐落於山坳之上,居高臨下,我軍才難以攻克!”

“可統亦是曾觀察到夷陵城兩邊皆是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而且高度相比夷陵,更爲高大,所以……”

“所以,公績,你之意可是想,領一軍悄然摸進山嶺中,尋找小道進入夷陵城中,攻佔城池?”

“然也!”

“孫將軍所言甚是。”

話落,陸遜亦是面色堅毅,正色道。

不過,細細思索半響,孫桓也想到了其中的危險,不由面露擔憂之色,喃喃道:“可入山尋找道路攻城,有沒有路尚且難說。”

“就算有,肯定也很難找到,畢竟,從下方觀測,那片山嶺便極爲陡峭、險峻,不用多想,山中懸崖峭壁必不可少!”

“我軍又初抵此處,于山嶺地勢又不熟悉,貿然進山,稍有不慎,便將遭受着各種非戰鬥減員損失。”

“此策,恐怕不可取!”

細細沉思一番,孫桓亦是面色凝重,淡淡說着,他內心權衡片刻,也傾向着否定此策。

畢竟,將破城的希望寄託於一處豪不熟悉的山嶺,這顯然不是領兵大將所爲之!

其次,不僅如此,他心底更擔憂的是,駐防於此的荊州軍早已洞悉了此處的地形,一早便於險要之處設下伏軍。

要當真如此,那己軍貿然前去,免不了全軍覆沒。

不過,思索片刻,孫桓目光還是緊緊凝視着從旁的淩統,輕聲道:“公績,此策既是你所提出,你以爲,此策如何?”

“可否能夠實施?”

聞言,淩統面目嚴肅,沉聲道:“孫將軍,統以爲,如若我軍想要奪取夷陵城,繼而攻略整個宜都郡的情況下,那此策必須實施。”

“不然,單憑強攻,以此地的險峻,極難攻取夷陵。”

此言一落,孫桓面上憂慮之色便越發濃厚,細細沉吟片刻,喃喃道:“可公績,敵軍常年駐防此地,想必定是十分熟悉此處山川地勢。”

“一旦他們摸準了我軍的這道計策,於險要之地設伏,那我軍豈不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樣,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麼?”

此刻,孫桓亦是提出了自身的顧慮!

話落,淩統聽罷,卻是面露苦笑,徐徐解釋道:“可孫將軍,這也是無奈之舉。”

“我軍如若必須要攻取夷陵,那便必須冒險。”

“不然,強攻是決計拿不下城池的。”

頓了頓,他面色以舒,又出言安撫着:“當然,其實情況也並未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至少,孫將軍你所憂慮的伏兵問題,便不用考慮。”

“統可以擔保,伏兵肯定是不存在的。”

一席話落,孫桓陡然露出疑惑的目光,瞬息問着:“公績,爲何如此肯定?”

“因爲,敵軍心有餘力而不足,通過這兩日的攻防戰,統也可以很清楚的判斷,城中守軍規模最多不過兩千餘衆。”

“他們死守城池,尚且有一線希望。”

“可要是還敢兵分兩路,趁機埋伏險要,那城頭上便會出現防禦漏洞。”

“那屆時,我軍便反而可以直接從正面突破城池。”

“畢竟,我軍總計萬餘軍力,可山嶺中穿行,道路狹窄,最多也就兩千兵力便已經足夠矣!”

“其餘兵力,也當繼續攻城,分敵軍注意力,爲偷襲的兵力作掩護。”

“正所謂,兵家有言:虛虛實實,化虛爲實,化實爲虛,方纔是用兵制勝之道!”

“好。”

“公績,你所言不虛,那吾便同意你這道計策,接下來便由你繼續指揮主力攻擊城頭,吸引敵軍注意力,而由本將領兩千餘卒,悄然深入深山,尋找入城之道路。”

聽其一言,孫桓陡然面色振奮,瞬息便下達了指令。

只不過,淩統聽聞,卻是被嚇了一跳,遂連忙拱手勸說着:“孫將軍,不可!”

“此策,既是統所想,自然理當由末將前去實施。”

“故此,由將軍您指揮大軍攻城,由統入山偷襲爲好。”

“不不不。”

“桓身爲主將,豈可眼睜睜的望着將士們前去送死,而無動於衷?”

“吾理當親自作爲表率,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前去做危險之事,偷襲敵軍。”

此時,孫桓連忙否決,如是說道。

旋即,淩統卻是面色陡然嚴肅起來,厲聲道:“孫將軍,正是因爲你是諸將,才更不能以身犯險!”

“不然,你一旦于山嶺中出現危機,那我軍的軍心鬥志必然將陷入不穩。”

“所以,還是由統領軍前去吧!”

一時間,隨着據理力爭之下,孫桓終究是用強權壓制了淩統的想法,定下了由他親自率衆深入山嶺,找尋攻入夷陵城的道路。

於此,淩統也極爲無奈,可又無可奈何!

“將士們,聽聞敵軍城池險峻,易守難攻,我軍豈可放棄?”

“不可,不可。”

“那好,各部依次結陣,拾着雲梯,向城門攻殺。”

“殺。”

一時,淩統也不愧爲統兵數十年的大將,短短數語,便激發了己方軍士的好戰之心。

下一秒,再淩統的指揮下,各部結陣,依次向城門方向,佯攻而去。

此時,城頭之上,守將陳鳳手執利劍,眼神緊緊凝視着即將大舉來襲的吳卒半響,不由嘶吼着:“弓弩手,準備。”

“一旦敵軍進入射程之內,便發射。”

“今日,我等務必守住夷陵,絕不容有失!”

“諾,諾。”

一席指令,麾下衆多荊州軍也紛紛拱手應諾着,然後各種手持弓弩,嚴陣以待着。

夷陵城的優勢便是,由於地勢高,攻城一方想要攀爬城牆,登上城頭,本身便是極爲不易的!

就在雙方攻堅戰一觸即發時,誰也沒有注意到,數千軍士正於主將孫桓的統領下,揹負着拋勾然後悄然從側旁的山道上,快速行去。

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十三章 內亂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