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

bookmark

主峰上,龐大的羌人軍團各執戰刀,結着森然的戰陣包圍四周。

羌渠吳德執劍徐徐跨步上前,肅木林立,平靜如水。

望着地面上早已血流不止、沒有聲息的一員員漢軍士卒,他內心沒有絲毫的喜悅。

雖全殲了漢軍,佔據了天仙谷,地勢上己方已經與沮縣持平。

下一刻,漢軍沒有地勢之便,己方只需以龐大的軍團日夜猛攻沮縣便可!

吳德面色嚴肅卻又極爲平靜。

這纔是精銳,鐵骨錚錚的漢軍將士。

親自率衆絞殺同根漢人,親手覆滅了這樣一支精銳,還有什麼能比這還痛苦的呢?

平靜片刻,吳德好似腦海裡包袱極重,長長吐了一口氣,喝道:“全軍聽令,就地挖坑,掩埋衆漢軍士卒的屍身。”

“這……”

這席話落,周遭諸多羌卒紛紛面露異色,不由各自伸着眼神迷茫的望着羌渠吳德。

盯凝半響,其間一位渠帥纔不由拱手沉聲道:“吳帥,你這是何意?”

“掩埋漢軍,你應當知曉我軍爲了奪取天仙谷付出了多大的傷亡吧,多少好兒郎死在這羣漢人屠刀之下,我等現在恨不得將這些漢賊撥皮挫骨,挫骨揚灰。”

“讓他們暴屍荒野,算是便宜他們了。”

此羌渠一語,谷上谷下的羌卒大都連連贊同附和。

很顯然,這數百餘戰死的漢卒這兩日間所展開的抵擋,爲羌人攻取天仙谷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導致羌人對其如此恨之入骨!

“胡鬧!”

吳德聽罷,陡然發怒,喝道:“這些漢士皆是鐵血精銳,敢戰之士,他們雖拼死守住天仙谷,爲我軍造成重大傷亡,可這卻無關對錯!”

“只因立場不同。”

“你們不用如此看我,我並不是因爲他們與我皆是漢人所以心生同情掩埋他們,而是我覺得真正的精兵不應該橫屍荒野,讓他們入土爲安難道這點要求也不能滿足麼?”

一席席話音,羌人雖不願,可奈何於主將的軍令下,衆羌人也無可奈何只得被迫挖坑掩埋。

“嘩啦啦,嘩啦啦……”

“轟隆隆……”

頃刻間,上空雷聲大作,相比之前更甚數分。

陣陣傾盆大雨席捲而至,灑落四野。

此時,陰沉沉的烏雲壓頂,好似在爲戰死山谷的這數百餘漢士禱告祈福般。

吳德屹立主峰,遙望着遠方的沮縣,腦海中思緒如潮,不知在想些什麼。

古人一向講究“入土爲安!”

如若死者不能入土,世人會覺得會不得安息,這將是罪過!

這也導致古代的大街小巷往往會有賣身葬父或者葬母的場景發生。

……

沮縣城頭。

王平此時高居城頭上,眼神一直緊緊凝視於遠處模糊的山峰間,任由雨水沖刷着自己的長袍,內心裡陣陣兇狠的煞氣逐漸飆升。

“賢弟,你安息吧……”

“你與衆弟兄的仇,爲兄必定會讓羌賊血債血償!”

喃喃自語着,王平不由自主的握緊雙拳,一拳不知覺間砸在城垛上,全然沒有痛感。

他從王安領軍駐防天仙谷抵擋以來,便知曉他此去定是凶多吉少。

雖然他不願,可卻無能爲力……

概因天仙谷對於沮縣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如若直接將之放棄,讓羌人輕易佔據,那勢必會讓羌卒軍心士氣更爲雄厚高漲。

也會使攻防戰愈發艱難!

可城中守備軍卒本就軍力不足,能抽調五百餘軍士前往天仙谷抵禦已是極限,這時候領軍前去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有來無回。

這一點,王平心知肚明。

隨着天仙谷陷落,數萬羌卒正式登上綿延不斷的山峰上方。

隨後,大將軍越吉以遍佈谷中的各處谷口爲軍寨,作爲躲避沮縣上方的滾木礌石的屏障。

一連百里,皆是羌人的駐地所在……

休整一兩日後,越吉親起大軍冒着山石、箭矢的打擊強行登上沮縣城下列陣,然後派遣羌渠吳德奔至城牆射程外招降城中漢軍諸衆。

“城中漢軍聽着,吾乃羌軍渠帥吳德,本是西涼漢士,卻因歸順羌王而得以統領一軍,如今天軍壓境,爾等不過唯有千餘殘兵敗將罷了,焉能抗衡?”

“依本將看,諸位識時務者,應當立即開城歸順,如此不僅爾等性命得以保全,整座城池也將免受流離戰亂之苦。”

“這豈不是一舉雙得,還望諸位萬不可負隅頑抗,最終導致此處血流成河!”

一席席高喝聲,城中依稀可見!

可半響功夫相過,沮縣城頭上漢軍軍士依舊緊密防守,絲毫沒有變故,沒有因這一番言語而動搖!

整座城中,大多百姓早已堅壁清野,遷往陽平關內。

目前還居於城中的除了千餘漢軍士卒以外,便是一些與羌人身負萬千血仇、不共戴天,自願留下來的青壯之士。

他們又豈會動搖?

城頭上。

此時閻雲眼見敵將在城下勸降,氣不由打一處來,手提着青銅棍立即向主將高聲請戰着:“將軍,這廝猖狂,還望准許小人開門應戰,將其斬之!”

“以懸掛城頭,震懾諸羌賊。”

“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漢天威!”

聞言,王平搖搖頭,卻是斷然拒絕,說着:“不可!”

“很明顯,敵軍勸降此乃羌人大將軍越吉奸計爾,其目的便是爲了激怒我軍而開城迎敵,與之野戰。”

“可就讓他們如此在城下囂張,挑釁?”

閻雲也不是有勇無謀,剛剛也只是一時氣急罷了,聽了王平的這席解釋,他也回了神,怒氣也降了幾分,只是卻還是有些憤憤難平,拳掌緊緊捏在跺牆上,面色極爲鐵青。

“狗賊!”

“身爲漢人卻如此搖尾乞憐,投奔胡賊作威作福,充當芻狗而侵我漢地,戮我漢家子民,如此厚顏無恥之徒也好意思於城下狺狺狂吠?”

一席怒罵,閻雲吼聲再次聲若雷霆,怒喝着:“身爲漢人不投奔於我大漢剿滅胡賊,卻反是助紂爲虐殘害我漢家兒郎,如此行徑與不忠不義之徒又有何區別?”

“上無君父,下無父母,有何顏面稱自身爲漢人?”

“連我這區區小卒都對爾感到羞愧!”

閻雲這一番話嗓門相比剛剛吳德的言語嗓音可絲毫不弱,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身在城池上從上往下傳播,聲音傳播也傳得更遠。

這一刻,兩軍都基本上聽見了這席話語。

羌渠吳德轉瞬間便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他目前退也不是,進也不是。

索幸,大將軍越吉沒有讓他太過難堪,此時羌人軍陣間令旗連連揮動,簡易的戰鼓已經敲響,高喝着:“兒郎們,漢賊頑固不冥,殺進城去雞犬不留!”

“殺殺殺!”

一時,羌人軍士軍心大震,紛紛結陣殺出。

戰鼓累累,響徹雲霄。

一場激戰正式上演……

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十一章 亂像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章 名將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