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

bookmark

“危機四伏?”

一時,耳聽着諸葛亮徐徐道出這數字,劉備內心不由疙瘩一下,喃喃自語着。

“孔明,此言何意?”

“如今我軍漢中,襄樊,不僅數次大破曹賊,令曹賊實力大損,根基不穩!”

“此戰還痛擊來犯之吳軍,我軍此刻正值軍威鼎盛時,豈還會有危機?”

此刻,劉備沉吟半響,頭腦裡卻絲毫未有頭緒,不由連忙反問着。

聞言,諸葛亮輕搖羽扇,不急不慌的說着:“主公,亮所說的乃是漢東三郡。”

“漢東?”

“那不是有封兒與孟異度駐防麼,能有何危機?”

聽罷,劉備面露濃濃不解,沉聲道。

“主公,問題便出到此處。”

陡然間,此時諸葛亮也停止了繼續搖羽扇,面色也凌厲起來,語氣高聲道:“據情報所知,如今駐防上庸的劉封將軍與孟達因性格不合,二人關係鬧得極爲僵硬!”

“可目前來說,我方纔克復漢東三郡將近半年有餘,上庸境內申家於此割據十餘年,勢力錯綜複雜,實力極爲強悍,不可小覷。”

“亮擔憂劉封將軍與孟異度關係惡化,會導致內部出現變故,從而漢東數郡出現變故,反而得不償失。”

言語落定。

諸葛亮遂不再言,重新恢復了一臉鎮定的神情。

他知曉,以劉備的英明,經過自己的提醒,會想通的。

實際上,原史上,可能諸葛亮也看出了劉孟二人的矛盾,也應該勸誡過。

但,由於荊州的失守,關羽亡故,令劉備怒火中燒,一心一意將目光盯準了江東方向,時刻備戰着準備東征,反而忽視了漢中方面。

最終,導致了劉孟二人矛盾升級,劉封逼走孟達,令其投奔了曹魏,引來曹軍大舉來襲兵與申家裡應外合,攻取漢東數郡。

劉封由此,敗走成都。

此時,經過諸葛亮提醒,劉備也頓時警覺起來,開始暗暗沉思着。

半響。

“孔明,以你之見,封兒與異度性格不合,矛盾激化,當如何處理?”

話落,諸葛亮面上笑意越濃,遂笑道:“主公,以亮之見,應當將劉封將軍與孟異度分開,避免他們繼續激化矛盾。”

“故此,亮表請主公將孟達調離新城,讓其前往荊州,輔助黃公衡抵禦江東孫氏。”

“然後,再將劉封將軍調回成都,前去鎮守南中,近日南部南蠻蠢蠢欲動,恐有暴動之心,以劉封將軍的威望才能,想必震懾南蠻,必定輕而易舉!”

只不過。

這席話音當中,諸葛亮卻是將威望才能加重語氣,特意高聲表現出來,像是在刻意提醒劉備一般!

“那上庸諸郡誰又能勝任?”

話落,劉備又不由望向諸葛亮,朗聲道。

聞言,諸葛亮內心早有打算,冷靜道:“主公,此次於荊州保衛戰中,關少將軍戰功卓著,表現極爲活躍。”

“不僅粉碎了呂蒙數萬大軍的偷襲計劃,並連戰連接,讓吳軍連連吃癟不說,還以外交手段逼迫孫權言和,割讓了桂陽、長沙等地。”

“亮想,以關少將軍此等能力,獨當一面應不是問題,主公,便升任他爲上庸郡守,協助關君侯守衛荊北,對抗曹賊。”

“此舉,一可表彰此次荊州保衛戰中,關少將軍所立下的功勳,二亦可緩解劉封將軍與孟異度的矛盾,讓漢東之地處於安全的地帶。”

“一舉多得的事,還望主公深思!”

話音落定。

聞訊,劉備卻是沉思着,並未立即答應下來,思索半響,遂向從旁法正望去,喃喃道:“孝直,只爲軍師之策如何?”

聞言,一旁的法正神色自若,拱手沉聲道:“主公,軍師所顧慮者,不無道理!”

“正以爲的確應該多加關注漢東之地了,遣孟異度前去協防黃將軍,臣附議。”

“不過嘛,調遣劉封將軍,還當謹慎考慮。”

頓了頓,在劉封的問題上,法正卻是有着不同的看法,喃喃尋思着。

“以劉封的能力,鎮守南中,威懾蠻子顯然是屈才了,正以爲,還是應當讓其留守前線,提軍抵禦曹軍纔是。”

“不過,正以爲,劉封將軍恐怕難以協調漢東之地各大豪族間的聯繫,也當調關少將軍前往上庸,與其一道駐防上庸諸郡。”

話音遂落,法正也面目嚴肅,提出了他的觀點。

可這一刻,從旁諸葛亮卻是面色不悅。

當然,這一絲不悅的神情,也一閃而過,並未讓人察覺到!

實際上,諸葛亮勸說劉備調回劉封,內心壓根便不是讓其單純的鎮守南中,威懾諸蠻子。

須知,南中便時刻處於成都的監視之下,換言之便是,劉封被調回以後,其生死性命便已經不受其自身掌控。

“封難制,應及早除之!”

其實,要嚴格來說,這纔是諸葛亮執意要調回劉封的真實想法。

原本劉備經過一番勸說,其實心底都已經有所異動,可隨着法正的一席話,卻又不由堅定了其心中信念。

此刻,諸葛亮自然心有不悅!

只不過。

他也是聰慧之人,自然知曉過猶不及的道理,如今不宜繼續勸說,不然不僅不能調回劉封,他恐怕還會受到懷疑。

“看來此事還須徐徐漸進。”

隨即,諸葛亮於心底暗暗沉吟一番,便打定了主意。

“主公,亮以爲,孝直此策可行。”

“劉封將軍驍勇,關少將軍智謀超羣,有獨到的見解,亮估計以關少將軍的能力,定能處理協調好上庸諸豪族的關係。”

諸葛亮又是何許人也,雖然他的計劃被法正打斷,可也反應極快,思索片刻,便提出了更爲保險的方案。

“主公,將荊北州郡設爲一州,您可想好,此州的名稱該如何取用?”

一席話落,諸葛亮沉聲詢問着。

“孤還未想好。”

“不知孔明可有想法?”

言語徐徐落罷。

諸葛亮沉吟半響,遂輕搖羽扇,說着:“亮以爲,荊北地區以襄陽爲主,不如就以襄爲名,就設爲襄州吧。”

“然後以江陵爲郡治,襄陽爲前哨與曹軍對峙。”

“主公以爲如何?”

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章 名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