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

bookmark

只在羌道城外漢軍大破數千餘衆羌卒之時,由徹裡吉所率的羌人主力也憑藉兵力優勢突破了鄧艾所佈防的沓中道防禦,殺入陰平郡。

隨着險要告破,陰平腹地一馬平川又豈是驍勇善戰的羌卒對手,在抵擋到黃崇將蜀中北部一帶的民衆都遷徙至白水、葭萌二關以及江油、劍閣以內後,鄧艾也率衆有條不紊的撤入關內駐防。

短短几天功夫,原本收復的陰平諸地又重新宣告陷落!

……

陰平郡城。

府衙中。

此時,羌王徹裡吉神情上意氣風發,面露大喜之色,高聲道:“此役我軍能將漢賊一擊而潰,這都得益於諸位奮勇當先,將士用命的結果,本王才能率領你等如此迅速的將曹軍丟失領地失而復得。”

“來,本王敬諸位!”

說罷,徹裡吉豪氣干雲,端着酒爵與衆將一同痛飲着。

見狀,衆渠帥又豈能拂其面子紛紛端着酒爵一飲而盡,隨後其中那位兇狠渠帥面露奉承之色,恭維着:“哈哈,好酒呀好酒,此次我大羌能以雷霆掃穴般一舉收復陰平諸地,除了將士用命以外,亦與羌王英明神武的指揮脫不開關係。”

“小帥提議我等渠帥應當再敬羌王。”

“好好好……”

眼見着此渠帥如此能揣摩自己心思,此時的徹裡吉也喜笑顏開,笑得合不攏嘴,一連說了數聲好。

其餘渠帥見狀,雖羨慕恭維一事被捷足先登心下不悅,但如此場合還是並未表現出來,依舊端着酒爵敬着。

又是一番暢飲!

酒畢,陰狠渠帥卻面露痛心疾首之色,沉聲道:“我軍此次自南下入蜀以來,一路皆連戰連捷,所到之處漢軍無不是望風而逃,依小帥之見,我軍此次必當橫掃蜀中,克白水、江油直取成都,不出半月,蜀中必定!”

“屆時,我軍可南撫蠻越,東結孫權,在輔以十萬西涼鐵騎直襲陳倉兵臨長安,以克關中,羌王到時便將坐擁半壁江山,將複製曾經大秦橫掃六國之勢,摧枯拉朽般掃平曹吳,一統天下而定鼎萬世之基,豈不美哉?”

“如此之大勢,如此局勢一片大好,這是上天給羌王的好機會也!”

說到此處,陰狠渠帥又繼續說着:“可恨那伊寧卻始終念念不忘自己是漢人身份,竟爲了漢人的政權而置羌王大業於不顧,將羌王曾經的救命之恩拋諸腦後,如此之人,當真是枉費羌王心機栽培。”

這一席話落而出,徹裡吉原本心情不錯,大笑的面容卻隱約間升起絲絲怒容,他已經開始厭煩近段時間以來伊寧的所作所爲了。

無論是阻止屠戮漢民,還是勸阻南下伐蜀,伊寧總是第一個持反對意見。

越想胸腔怒氣越盛,拳掌緊握一拳砸在案几上,砸得案几有些發抖,片刻後漸漸平復下來,淡淡道:“不管他了,希望此次拿下蜀中之地能讓他有所改變!”

“各部聽令,接下來我軍將正式攻入蜀地,未避免遭受着蜀人傾力抵抗,我軍接下來將一改之前戰略,但凡所到之處務必要嚴厲約束軍紀,絕不可再做出擾民一事。”

“諸位務必要加強軍紀方面,一直以來我軍都視燒殺搶掠而不管不問,但現在卻不一樣,本王是要將蜀地作爲根基所在,絕不能在如此作爲而自毀根基遭受着漢人無休止的抵禦。”

話音落罷,徹裡吉再次露出冷厲的表情,高喝着:“本王醜話說在前頭,從現在起,今後每取一地再有滋擾民衆的現象發生,按律當斬,渠帥並負連帶責任。”

短短數語,徹裡吉重新規定了軍規。

只不過。

明眼人都已經隱約有些看出來了,雖然如今伊寧備受排擠了,但徹裡吉還是並未將之完全放棄,此次嚴肅軍紀就是一個大的信號。

以後的西羌恐怕會多多接納類似於伊寧這樣的漢人投靠了。

近日來,羌王徹裡吉又接收到了大將軍越吉傳來的戰報,越吉所部數萬大軍日夜猛攻沮縣城卻依舊無法寸進一步,牢牢被漢軍死死拖在城下。

基於此,越吉特別於信箋中提到了一點,己方無法攻取沮縣進軍漢中腹地,除了沮縣易守難攻,地勢險峻以外,更大的因素還在於漢軍的衆志成城,一致對敵!

漢中後方源源不斷的漢民自發籌措糧食、被褥綢緞以及藥品送往前線援助漢軍,正是有着萬千民衆的支援,漢軍士氣隨時保持着高昂,難以力取!

攻城日久,損失巨大,現越吉已經後撤十餘里於天仙谷安營對峙。

但越吉卻在信箋裡義正言辭的勸誡着,請求徹裡吉再行伐蜀之時務必要約束部衆,嚴肅軍紀,膽敢有擾民者,格殺勿論!

越吉還提到,漢中王劉備仁義無雙深得人心,我軍就算不擾民也不見得能夠得到蜀人的鼎力相助。

但我軍只要保持軍紀,蜀人也不會太過牴觸我軍,待我軍一舉滅掉蜀漢政權之時,大可扶持漢民,經營蜀地。

一面以強悍的軍力震懾之!

另一面則大興懷柔政策,施以漢民恩惠,如此數年,焉能擔憂民衆還會抵禦?

也正是隨着越吉的這一席話,才逐漸讓徹裡吉漸漸醒悟,外加上攻取蜀地以此爲基地成就王霸之業的他隨着野心暴漲,倒也是接受了此建議。

陰狠渠帥此時卻神色落寞,有些不甘卻又不敢再繼續勸說,只得悶悶的喝了一口酒。

шωш▪ ⓣⓣⓚⓐⓝ▪ CO

他本來想借機再次打壓伊寧,以排斥在徹裡吉內心的地位。

可他卻完全未料到,徹裡吉竟然改變了。

日後的西羌過不出所料,將會大肆吸納漢士了。

待徹裡吉冷厲之色緩緩散去,下方一位渠帥高聲道:“羌王,我軍如今既以攻取了陰平郡,進佔了伐蜀的前哨所在,所謂兵貴神速,我軍當趁此良機馬不停蹄再次南下攻城略地,不要給漢軍絲毫喘息之機。”

“不然,一旦漢軍憑險據守,那我軍如今氣勢如虹的勢頭勢必會被遏制住,這將極爲不利一舉光復蜀地的大好戰略。”

“嗯……”

“南渠帥所言不錯,我軍確實應當迅速進軍。”

此言落下,衆渠帥也一致附議着南渠帥的建議。

顯然,此策略是衆渠帥共同商議擬定的!

他們卻反而將陰狠渠帥排擠在外了,現在卻是搞得他一臉懵逼。

聞言,徹裡吉面上浮現大笑之色,高聲道:“諸位言之有理,我軍的確不宜於此耽擱時間,以免錯失良機!”

“聽本王號令,全軍休整一日,明日大軍開拔,進取……”

“報!”

“急報!”

可就在此時,府外一記大吼聲瞬息響徹着。

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十章 攻城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