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

bookmark

襄樊大營,單獨軍帳

此時,馬良盤坐下來,遂望着放在案几上的一封手書,久久不能忘懷!

“難道這就是少將軍給我的破局之策?”

沉吟半響,馬良悶悶想着。

今日軍議結束,回到軍帳,侍衛便將這封手書交給了他,據交待,這正是關平臨行時,特意囑咐一定要送到馬良手裡的。

緊緊凝視着案几上封閉的手書,馬良想了片刻,沉吟着:“算了,還是聽少將軍的吧!”

只不過,關平也命送信的軍卒提醒了馬良,此信不到時機,不要拆封,須是等到曹操親自領軍南下支援以後,再則打開。

就在馬良糾結猶豫的時候,比水之上,數千漁民正分散前行着。

………

比水,一處淺灘上,此時百餘隻船隻停靠在岸邊,數百衆軍卒正隱藏在岸上休整。

“我等如今已經到何處了?”

“稟告少將軍,我軍已經穿過湖陽境內,現距離比陽城約莫還有百餘里距離。”

這支軍卒正是關平所領導的,由於在沿比水北上後,越往北周邊便是曹魏治下領地,雖然他們已經裝扮漁民,可爲了保險之下,在途中,關平又將部衆分爲數部。

每一部以軍侯,都伯,百人督爲主,各自領本部兵力沿岸北上。

畢竟,就算是漁船,最大規模也不過是數十人,規模浩大的漁船一起行駛,一看就知曉有問題了。

沉吟半響,關平目光如炬,望着從旁的軍侯,詢問着:“趙忠,近日來,諸衆的情況如何了?”

“鄧艾那面可有傳回消息?”

聞言,趙忠面色一肅,拱手道:“少將軍,各部昨日已經傳回消息,他們已經過了湖陽,現正潛行岸邊,爲了防止生疑,故此分批北上。”

“小人估計,約莫三日時間,他們能夠追趕上來,至於鄧都督,目前還未有消息傳回。”

“那就好,那就好!”

聽完目前己軍所處的情況,關平緊繃的臉色才徐徐舒展開來,暗鬆一口氣。

此次北上,關平最擔心的莫過於在途中遭受曹軍發現,最終導致突襲許都的計劃失敗。

現今看來,己方暫時還隱藏得極好!

“雖然士載還未傳回消息,不過在這關頭下,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說明他率衆北上還一切順利。”

“不然,要是士載與曹軍發生衝突,自然會有情報傳來。”

“照此看來,士載此行,還比較順利。”

思索片刻,關平暗暗沉吟着。

其實,此時關平率衆北上,真的是時機太恰當了,由於襄樊前線,曹軍連連失利,許昌以南之地,皆是受到衝擊,政局不穩。

各地守備軍每日除了平叛,安撫民衆都已經焦頭爛額,哪還有餘力時刻盯着比水沿線?

故此,如今只要荊州軍不露出太大的動靜,基本上便能穿行比水。

比陽城,約莫三十餘里開外的比水上,此刻一支軍卒正在徐徐匯合着,遂退下漁民的服飾,紛紛換上了甲冑。

這支軍卒正是分兵而行的荊州軍,主將便是鄧艾。

鄧艾與關平各領一軍,朝着比水兩岸分散北上,他這面由於曹軍守備相對薄弱,行軍速度便相對較快。

此刻,已經逼近比陽城外圍。

等待良久,眼見諸衆已經換好甲冑,鄧艾揮刀朗聲道:“全全…軍…聽令,逼近岸灘,悄然取下比陽城。”

這一段時間以來,鄧艾時刻記着關平的叮囑,重拾自信,口吃症狀也較有改善,如今說話明顯比之前流利了不少。

號令傳下,荊州軍卒寂靜無聲,可他們的臉上卻紛紛充斥着一種戰鬥的渴望,遂不動聲色繼續在黑夜中乘船北上。

行經片刻,在前方打探消息的漁船忽然返回,奔到鄧艾從旁,拱手道:“都督,我等打探到,在前方十餘里處,有一支水賊盤踞,正在岸邊修造着水寨。”

“看其樣子,像是準備奪取比陽城。”

“由於視線太暗,水賊具體人數不清楚。”

聞言,鄧艾面色一驚,暗暗道:“水賊,竟然要攻取比陽城?”

思忖片刻,鄧艾手一揮,下令各部停止前行,徐徐說着:“各部聽令,就近尋找登岸的薄弱地帶隱藏。”

“等到白日,在由旱路前去打探比陽城消息。”

號令傳出,諸衆自然不敢違逆,衆軍卒紛紛尋找,片刻後,便在附近尋找到一處蘆葦叢。

隨即,荊州軍便徐徐上岸,然後將漁船以及漁民服一同隱藏在蘆葦叢中。

“你你…等…此刻……立即南下,尋找少少…將軍,將如今…比陽…狀況告知於他。”

當一切準備就緒,鄧艾在安排斥候南下尋找主力後,遂領軍上岸隱藏着。

他雖然知曉水賊的目的是攻取比陽城,與己方的計劃相同,但他也未立即上岸襲擊水賊。

畢竟,荊州軍遠道而來,連當地的具體情況都還一無所知,這種局勢下,鄧艾覺得,應該慎之又慎!

一夜漸漸相過,次日比水岸邊,水賊等衆便連夜將水寨築起。

寨中,一員身材魁梧,臉上有一道刀疤,面目冷酷的坐在主位上,俯視着階下一衆頭目。

“各位兄弟,吾前幾日派遣小卒前往樊城前線,示好關君侯。”

“關君侯當即便重賞了小卒,並且親命本將爲鷹揚將軍,並授予了官印。”

“從今往後,我等弟兄便再也不是賊寇之身,而是擁有正規身份的荊州軍一員了。”

話音落下,這員水賊大頭目言語間極爲興奮,大笑一番後,便將關羽所授予的官印捧出,傳遞諸衆查看。

聞言,階下一員身材相對矮小,面向卻極爲陰翳的壯漢,拱手輕聲道:“大頭領,你當真決定好歸順荊州軍了麼?”

“二弟,你此話何意?”

聞言,大頭目面露異色,目光凝視着二頭目,詢問着。

“哦,大兄,小弟對於歸順官軍倒無意見,只是令小弟疑慮的是,平日裡比縣官吏時常招安我軍。”

“爲何大兄不答應投效魏王,反而如今捨近求遠,要爲荊州軍效力呢?”

一席話語,二頭目面目不善,冷冷道。

聞言,大頭目卻是未看出端倪,反而大笑道:“哈哈!”

“二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這是再爲各位弟兄謀利益啊。”

此言一出,帳中諸衆皆面面相覷,不知其意。

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四章 軍令狀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十二章 反目